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考研时政 中俄反对制裁叙利亚 [打印本页]

作者: z625476    时间: 2012-11-6 12:37
标题: 考研时政 中俄反对制裁叙利亚
2012年7月18日会成为叙利亚历史的转折点吗?在叙利亚正副防长等人当天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身亡后,这个疑问成为世界争论最热的话题。

  西方显然希望它“会”。英国《金融时报》说,3名核心层成员遇害是对巴沙尔政权的毁灭性打击,世人即将见证一个高度军事化的中东国家****,要不了多久巴沙尔就会退出舞台。西方政府更是迫不及待地签发“死刑判决”,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18日均表示巴沙尔“正失去对国家的控制”,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持权力过渡。美国据报已经开始为叙政府倒台做准备,重点是应对叙利亚的化学武器。

  俄罗斯和中国与西方的步调显然很不合拍,两国均表示了对恐怖主义的强烈谴责。19日上午,安理会对西方提出的含有制裁内容的涉叙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在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有11个成员国对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正如外界此前预测的一样,俄罗斯和中国再次投下反对票。还有两个国家投了弃权。这个由英国牵头的决议草案早前获得了美国、法国、德国、葡萄牙的支持。

  据报道,中国和俄罗斯之所以不支持决议草案,是因为该草案援引了《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内容。中俄早就明确表示,如果要达成协商一致,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协议草案必须删除两个内容: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内容;对叙利亚政府单方制裁的内容。《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在国际和平遭到威胁或发生侵略行为时,可以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强制措施。俄罗斯曾表示将否决任何“强加给叙利亚”的决议。

  目前,这已经是中俄在九个月内第三次动用否决权否决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华尔街日报》称,最新一次外交失败表明,叙利亚的命运只能由叙首都街头的血腥冲突决定,而不是联合国会议室。

  中方:决议草案存在重大缺陷

  中国在否决叙问题决议草案后的解释性发言中称,中方支持联叙团延期,赞同潘基文秘书长适当调整联叙团工作的建议,也支持安理会发出支持安南斡旋、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明确信号,并积极致力于推动安理会成员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而英国、美国等提交的安理会决议草案与上述目标完全背道而驰。首先,这个决议草案存在重大缺陷,内容不平衡,旨在单方施压。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做法无助于解决叙利亚问题,反而导致叙利亚问题脱离政治解决的轨道,不但会使动荡的局势进一步升级,而且还会向本地区其他国家蔓延,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最终损害叙利亚和地区国家人民的利益。

  发言称,个别国家颠倒黑白,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这是完全错误的和别有用心的,中方予以坚决反对。这些国家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安南斡旋和部署联叙团持消极态度,在过去几个月内不断散布安南斡旋和联叙团“无用论”和“失败论”。此次又给联叙团延期设置先决条件和障碍。

  7月18日,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部门大楼遭炸弹袭击,叙国防部长达乌德-拉杰哈以及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姐夫、国防部副部长阿塞夫-舒卡特被炸身亡,叙内政部长与其他多名高级官员受重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表示,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暴力行径,对18日发生在大马士革的爆炸事件予以强烈谴责。中方对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深感忧虑,再次呼吁叙利亚有关各方立即停火止暴,落实安南“六点建议”、安理会有关决议及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外长会议公报,以早日化解当前危机。

  俄:西方对叙施压意在伊朗

  表决结束后,俄罗斯联合国特使表指出,地缘政治竞争导致叙利亚冲突,并称西方国家对叙利亚施压“意在伊朗”。

  俄罗斯联合国特使维塔利•丘尔金19日说,叙利亚已成为多国政府相互竞争的代理工具。他指出,多国竞全都是为了伊朗,这是中东的地缘政治竞争。

  他还称,一场地缘政治战争正在叙利亚的土地上打响,但这场战役无法带给叙利亚人民利益,他们根本不希望成为地缘政治竞争中的筹码。

  美方:中俄否决“令人遗憾” 将绕开安理会直接对抗巴沙尔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7月20日报道,美国方面于当天对中国和俄国否决联合国制裁叙利亚决议发起抨击,称这个举动“非常令人遗憾”。

  报道援引英国媒体的消息称,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说,“他们(中国和俄国)站到了叙利亚人民的对立面,站到了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对立面。”卡尼说,决议被否决后,美国不再支持延长联合国在叙利亚的观察员使命。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也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在叙利亚问题上“彻底失败”,美国现在将开始绕开安理会,直接对抗叙利亚总统巴沙尔。

  报道称苏珊-赖斯表示,美国将在安理会之外,加强与其他伙伴的工作,继续施压巴沙尔政权,并向那些有需要的人施以援助。

  叙利亚危机向何处去?

  叙利亚危机究竟向何处去,分析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叙利亚国内力量变化、国际社会的角力以及会不会出现外来军事干预。

  从国内看,政府与反对派的力量演变至关重要。目前,叙利亚政府仍占上风,其30万军队未伤筋动骨,西方经济制裁未能一下子致叙于死地,更何况巴沙尔政权尚能得到一些国家的外援。反对派由于得到西方和本地区一些国家的支持,其力量不断上升,但“自由军”要强大到与政府军展开战略决战尚需时日。

  必须承认,18日的自杀性爆炸对巴沙尔政权是一重大打击。有专家认为,近来接连出现高官和将军叛逃事件,显示巴沙尔政权的组织控制力与凝聚力在下降。简言之,双方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国际上看,西方和本地区一些国家出于种种考虑,图谋通过外部干涉实现政权更迭。俄罗斯等国则坚持认为,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是一条不容跨越的红线,故接连否决西方提出的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18日的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商讨叙局势,但未能弥合分歧。联合国安理会也宣布,推迟表决西方五国和俄罗斯提出的两个关于叙问题的决议草案。安理会将第三次就叙利亚问题摊牌。

  埃及中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塞姆在表决前指出,叙利亚是俄罗斯中东政策的基石,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对巴沙尔政权的支持。西方五国的草案如果被否决,也可能导致俄罗斯的草案被否决,从而致使将于7月20日到期的联合国观察团使命终结,安南斡旋失败,为西方进一步武装支持叙反对派与巴沙尔政权对抗打开大门。

  外来军事干预是另一个重要变数。现阶段,西方慎言动武,主要因为:一是叙军队战斗力没有从根本上削弱,武力推翻现政权的难度较大;二是叙反对派内部矛盾丛生,力量不统一;三是国际社会和中东地区均存在反对动武的声音;四是美国面临大选,进行军事介入的意愿不强。当下,美国与西方通过扶持反对派,静观局势变化。若僵局未破,待美国大选后,白宫的谨慎态度可能发生改变。

  应该看到,早日结束战乱与暴力事关叙利亚人民的福祉,政治解决与民族和解是叙利亚问题的最好出路。现阶段,叙利亚危机已经引发了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人们希望,“和平之窗”不要真的就此关闭。



来源:考研教育网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