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A C A B C B C A C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D C D C B B A C C D
26.(1)美国人民厌战的和平情绪和垄断资产阶级不愿 过早卷入战争,害怕影响对交战双方的军火输出。
(2)由于投放在协约国一方的战债和贷款远远超过同盟国,协约国一旦失败,将使美国的战债和贷款无法收回,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
(3)在华“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对日实行绥靖和遏制。争取备战时间,寻找参战时机。
(4)迫于美国人民舆论的压力和美国、贯推行的“中立”和“孤立主义”传统外交政策的束缚,所以战争初期往往以和平面目出现,欺骗世界舆论。当战争危机美国根本利益时,便制造舆论,不失时机参战,大发战争财。
27.(1)不妥。作者认为威尔逊提出建立国联的目的是维护和平,威尔逊希望各国在国联发挥的作用是同等的。说明:威尔逊想依靠美国的经挤优势,带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并使美国取得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霸权地位。
(2)分析基本正确。20世纪30年代,国联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举例内容不限,正确即可),比较客观、辩证地指出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一方面在防止美苏发动大规模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和争夺。
28.(1)美国控制操纵联合国。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控制拉美国家。通过控制联合国大多数票以施加影响。
(2)反映的现象:美国利用联合国,纠合一些国家发动侵朝战争。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以失败告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一是为了披上“合法外衣”,掩盖其侵略本质,逃避国际社会的谴责。二是万一失败了,也可以表面上保住美国的面子,以免下不了台。
(3)作用: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原因: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取得多数席位,联合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三、问答题
29.建立的必然性,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不平衡,后起的美德日等国不满足建立在原有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格局。特别是一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妄图借此支配世界事务,要求改变以英法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②一战前后,歇洲格局由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到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远东地区则由战前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暂时独霸中国,帝国主义国家急需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调整它们在西方与远东地区的矛盾。③ 一战前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冲击着旧的国际殖民体系,迫使帝国主义必须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崩溃的必然性:①这一体系蕴含了自身无法克服的新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②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强化了这些矛盾;③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妄图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直接冲击了这二体系;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导致二战爆发,使这一体系最终崩溃。
认识;①国际关系格局或体系实质上是一种很稳定的、充满矛盾的国际关系状态;②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③帝国主义为主的政治格局建立在实力基础上,有很强的不平等性,最终必然崩溃。
30.(1)19世纪早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坚持门罗主义”政策,即不干涉欧洲列强内部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加紧了对欧洲的经济渗透,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欧洲,推行冷战政策。
(2)从不干涉欧洲事务到插手欧洲事务,再到全面控制欧洲。
(3)独立战争后,美国经济实力较弱;19世纪上半期,美国致力于领土扩张;19世纪中叶,美国忙于内部事务,进行南北战争,只能采取不干涉欧洲事务的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美国大发战争财,战后,又取代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因此,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积极推行金元外交政策,在欧洲经济复兴和德国赔款问题上起了支配作用。二战中,美国远离欧亚战场,来受战争破坏,又靠推销军火大发横财;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大增,并成为当时惟一掌握核武器的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军事势力的膨胀,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欧洲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赂要点。
31.过程;①二战后期,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划分战后势力范围,开始形成战后世界格局;②战后初期,成立联合国,审判德日法西斯,德国***为两个国家;⑧战后初期,冷战开始,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特征: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实际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以欧洲为重点划分势力范围,实行美苏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两极对抗。
“相对的稳定性”及作用:两极格周存在40多年,两强相争使得世界局势;长期不得安宁,但两强又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因素:①美苏对峙、称霸,发动地区性战争,各启力量相对削弱。②苏联政治、经济弊端严重,国家日益陷入困境。③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④美苏两极以外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联合开展反对两霸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