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9-15 00:13
标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一、政治思想内涵(政治学定义)

1、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总称。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方面。

政治心理是表层、感性方面的,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心理反映,最直接的包括认知、情感、兴趣、愿望、信念等。

政治心理的特征:自发性、个体差异性、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稳定性。

2、政治思想内涵

(1)含义: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和,包含着政治认识、政治判断、政治标准。

(2)特征:是阶级政治的要求;是理性思维的产物;相对独立性。

(3)结构



A内容结构



关于对人的研究:人的本性本质的研究(属性);对人需求的研究(利益需求、精神 需求、自然和社会属性需求);对人的社会过程的研究。

对人存在的政治体系的研究:对政治体系产生的研究(政治生活的起源、政治权力的来源);对政治权力及其组织结构的研究;对政治过程的研究。

对政治发展的研究:政治变迁的原因;政治理想;政治方式、途径。

B思维结构

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

对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

对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

C理论层次

单一性的政治理论;

专门性的政治理论;

综合性的政治理论。

D政治思想的类型

从政治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发展上,有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

从思维结构和研究方法上,分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二、中国政治思想学位定位



1、研究对象

(1)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政治哲学与伦理政治的紧密结合;

(2)研究对象: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理论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治平”学说。

2、中国政治思想的文化模式:和谐文化模式

(1)人际和谐,三大和谐的基础,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有序、友爱、真诚;

(2)群体和谐,三大和谐的核心,探讨国家、社会对人民的关系,爱民、尊民,人民也要爱国,维护国家的利益等;

(3)天人和谐,三大和谐的最高境界。

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

(1)宏扬中华民族精神;

(2)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3)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

(4)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四、中国政治思想的文化体系

1、究天人之际: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

2、明修身之道:理论基础,基本途径,思想追求;

3、施治国方略:义利统一(伦理准则),贤者治国(关键环节),民本文化(核心内容)。

4、求天下为公

民本文化、民本主义、君主主义、民主主义

1、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民”本“君”主。

2、民本主仪与君主主义

政治体由(臣)民与君组成,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在这种思想上形成民本主义;从历史的角度,强调“君”及君主品行的重要性,则形成君主主义。

倾向 体现在治国的方略上

重“主”轻本 尊主安国

重“本”轻主 惠民安国

两者并重 尊君爱民

3、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

民本主义 民主主义

关于君与民关系的起源问题 由上天决定的 契约关系

责任关系 “君”对天负责 统治者对“民”负责

“民”在国家要素中的地位 民是构成政治体的要素 从自然角度,理解为人口、土地、环境

主权在哪里的问题 主权在君 主权在民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