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民族主义之我见——以俄国和美国为例 [打印本页]

作者: 雷雷    时间: 2012-6-18 12:54
标题: 民族主义之我见——以俄国和美国为例
     对于民族主义的认识,首先离不开对“民族”的概念的界定。学界对“民族”的界定不能统一,但其中最经典的也是我个人比较赞同的是斯大林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主义正是基于这一民族共同体产生的。
对“民族主义”的解释,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是个人对国家的忠诚;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学说或原则,它坚持政治的或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如盖纳尔;也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它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其他任何对象。我个人支持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为基础的纲领、理想、学说或运动”的观点。
民族主义更多地带有民族感情,在现实世界中,体现为一个民族国家在对外交往中所形成的特定的风格以及给世人的印象,与其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有密切关系。民族主义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有深刻的影响,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斯拉夫人在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是伴随着外部威胁进行的,同时在此过程中最基本的主线是扩张。俄国自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包括苏联的形成过程中,都面临自身的生存问题。在沙俄时代,与欧洲列强的战争使其本身安全受到威胁,再加上地理上处于北寒地带,不适合生存,培养了俄国人扩张求更大生存空间的意识。俄国向东西扩张在彼得大帝那里借口是为了获得出海口,实则是想让俄国摆脱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蕴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恐惧心理,对生存空间的渴求,只有靠沙文主义这种具有侵略色彩的民族主义,才能让他们自身变被动为主动。
大国沙文主义在苏联时期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成为唯一有能力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苏联自然成为社会主义的阵营的“老大”,处于大哥的位置,沙文主义抬头。苏联肆意干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加强对它们的控制,这里面透露出其民族主义里的侵略本性,但也说明其对西部安全的不放心。这种沙文主义最终的导致中国与南斯拉夫同苏联的决裂,失去了中国的支持,苏联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这又激发其民族本性,最终入侵了阿富汗。在当下俄罗斯时代,沙文主义仍有表现。在当今世界中,中俄被视为最好的搭档,因为它们共同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威胁。就算对其唯一可以依赖以对抗美国的盟友中国,俄罗斯也并不完全放心。它大量向印度和越南出售先进武器,企图牵制中国。俄国内“中国威胁论”颇有市场,之前发生过几次华商店铺被烧抢事件;同时,中国人向西伯利亚的移民,被俄某些学者用来宣传“中国人口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大量移民,最终会导致西伯利亚成为中国的领土。因此,在当下中俄关系里,形成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政治热,经济冷;官方热,民间冷。俄罗斯也在极力试图控制原苏联加盟国,因为北约东扩给其带来巨大压力。
由上可以看出,大国沙文主义表现为侵略与控制欲和不信任,究其根源是俄罗斯民族对自身生存安全的忧虑,我认为这是俄罗斯民族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对俄从封建时代到现在的外交政策影响最深的因素之一。
我个人觉得,民族主义还体现为一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意识,最好的例子是美国。在美利坚民族骨子里存在着“美国例外”的思想和天然的“使命”意识。美国例外论和使命观在美国颇为流行,这是美利坚民族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来的美国的民族主义。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例外论就已存在。早期移居北美大陆的欧洲人是为了追求信仰的纯正,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担当拯救世界的重任,要建立一个“山巅之城”,为世界上受到政治和宗教压迫的人提供“希望之乡”,这是美国“例外论”的核心。美国例外论还表现在:(1)政治领域。在美国人看来,它完全按照共和原则在北美大陆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国家,遵守了人民主权原则,美国人认为宪法的制定是人类政治史上的伟大创举,因此美国例外;(2)自然地理条件。北美大陆与欧洲相隔大西洋,是一个新世界,“孤立”的位置使美国身处世界斗争之外,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发展自己;(3)人口与民族构成。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成分如此复杂;(4)历史经历。就国内而言,美国与欧洲不同,未经历专制独*、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就国际而言,美国未殖民和入侵其他国家。例外论使美国人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形成美利坚民族高高在上的民族意识,在对外交往上往往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其他的民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这种民族主义认为,美国是最好的,美国有特权。
“天赋使命”观是美国外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17世纪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宿命论思想,核心内容是:美国人确信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自热的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这种自命的优越感随之产生一种天然的使命感。美国人是与众不同的“上帝的选民”,上帝不仅给了它最优越的自然环境,还赋予了它世上最好的社会制度;美国是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新世界”,其他地区则是“旧世界”;美国是人类的“希望之乡”,有责任要求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政治发展模式;美国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的,肩负拯救世界的责任。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合众国的建立,“天赋使命观”在美国文化中逐渐积淀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进而深深影响到政府决策者及广大民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推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使美国在对外交往中透露出一种使命色彩。体现在外交实践中,便是美国外交政策浓厚的理想主义与扩展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是在打破神权和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民族认同运动。欧洲文明同源异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包蕴着“同一性中的多样性”和“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两种取向。多样性导向“民族主义”,促使民族国家产生,同一性导向“欧洲主义”,促使“欧洲观念”发展,在现实中表现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加强,但民族主义的心理基础仍没有消除,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民族文化认同往往超越了欧洲文化认同。
在我看来,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我个人认为,“欧洲观念”本身也可视作一种民族主义,是“大欧洲主义”,使欧洲人对欧洲文明以外的地区甚至是欧盟以外的地区都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隔阂。它与美国民族主义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西方民族主义”,对非西方文明蔑视,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是“普世文明”,这种“西方民族主义”,也正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思想基础。

作者: z625476    时间: 2012-6-18 13:04
雷兄,很好的文章
作者: 雷雷    时间: 2012-6-19 12:34
z625476 发表于 2012-6-18 13:04
雷兄,很好的文章

恩恩,谢谢
作者: conniewyy    时间: 2012-6-21 00:13
想太多,必然伤太多。

感谢党和人民的关爱~~~

作者: Maelle    时间: 2012-6-21 08:26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