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政治学人:Samuel Huntington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10-17 22:08
标题: 政治学人:Samuel Huntington
Samuel Huntington
     
中文译名塞缪尔·亨廷顿 (1927—— )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 1951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
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第三世界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亨廷顿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葡萄牙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难以抉择》、《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国政治》、《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民主的危机》等。

个人主页:http://www.gov.harvard.edu/faculty/shuntington/  

   主要著作: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1957),
The Common Defense: Strategic Programs in National Politics (1961),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1968),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On the Governability of Democracies (1976),
American Politics: The Promise of Disharmony (198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1991),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1996),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2004)。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