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学术论文:《APEC走向务实合作道路》作者:宋颖慧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10-2 23:48
标题: 学术论文:《APEC走向务实合作道路》作者:宋颖慧

APEC走向务实合作道路

发布时间:2012-09-18  作者:宋颖慧  来源:中国网 2012年9月11日

  
9月8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为主题,为下一阶段亚太经济合作规划蓝图。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届APEC领导人会议相比,本届年会“务实风”强劲,同时保持APEC战略论坛的高度和水平,这与以往APEC“清谈馆”景象有所不同。

随着俄罗斯在8月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议题得以在新的平台上讨论。事实上,在2010年茂物目标第一阶段成果未达标之后(原计划于2010年在APEC发达经济体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未果),APEC会议上一度避谈贸易投资自由化问题。所谓贸易投资自由化问题,指的是国际贸易关税减免、国际投资标准的统一和优惠政策等。与之相对应的是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主要指的是简化和协调国际贸易程序、加快要素的跨境流通。由于自由化问题涉及关税减免,需要政府作出实际让步,而APEC成员大多在加入WTO时已作出较大让步,因此贸易投资自由化空间有限;与之相反,便利化安排仅涉及政策协调,而且多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在便利化讨论不断充实的过程中,各国政府更倾向于在这方面多做努力。今年的独特性在于,俄罗斯新加入WTO,带来了由于单方面降税而换取整体关税水平降低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此次俄罗斯不但勇于重提自由化问题,而且在环境产品贸易领域达成切实成果,各方同意提出一个包含54种环境产品的初步清单,实属不易。

此次APEC会议还提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也是当前各经济体尤为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全球百余个国家遭遇的不同程度的旱灾,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在内的多个产粮大国因严重旱情出现粮食产量大跌,造成粮食价格再次上涨,并引发全球粮食安全隐忧。6月至今,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上涨三至五成,其中,玉米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甚至超过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的水平。新兴经济体在亚太地区较为集中,据统计,这一地区饥饿人口达到约2.5亿,因而亚太粮食安全问题被俄总统普京称为“最尖锐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亚太粮食安全问题也是最实际、最需要政府间协调的问题。从东亚的经历来看,此次APEC会议建立“粮食安全政策伙伴关系”是向政府间协调迈进的重要一步。早在2000年,东亚曾有倡议建立地区大米期货市场,但由于该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粮食生产受气候限制以及商人逐利与保障民生的矛盾等问题,至今仍未建立。而在讨论建立该市场的过程中,东亚国家逐渐更清楚地认识到,粮食安全是个综合性问题,更需要政府间协调,因此建立了“东亚大米联盟”,并加强粮食生产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可靠供应链”合作既是受日本巨震、东南亚洪灾等促动,也是对亚太已有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成果的总结和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经济合作不断登上新的台阶,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对地区经济软、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可靠供应链”将为亚太经济一体化提供基础性支持。此次APEC会议上提出的“供应链路径多元化倡议”和“智能供应链倡议”之所以获得各方支持,就是因为它们契合亚太特点和当前经济合作需要。亚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环太平洋地震、中南半岛洪水、拉美气候异常等等灾害不但为当地民众带来人身和财产损失,而且影响亚太整个地区供应链体系稳定,这对于日益一体化的亚太经济合作是沉重打击。以中国为例,过半对外贸易集中于与亚太经济体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这既要求物流、交通等硬件供应链建设支持人员和商品的物理联通,也对协调各国外贸政策、操作办法、标准等软性供应链建设提出要求。本届APEC会议定下于2015年之前将地区物流绩效提高10%的目标,突破APEC“清谈馆”形象,为亚太经济一体化做出务实合作的努力。

本届APEC会议的第四大议题是推动创新增长合作。在这里,“创新”指的是在绿色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达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本届APEC会议强调,政府应促进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关注发展科技产品,加强新技术应用和转让,为企业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并加强APEC成员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创新”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已为国人所熟知,但在APEC会议上提出尚属首次。应该说,这是APEC在战略高度上推进务实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务实合作助推亚太经济发展,明年新兴经济大国印尼作为APEC轮值主席,可能继续推进亚太务实合作。但以APEC为平台推进务实合作实效性仍有待观察。

APEC之所以荣膺“清谈馆”之名,是因为它定位于最高领导人的战略高度,又以“非约束性”保证对话自由开放,导致的结果便是领导人们天马行空,实际合作成果乏善可陈。虽然各经济体领导人有意促进合作,但机制性障碍一定程度上困扰APEC取得实际合作成果。这也是在APEC平台上生发出“亚太自贸区”(FTAAP)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原因——利用APEC平台另行推进“约束性”合作。总体看,APEC推进务实合作可能面临两方面困难:一方面,亚太经济体之间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弥合,战略性、前瞻性合作的探讨还可以接受,但现实合作的可操作余地有限。另一方面,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展迅速,亚太合作与东亚合作在范围上高度重合,APEC务实合作基础尚浅,其地位可能被主推务实合作的东亚合作所取代。
(宋颖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



  
作者: 天下连城    时间: 2013-1-10 00:25
多谢分享
作者: hexi000    时间: 2013-8-1 10:25
谢谢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