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8-8 12:35
标题: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培 养 方 案
专业代码:030503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政治上强,对中国国情有深切理解,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面向21世纪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较强的实际政治工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
学习年限
1、 基准学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四年。课程学习应在一年或一年半内完成。
2、 完成培养计划,成绩特别优秀,并撰写完成学位论文的,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3、 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以提前一年离校;提前离校学生的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应届生可延长至五年,在职人员可延长至六年,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申请返校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4、 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
课程设置及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1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
(一) 学位公共课(5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54课时 2学分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144课时 3学分
(二) 学位专业课(5学分)
集体指导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含概论、前沿问题研究等,由博士点导师共同开设) 72课时 3学分
导师指导课:属于研究方向课(由导师开设) 54课时 2学分
导师指导课可向本专业其他博士生开放。
(三)前沿讲座(2学分)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听学术前沿讲座至少6次,计2学分。本专业课程中的前沿学术讲座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其基本要求一是本专业的讲座内容应占1/2,二是每次讲座后学生应提交一份简要的讲座评析报告(或由导师集中组织讲座讨论),以此作为了解和检查该课程实施情况的手段。
(四)读书报告(2学分)
导师在指导博士生学习过程中,应对博士生提出读书要求,并组织博士生公开做读书报告4次,计2学分。本专业课程中的读书报告,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确定。它不同于学位课和选修课中所要求的读书报告,也不能为后者所替代。
(五)补修课(4学分)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2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补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两门补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通过选修本专业硕士生课程获得学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其他教学环节
(一) 科研论文(2学分)
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立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二) 社会实践(36课时)
属于应届生的必修环节,共36学时。由导师根据博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实施。
(三)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应贯穿于博士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导师应创造条件,鼓励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
培养方式
1、 博士生培养坚持学生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为主,课程学习为辅,重在读书和学位论文写作,倡导个性化培养的基本方针。
2、 实行博士生导师个人负责与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组由全体博士生导师组成,也可根据学科方向需要适当吸收若干有高级职称且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参加。
3、 博士生入学三个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在学期间,需严格执行该培养计划,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等各项要求。
考核方式
1、 课程考核:学位课必须考试,其形式可采取笔试、口试、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笔试必须有试卷,口试需要有考试记录。
2、 科研考核: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以学期论文、学年论文、命题论文和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考核。
3、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一年半时,应当进行中期考核,由五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进行。
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1、 中期考核通过后,博士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应提供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选题意义、基本内容与研究框架、相关研究成果与文献,经导师指导小组认真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2、 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本专业范围内,观点上有一定的新意,广泛吸收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占有本领域的相关资料,在形式上完全符合国内学术界通行的学术规范。
3、 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字数控制在12万字左右( 不超过15万),严禁抄袭。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汇报写作情况,经导师认真修改并同意后方能定稿打印。
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答辩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答辩委员会由校内博士生导师结合外聘人员组成,并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定组织答辩。在认真审阅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对申请人作出公正、严肃的提问并最终进行表决,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或不授予博士学位的建议。学位申请材料齐全,内容详实,符合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共同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列宁选集》1-4卷
《斯大林选集》1-2卷
《毛**选集》1-5卷
《邓小平文选》1-3卷
《江**文选》1-3卷
十六届二中全会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献
石亚军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胡绳:《中国***的七十年》,**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雍涛:《毛**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金春明等主编:《毛**思想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许全兴:《毛**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哲学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顾海良、梅荣政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许征帆主编:《马克思主义学说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各方向指导教师可开列本方向参考文献。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