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博导介绍——徐勇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8-1 13:47
标题: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博导介绍——徐勇
1955年7月15日生,汉族,湖北省宜昌市人,**党员。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
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
主要从事基层政治与乡村治理研究,是国内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并从社会的角度研究政治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之一。2006年11月30日,徐勇教授走进****,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36次集体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的讲解。
学术经历:1978—1982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本科,法学学士;1984—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1993—1996年: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博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
工作经历:198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任教,198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任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2004至2012年5月任政治学研究院院长。2011年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先后获得的荣誉有:湖北省优秀教师(1998),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99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评选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获得者(1999),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1)等。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独立承担:我国城乡基层政治社会研究(教育部首届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86年)。
2.1998年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跨世纪人才项目“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村民自治”(教社政司[1999]130号)。
3.1998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农村村级治理模式研究”(FT980-1673)。
4.1998年承担湖北省委专项基金项目“湖北农村村级治理”。
5.1999年承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项目“实现乡村自治过程中县、乡、村政权管理的制度创新”(教研办[2000]1号)。
6.主持: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村民自治研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1999年)。
7.2000年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农村村村委会选举中的基本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2000ZDXM810001)。
8.主持:村民自治过程中县、乡政权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基金项目,2000年)。
9.2002年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县、乡、村治理体制变迁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02JAZJD810003)。
10.首先席专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农民与农民问题研究”(2003年)。
11.主持承担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选举后的村务管理研究”(2004年)。
12.主持承担浙江大学“卡特”中心985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项目“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ZJUCARD200506)。
13.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007年)。
14.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和机制:权利保障与社区建设”(2007年)
主要著作
1.独著:《走向现代文明》,华夏出版社,1986年出版。
2. 独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出版。
3.主笔(两人):《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出版。
4.独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5.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6.合著:《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出版。
7.主编:《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8.独著(个人文集):《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9. 合著(两人):《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0.合著:《走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困境——县乡村治理体制反思与改革》,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1.主编:《参与式财政与乡村治理:经验与实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12.主编:《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独著(个人文集):《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
14.独著(个人文集):《田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5.合著(主持):《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主要论文
1.《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3.《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5.《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6.《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瞞产私分”》,《**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7.《“政策下乡”及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8.《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9.《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化》,《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0.《“法律下乡”:乡土社会的双重法律制度整合》,《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11.《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12.《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两人合作。
13.《以中国大历史为视角看农村改革》,《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服务下乡”: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服务性渗透》,《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15.《发展党内民主是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1期,两人合作。
16.《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17.《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中国基层民主发展60年》,《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18.《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9.《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性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1期。
20.《一体化中的文化自我强化与政治共识》,《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1.《中国发展道路:从“以农立国”到城乡统筹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2.《“宣传下乡”:中国***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23.《家族政治:亚洲政治的魔咒》,《学术月刊》2010年第12期。
24.《论农业生产能力与家户生产能力提高的非均衡性》,《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
25.《“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河北月刊》2011年第5期。
55.《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56.《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论西方话语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
主要奖励
1.《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993)。
2.《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主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
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与运作》,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4.《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流动中的乡村治理》,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获第五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
校址:武汉市珞瑜路152号 邮箱:430079 版权所有: 华中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网络教育技术中
作者:
日新
时间:
2012-10-5 17:07
学习学习哦,谢谢!!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