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在了解了一点关于经贸大的信息之后,知道了经贸大国际法比较专注于英美法,是所谓的中国的“英美法殿堂”。个人对于英美法,虽然没有多少实际的了解,但是单从我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比较合同法,世界法律体系等课程中所学到的关于英美法的传统,技巧以及案例方面,就让我对于这一个平素生活不经常接触的法律体系有很大的好奇。好奇会引起行动。选择经贸大的另外一个原因也就在这里了。附带着,在这点原因当中,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外语的,在接触英美法的过程中,能够多多接触英语,尤其是法律英语,是我当初所憧憬的。因为我的某外教曾经说过”LegalEnglish is such a different English”。这点对于我还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3. 就是关于粉皮和绿皮这两种书。就两种书的内容而言,有人说粉皮会比较难而绿皮比较简单。而我想说的是,的确就语言和长度方面绿皮会比较容易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粉皮的话在我看来在理论性这方面,还是比较浅显的。就公司法中比较长的案例(比如Francisv. United Jersey Bank)来说,更多的是事实方面的陈述和推理的过程。而绿皮中,特别是商事组织法中,有一些问题的理论性就会比较强,对于理解来说会比较有困难。比如商事组织法中有很多的案例是涉及到商业判断规则的,而在案例中法官只是将它作为推理的工具而非推理的对象,这样要理解案例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商业判断规则,而这更加需要的是参阅其他的参考书。当然我说这点的用意只是想说明,两种书应当虚心对待。不能满足于文字方面的简单而忽视某些简单案例中的原理的重要性。
法条:包括入世议定书(Protocol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CISG,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如有闲暇,也可以看看美国商法典,还有特拉华州公司法(扩充知识,熟悉案例用)。我没有对法条在第一轮中进行复习,因为法条翻译我觉得记忆性会比较强,而难度不是很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这部分的得分可以说是整个专业二中最容易的。我对法条翻译的方法主要是对照着做笔记,我比较倾向于推荐的是同时打印两份中英文的法条,然后对于中文的法条进行第一遍的阅读,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对于议定书甚至是CISG各条具体内容还是不是很清楚,于是这遍的阅读就是必不可少的了。然后读完一条试着对法条进行自己的翻译,尽管肯定是很稚嫩的,但到时拿着自己的翻译跟原文翻译对照还是比较有收获并且记忆会比较牢固。做完自己的翻译然后就是对照,最后才是把英文的翻译用心的抄在中文的法条之后,以资后用。这是第一轮的法条复习,在之后的轮数中,可以读可以默可以写,逐渐逐渐把英文的翻译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且保持记忆新鲜度,这样的过程要持续到专业二考试做完翻译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