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周边外交机遇仍大于挑战(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10-19 21:36
标题:
中国周边外交机遇仍大于挑战(转)
中国周边外交机遇仍大于挑战
发布时间:2012-07-09 作者:陈向阳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2012年7月4日
核心提示: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上升,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也日益加深,在美日等西方国家的鼓动下,甚至蠢蠢欲动,中国在未来的外交战略亟须加强。
专家视点:我主张周边外交应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中的精髓,即“务实王道”,其特征是德力俱足、义利兼顾、刚柔并济、恩威并施、软硬兼施。——陈向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访谈动机: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上升,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也日益加深,南海、钓鱼岛等过去悬而未决而被暂时“搁置”的争议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美日鼓噪之下,矛盾有不断升级、激化甚至一触即发的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周边外交策略也遭到一些声音的质疑并引发反思,秉持“微笑外交”理念的中国人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为何真正的朋友凤毛麟角?而没有周边的稳定,中国发展所需要的战略安全环境又从何谈起呢?
周边安全摩擦增多是正常现象
《国际先驱导报》:这十年来,中国周边安全总体形势是在恶化?还是好转?
陈向阳:还是应该辩证与全面地看问题!一方面,中国国力增强,中国和邻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周边合作机制加强,周边总体形势机遇大于挑战;另一方面,一些邻国担心中国崛起,历史遗留海洋领土争端凸显,加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其重点就是想通过利用中邻矛盾体现其影响力、谋求主导权,导致周边安全形势复杂严峻。机遇大于挑战,对周边应该也必须要有信心与耐心。
“朋友建设”亟须加强
Q:从周边来看,现在真正称得上全天候朋友的似乎只有巴基斯坦,是什么造成我们在周边的朋友显得这么少?我们过去提出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政策取向,但为什么效果并不明显?
陈向阳:并非如此,我们周边朋友不光只有巴基斯坦,还有俄罗斯与中亚邻国,例如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东南亚还有柬埔寨等友好国家。我们判断周边形势要冷静与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尤其要防止被西方媒体牵着鼻子走。
周边朋友相对较少的原因在于,我们与一些邻国存在边界或海洋领土争端,双边在安全利益上有矛盾,而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与互利合作还不能转化为安全上的和解,经济合作与安全竞争并存,短时期内还难以将二者统一起来,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维稳”是手段,“维权”才是目的
Q:最近十年来,在周边外交领域,哪些问题已经解决或逐步解决,变得不那么棘手了?而哪些问题又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陈向阳:基本解决的是陆地边界,并且形成了紧密互惠的经济贸易联系;突出的问题是与一些邻国的海洋领土、海洋资源、海洋权益争端。
Q:国外评论人士认为,中国过去“微笑外交”在周边取得了成功,但现在中国变得强大而傲慢,尤其在领土问题上与一些周边国家关系变得紧张,中国如何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陈向阳:国外的相关评论过于简单化了。所谓平衡也可以说是周边“维权”与“维稳”的平衡与兼顾,“维稳”主要是手段,“维权”才是目的,一方面,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另一方面,也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统筹兼顾。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适当照顾对方的重大关切,适当承担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国责任。
刻意提供公共产品得不偿失
Q:国内外不只一位学者提出,中国作为地区乃至全球性大国,应该为周边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甚至包括安全方面的,对此怎么看?
陈向阳: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我们已经或者正在这么做,包括推进朝核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搞10+1与10+3、参与东亚峰会、积极参与周边救灾、大力援助周边落后与贫穷国家、参与维护海洋通道安全、并以极大的克制处理与邻国的海洋领土争端等。这有助于改善我周边环境,但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经营。此外,公共产品不应是中国一家提供,而应该有关国家共同提供、应该各尽所能、相向而行。片面指责中国做得不够既是错误的,也是不公平的,甚至是虚伪的。
Q:目前在周边问题上,给人的感觉是,中国除了应付,好像还没有发展出任何有效的战略和策略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个判断是否准确?
陈向阳:不够准确。有应付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从战略上加以经营,包括把周边作为中国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双边与多边并举,与此同时强化危机管理。当然,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战略规划与运筹,不断完善与充实周边战略。
Q:如果中国周边外交应该加强通盘的规划,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外交思想和理念?
陈向阳:我主张周边外交应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中的精髓,即“务实王道”,其特征是德力俱足、义利兼顾、刚柔并济、恩威并施、软硬兼施。通盘规划中国周边外交,应继承并发展“务实王道”战略哲学,在周边提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联合自主、开放包容的思想与理念。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