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命题研究专家冷运生指出:07年考研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打印本页]

作者: zzks007    时间: 2006-8-18 11:20
标题: 命题研究专家冷运生指出:07年考研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07年考研是比较特殊的一年,随着《**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出台,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全面展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当务之急,也成为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这也必然要体现到命题中去,而且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方面的整体布局。所以如何真正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实际成了07年考试成败的关键,而关键的关键是我们必须明白教材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增加的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仅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际的一些概念性的解释,最多也只能算是科学发展观的狭义解释,不能代表已经经过发展,日臻成熟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想要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阅读上述《建议》,最好是《纲要》出台以后的专著,或者更加认真地学习《建议》和《纲要》。
作者: jiying2006    时间: 2006-8-22 00:47
谢谢楼主提供以上信息!!!
作者: zehan    时间: 2006-8-22 00:49
终于可以发帖子了
作者: danny8365    时间: 2006-8-22 09:35
多谢提醒~

:)
作者: zzks007    时间: 2006-8-25 13:18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命题特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随着《**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出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路也由此得到了全面的、系统的展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当务之急,也成为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这也必然要体现到命题中去。

例如,05年大纲和教材都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而其在理论内容上又是党中央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具有重大理论创造的中央精神,因而,命题具体考查了(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34题),(二)经济增长速度与扩大就业这一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并兼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35题);(三)“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37题);(四)“改革、发展、稳定的辨证关系”问题(33题)。

而且,就33题而言,首先材料的出处是:200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Jiabao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的讲话。这篇讲话的题目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温Jiabao总理指出:“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答案要点是:(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2)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这样,自然不难发现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如果我们还是死扣原来的教材,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至于06年的试题,整个试卷可以说就是一本关于广义的科学发展观的注释。如06年第1题考查变与不变的关系,实质是要求我们掌握发展的本质,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第2题要求我们掌握“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这实质提醒我们注意进行自主创新的认识途径;第 3题使用温Jiabao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材料要求我们掌握“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这不仅表明了“以人为本”的认识论依据,也向人们宣示了中央领导对于“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的积极态度,就是关系似乎较远的第36题,其命题意图恐怕不能说与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联系,而其考查内容则更进一步表明了我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38题之一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背景,之二恐怕就和胡Jintao同志在命题之前刚刚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大有关系。(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对每一试题进行说明,读者可以参考本人编写的《06年政治理论真题详析》,当然,如果读过本人的《06年政治理论命题重点》,对于每一试题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自然会有更加明确的理论认识。)

所以如何真正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实际成了以后几年考试成败的关键,而关键的关键是我们必须明白教材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增加的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仅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际的一些概念性的解释,最多也只能算是科学发展观的狭义解释,不能代表已经经过发展,日臻成熟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想要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阅读上述《建议》,最好是《纲要》出台以后的专著,或者更加认真地学习《建议》和《纲要》。当然,为了更好解决今后几年的政治理论考试中的相关问题,由本人主编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用书”《科学发展观教程》也已经基本完成,只不过要根据新的大纲再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考生如果一时找不到别的更好的版本,就可以等待这本书的出版。
作者: zzks007    时间: 2006-8-29 01:38
影响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的十件大事
影响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的十件大事
一、1989年,政治理论作为两门公共课之一,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中心(现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考试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够达到的及格或者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能够择优选拔。为规范政治理论考试、保证考试本身的水平提供了组织基础。
二、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大学何伟教授等开始出版政治理论考试辅导资料,各种政治辅导班开始出现,迷茫中的考生似乎看到了理性应试的希望。
三、1998 年4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提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设置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门课程并在各个高校统一实施教学,为制定、规范统一的考试基本要求提供了基本的保证;政治理论考试的内容很快与之接轨,获得了与时俱进。
四、20世纪90年代末,启航等一批辅导学校相继成立,政治理论考试辅导成为一个大市场,所谓的押题、冲刺成为考研的热门话题,特别2000年1月启航在首都体育馆成功举办万人大串讲之后,政治辅导更是进入了新的热潮,任如芬、陈先奎等一批辅导教师因为考研辅导成为名师,极大地影响了原来只会在书斋里做学问的一批政治教师,政治理论辅导呈现风起云涌之势。
五、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政治理论考试分析》(该书最初是专门写给那些从事考研命题分析的专家和主管考试命题的官员的报告)在1999年首次大规模对外发行,并在2001年的版本中首次增加了大纲知识点分析这部分,随后又出版了《政治理论参考书》,进一步规范了政治理论的考试内容,并极大地增加了考试的透明度。
六、研究生政治理论考试在题型改革方面一直做着不懈努力,先是01年撤消了简答题,接着03年又将论述题、材料题合并为分析题,05年则又把多项选择题的选择肢减少到4个,和单项选择题的选择肢数目相同,06年则又撤消了辨析题,形成了选择题和分析题在分值上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这种看似简化题型的命题思路与每一题型不断复杂化、不断推陈出新有着极其统一的目的,那就是:全力避免命题中曾经出现的直问直答现象,彻底克服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单纯记忆倾向,真正做到引导考生运用平日所储备的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设定的新材料,回答设定的新问题,深入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可以说自06年的分析题能在分值上占有半壁江山,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值问题,而且是政治考查的能力目标将被进一步强化的一个注脚,同时又是所谓客观题也将逐步主观化、更能考查多层次的能力的显示器。
七、03年开始实行文理合卷,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其他各门课程内容进一步融合,使得考生在考试内容上被一视同仁,而且题型上又将材料题纳入分析题之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政治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当考查了综合能力,近年来,特别是03年文理合卷以来,在主观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跨学科跨章节的综合性试题,如:03年33题涉及了“毛**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03年35题贯穿了“毛**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还需要结合江**同志的“七一”讲话中的有关内容。05年第34题既用到了辩证法中关于度的原理,又用到了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06年每题增加1分和辨析题的删除为之提供了更大更强的空间,第34题结合了真理的具体性,辨证思维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5题结合了社会产品的实现、经济危机和地方政府应采取的措施,36题则结合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相关问题。这些,
都使试题的综合性得到加强。
八、03年试题的命制已经开始了政治考试的能力转向,使得政治理论考试由考查知识为主向考察能力为主发生了转化,06年考试大纲进一步要求“1、中国***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2、年度间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的适当结合”则进一步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九、2005年,辅导市场的激烈竞争终于引发了卢云鹏等置竞争对手乔水舟死亡案,在社会引起极大震动,也进一步表明了考研辅导市场亟待规范。
十、2005年,冷运生以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命题研究小组组长身份发布《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命题规律与06年命题思路》,第一次首先对政治理论命题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进一步使得政治理论考试更加透明。06年,其在此基础上编写《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命题规律与备考技术》一书,全面总结了命题规律,对政治理论的备考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相关关键字: 统一考试 科目 研究生 大事 理论 政治 全国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作者: dtdaisy    时间: 2006-8-29 20:46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作者: zzks007    时间: 2006-9-5 10:17
我为人人,回帖分享,起码的美德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作者: Pinoko    时间: 2006-9-5 10:23
s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bluebaby930    时间: 2006-9-5 10:33
谢谢楼主提供,呵呵
作者: linwei5060    时间: 2006-9-5 11:23
多谢楼主啦!!!!
作者: plldyf    时间: 2006-9-5 14:36
多谢提醒~

:)
作者: plldyf    时间: 2006-9-5 15:05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作者: 拉噢    时间: 2006-9-5 15:17
好详细的内容哦 厉害 呵呵
作者: zz620    时间: 2006-9-6 08:56
谢谢楼主!!!!
作者: yemaox911    时间: 2006-9-6 22:11
谢谢楼主提供的信息,楼主辛苦
作者: critenly    时间: 2006-9-7 21:48
多谢楼主提醒!!!!!!
作者: 哗啦tt    时间: 2006-9-8 22:39
谢谢楼住  辛苦了
作者: 哗啦tt    时间: 2006-9-8 22:49
谢谢谢谢  谢谢谢谢
作者: 哗啦tt    时间: 2006-9-8 22:51
谢谢楼主  辛苦了
作者: xingxing_925    时间: 2006-9-9 15:49
我为人人,回帖分享,起码的美德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作者: chily欲盖弥彰    时间: 2006-9-9 23:46
xiexie
作者: zzks007    时间: 2006-9-22 19:13
支持共享精神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作者: qx250    时间: 2006-9-22 19:15
谢拉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aaaaaaa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