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菲有关战争的设想过于遥远---国际关系论坛主编黄日涵(白鹤)老师为您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2-5-16 10:41
标题: 中菲有关战争的设想过于遥远---国际关系论坛主编黄日涵(白鹤)老师为您解读
中菲有关战争的设想过于遥远

法治周末记者薛洪涛

   链接地址 http://www.legaldaily.com.cn/zmb ... 76723.htm?node=7578

  中菲黄岩岛对峙一月有余,逐渐演变成国际热点事件,菲律宾步步紧逼,完全不管中国的善意忍让,不仅如此,菲律宾还花招迭出,频繁做出一些小动作。面对菲律宾的强硬态度,中国官方已经改变过去一团和气的姿态,开始对菲律宾变得不耐烦了。而菲律宾仍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中国官方、军方、民间和学界对此各有不同看法。

  中菲对峙仍在继续,对峙将如何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孙兴杰、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黄日涵博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代帆。

  1、5月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再次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蔡福炯,说了一句狠话“中方也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不少中国民众认为中国已经发出在黄岩岛动武的信号和先兆。目前,中菲黄岩岛对峙已经持续一个多月,还没有缓和的迹象,中菲继续对峙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黄岩岛对峙事件能否演变成中菲战争?

  孙兴杰:我不认为战争是解决中菲对峙的选项,从目前来看双方还是坚持在外交领域解决争端。无论外交还是战争都是实现国家大战略的手段,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为了战争而战争,而是要将战争置于战略目标的约束之下,中国的战略目标还是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当然,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放弃武力。中菲对峙之所以进入僵局源于菲律宾对中国的误判,认为中国不会动武。

  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存在很多中间选择,对菲律宾采取必要的震慑是防止战争的重要手段,外交部的强硬表态、国防部部长梁光烈上将访美以及中国舰队南下太平洋的消息都是非战争的震慑手段。菲律宾防长加斯明一度宣称美国会保护菲律宾,但这是对美方战略意图的误解,保持中立才符合美国利益。近日加斯明表态,希望不要把事情闹大,对黄岩岛事态的观察还不是国防部的职责。

  对中国而言,黄岩岛事件带来的启示是外交并非和风细雨,有时候电闪雷鸣之后反而会有个艳阳天。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危机逐步升级的管理机制,随着事态的发展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和平到战争不能只有一步之遥。

  黄日涵: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外交谈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使用武力是不得已的选择。菲律宾的战略目标十分清晰,即通过拉拢美国,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维护其对南沙岛屿的实际占有和保护目前的既得利益,并且通过这次事件引入大国制衡中国,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果中菲之间爆发冲突,菲律宾和中国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个战争也没有任何悬念,因此开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这次冲突之后,将对中美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因此动武不是目的,找到适当的解决方式才是我们要做的。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菲律宾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们希望将事态扩大,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从而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除非菲律宾方面铤而走险,不然双方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至少目前事态仍然处于可控阶段。中国方面也将通过加强武力威慑,以及进行经济制裁等多管道同时施压菲律宾,为外交解决黄岩岛问题进行铺垫。

  代帆:到现在为止,回顾近一个月以来中菲黄岩岛对峙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菲律宾的立场已经从最初的强硬立场上稍有退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菲律宾方面已经和中国驻菲使馆恢复了沟通,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虽然这些还远远不够。另外,此次中菲黄岩岛对峙也暴露了菲律宾外交决策上的一些问题,即一方面过分依赖美国,另一方面又对美国的战略意图把握不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决策过程中的失误都可能会引发菲律宾国内的讨论甚至反对意见,进而造成菲律宾政府作出新的决策的可能性。当然如果形势进一步紧张,菲律宾国内的反对意见可能会受到压制,聚集在对抗中国的大旗下。

  基本而言,我不认为黄岩岛对峙事件会发展为中菲战争,因为从冲突(conflict)形态到战争(war)形态是截然不同的,双方顶多会发生小规模的局部冲突,而不是战争。我注意到,菲律宾国内媒体在报道时,大多使用standoff,而不是confronta-tion,有菲律宾学者认为用confron-tation(对抗)来形容中菲黄岩岛冲突过于强烈,因为该词蕴含着极强的火药味,而实际上目前双方的紧张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在我方所实施的强大的综合手段影响下,接下来双方也许会寻求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此次冲突。因为如果此次对峙拖得太久,对双方的负面效应就会日益凸显。对我方而言,我们可能会面临来自东盟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对菲律宾而言,其国内经济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让本来步履蹒跚的经济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2、长期以来,我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现在存在不少关于这项政策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一政策太过模糊,有点“绥靖”的性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黄岩岛事件;有人则认为,坚持这些政策,有利于稳定形势,将来中国强大到足够的程度,南海问题和黄岩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自然而然地解决南海问题,这是大谋略,大智慧,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来看待这两种观点?

  孙兴杰: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犹如光谱的两端,解决危机之道则在中间。对于南海问题,我想应该思考这么三个问题:我们在南海的利益是什么?南海的现状是怎样的以及我们期望的南海秩序是什么。

  南海地区有主权争端,领土主权问题很难通过谈判或者妥协予以解决,尤其是越南、菲律宾占据多数岛礁的情况下,更是如此。2010年中国将南海列入核心利益范畴,与新疆、西藏相提并论,此举能够警示南海国家,防范域外大国的介入,但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信誉负担。一旦核心利益遭到挑衅,如果不作出有力回应,那就是对本国信誉的损害。

  除了主权之外,南海还是中国海上生命线所系,航行自由也是中国的重要利益。一个稳定和平的南海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搁置争议”的前提除了主权在我之外,还需要中国提供区域安全这种公共品,所以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未必是“绥靖”,而需要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配套,如果不能共同开发,中国可以独力开发。

  从长远来讲,解决南海问题的时间在中国一边,但是,“守株待兔”的想法是不可行的。即便中国经济军事力量崛起了,中国将航母舰队开到南海,也未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南海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战与和的二元论,需要切切实实、脚踏实地将主权从字面落实到实践,确立中国主导的南海秩序。

  黄日涵: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在南海问题上,要解决问题最终看的还是实力。这个实力不单单是看对峙双方的实力,更需要看到背后力量的角逐。菲律宾在这次事件中只是域外大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提线木偶”,要有效解决南海问题确实需要大智慧。

  随着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提升,从19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纷纷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并提出主权要求,随之南海问题产生。由此可见,黄岩岛争端的升温绝不会是一个唯一的事件,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我们将长期面临着来自海上的安全压力。

  如何有效地解决南海问题是一个多方面、深层次的课题。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比较偏重采用外交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但是众所周知所有外交谈判都是基于对现状认可的基础上。

  建国以来,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国防建设长期放在陆军建设上,当前陆上周边安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却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并且问题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加强海上军事力量是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障。

  短期内,中国加快海军建设步伐,会引发相关国家的不安,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而不是以武力威慑为目的,另一方面海军的强大将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合法利益,并且有助于南海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

  代帆:一直以来,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给公众的感觉确实是只讲“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把重要的“主权属我”给忽略了,而后者恰恰是我们解决南海问题的底线。

  我个人的观点是,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可能确实希望以此稳定地区的形势,不要让南海主权争端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进而让这个问题影响到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因为“睦邻”政策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如果中国实力继续发展,中国在该地区推行自己战略的阻力会更小,抗拒外部势力介入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加强大,这就客观上为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空间。

  另外,就中国与东南亚的军力对比而言,即便整个东南亚的军事实力加起来,也不是中国的对手,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介入,中国不需要在军事实力进一步精进即可实现其目标。我们的目标可能是希望在稳定的南海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当中国与东南亚建立起更加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也许我们可以在此框架之下,最终找到理想的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目前看来,这一想法过于理想化。从过去几年的南海发展动态来看,这些年来我方的政策宣示以及善意没有起到应该起到的效果,实际上其他周边国家在南海上的小动作一直不断,并且外部势力逐渐渗透其中,让南海地区形势风云诡异。而实际上,有些问题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这就是主权之争。

  3、近20多年来,中国都是采取和平的方式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冲突,没有采取武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捍卫国家安全,中国在忍无可忍的被迫情况下曾发生过6次对外战争,即朝鲜战争、中印之战、越南战争、中苏珍宝岛之战、西沙保卫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其中中印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西沙保卫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和领土有关。这几次战争对黄岩岛事件的处理有什么样经验值得借鉴?

  黄日涵: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但是也不代表我们是懦弱可欺的,当中国的国家领土和完整受到侵害时,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护国家的安全。在建国后的几次对外战争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了“不先打第一枪”的策略,也体现了大国的风范以及我国政府热爱和平的宗旨。这几次对外战争都是由于对方的挑衅,并且企图通过武力占领中国领土引发的战争。中国政府始终占据道义上的至高点,而战争结果也是以中方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也带来了参战双方之间的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一般来说,要解决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可以通过政治谈判或者诉诸武力两种方式。而这两种选择中政治和谈是解决冲突的最佳选择,而诉诸武力往往只能图一时之快,最终导致其他负面效应的产生。

  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如何实现为国内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南海问题的解决重心在经济、政治与外交,军事行动仅是一种等而下之的手段。

  代帆:中苏珍宝岛之战就不说了,毕竟发生在中国与超级大国之间。就拿中国与印度、越南的战争而言,中国都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果断采取军事行动的。中印、中越冲突的模式都是我们在军事战略上占尽优势,然后采取主动退让的姿势,甚至让出战争成果,谋求在国际社会中的道德优势,以求对方理解我们的苦心和诚心,然后再与我方谈判,通过外交谈判实现目标。中印边境冲突可能稍有不同,一种说法认为,中国虽然在军事行动上取得优势,但是受交通和兵力补给所阻,无法维持已经获得的军事成果,被迫主动退让。基本上在这一模式中,尽管采取了军事手段,但我们还是寄希望于外交谈判解决双边争端。

  问题是,对方不一定会“以己度人”,对中国心存感激之心,而我们失去的可能就永远失去,我们可能很难通过外交谈判重新获得这些属于我们的领土。

  这对我们解决南海问题是一个教训。只有主动权在我,掌握筹码,才可以更好的与对方开展谈判。而关键时刻更需要主动出击,形成对我有利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对方谈判。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2-5-16 10:42
4、面对黄岩岛局势,有人预设了中菲开战后的情形。预设认为,一旦开战,在最初阶段,中国势如破竹,迅速占据战术上的优势。但很快美国就会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对菲律宾提供战略上的支援为了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美国直接派遣军队参战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其盟国代替其实质介入战争。

  在美国的示范效应下,原本立场摇摆的东亚国家开始同情弱势者菲律宾,考虑到今后也有可能会遭遇中国的强硬,会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政治声明,声援菲律宾,甚至以整个区域的名义对中国进行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停止战争。

  中国原本意图依赖的俄罗斯考虑到战略性的风险,最终决定骑墙,只会向中方提供间接支持,包括武器供应和与美国进行战略上的妥协避免美国直接参战。但也仅此而已,起不到战术上的作用。

  有了强大后援的菲律宾的防御力量将空前增强,中国将陷入战争泥淖,战争耗日持久。这样一来,不仅中国苦心经营的和平形象毁于一旦,中国的经济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接下来两国的南海争端势必将更加常态化、复杂化、长期化,由此对中国形成某种战略上的牵制。这种预设有没有道理?

  孙兴杰:英国战略家利德尔·哈特说,战争的目标是在战后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和平状态。优秀的防务家都会将战争置于一个理性的框架之中。

  首先,我并不认为中菲之间会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即使有限战争也微乎其微,有限战争就是目标、手段、烈度都是可控的。以上预设完全是一场整体、全面战争。在核武器时代,还没有哪场战争达到如此地步。

  当然,在南海地区发生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目前南海地区并不存在大规模战争的条件,首先一点是大国之间并没有形成僵局,中美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菲防长与外长“2+2”会谈之后如期上演,美国战略的一项内容是做一个“离岸平衡手”,菲律宾认为美国会出手相助只是一厢情愿。

  其次,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建成,中国已经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东盟十国中只有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利益最大。东盟首脑峰会通过的《金边宣言》希望在中国与东盟双边框架下解决问题,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最后,战争之后未必能够建立一个好的和平秩序,所以,战争并非是各国的选项,更不用说一场地区性战争了。

  黄日涵:在局势不明朗前,任何猜测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因为人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种假设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形势是变化莫测的,出现任何可能性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单单讨论中国与菲律宾开战,菲律宾的战斗力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目前南海局势复杂,除了菲律宾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众多的其他因素。

  随着美国全球反恐战略告一个段落,重返亚太将是美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点部署的方案。因此在南海地区,许多国家企图通过挟持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来制衡中国,抵消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角度来说,战争对于中菲两国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如果爆发冲突,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就目前情况看,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变化,还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代帆:我个人认为战争始终是我们最后迫不得已的选择。即便我们对菲律宾展开军事行动,也仅仅只是因为这一选择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因为菲律宾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中国和菲律宾在军事力量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菲律宾甚至没有资格成为中国在军事上的对手。我曾经和菲律宾空军的人聊天,他们告诉我,菲律宾没有一架现代化的战机。因此,菲律宾应该不会主动在军事上挑战中国。另一方面,即使有外援,如此脆弱的军事力量也很难在短期之内对中国构成挑战。

  至于美国介入的可能性。我在前面谈过,菲律宾南海政策可能过分倚重美国,而实际上美国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美国是亚太地区的超级玩家,对美国而言,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性可能更加理想,如果其立场和态度过于明晰,可能会进退失据,丧失政策应有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虽然菲美是军事同盟,而且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公开说美菲互助条约的内容包括菲律宾在太平洋的岛屿,但问题是,黄岩岛是个有争议的地区,是属于中国的领土,美国怎么可能傻到直接介入黄岩岛冲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美国在菲美2+2战略对话上的表态。即便美国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方式支持菲律宾,但这些支持短期之内都无法构筑菲律宾的任何军事优势。所以,有关战争的设想可能过于遥远。

  5、目前,面对黄岩岛事件,菲律宾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公开主张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也有人主张惩罚制裁中国。菲律宾民众到底如何看待黄岩岛事件?目前,菲律宾国内局势如何?菲律宾大肆炒作黄岩岛事件是不是像媒体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转移菲律宾国内矛盾和视线”?

  孙兴杰:在一个信息化社会中,权力迅速流散,公众了解外交的途径大大增加,整体而言,菲律宾看待黄岩岛事件的心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不关心,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外交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超过半数的菲律宾人自认为是穷人,23.8%的家庭在三个月中有挨饿的经历,黄岩岛距离他们太遥远。

  第二种是理性与算计,他们关注的是与中国对抗的得失,中国是菲律宾的第四大旅客来源地,香蕉半数出口到中国,如果与中国闹翻了,在经济上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

  第三种算得上是“愤青”了,试图借着黄岩岛事件来“遏制”中国,其实这种想法是高估了菲律宾的实力。“愤青”的想法很纯真,但是只是一种臆想而已,菲律宾的GDP只是中国的2%,拿什么制裁中国?

  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并不算太好,虽然它在金钻十一国的行列之中,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并没有改变菲律宾的经济社会状态,腐败横行、大地产盛行,人口膨胀,失业率飙升,目前菲律宾人均GDP只有2700美元左右,尚未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却一直陷入徘徊不前的陷阱之中。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菲律宾需要搭乘中国经济崛起的快车,阿基诺三世2011年访华拿回了120亿美元的合同,为什么还会挑衅中国呢?我个人不认为是为了转移矛盾,而是一种错误知觉,菲律宾政府认定中国不会对其采取强硬立场,更不会动武,而是一种“维稳”,或许菲律宾能从中获取更多利益。这一事件给中国一个警示:需要调整自己的外交形象了。

  黄日涵:阿基诺三世在竞选时曾经承诺在他上台以后要加大反腐败力度,并且要缩小贫富分化、加快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家族政治对菲律宾发展的桎梏。

  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后这三个问题不仅都没能解决,反而更加严重,加上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菲律宾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国内的失业率已经上升至24%,相当于970万人失业,其中很多人是因为经济低迷而被裁员。可以说上台两年来阿基诺总统几乎一事无成,国内矛盾重重,压力急剧上升。为了缓和国内矛盾,阿基诺必须通过转移国内矛盾,煽动民意来维持他的支持率。

  黄岩岛事件出来之后,他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企图将黄岩岛问题炒热,引来国际围观。引入大国势力制衡中国实现“一石二鸟”,一来可以成功地转移国内的矛盾。二来通过拉拢美国介入黄岩岛事件,有效制衡中国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得到美国的军事援助,并进而使南海问题复杂化,从中谋取更多利益。

  代帆:菲律宾是个相当自由的国家,公民有个人表达的自由,因此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很正常。我前不久在菲律宾的时候,有和菲律宾的普通民众就黄岩岛问题进行沟通。他们普遍的反应就是:“为什么你们要争夺我们的领土,黄岩岛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我告诉他们,距离并不是决定领土主权归属的唯一和重要条件。这也说明普通菲律宾人其实对黄岩岛问题的认识其实非常有限。其次,菲民众对黄岩岛属于谁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一点从5月11日参加游*的人数可以看出。菲律宾国内关心这个问题的、叫的比较厉害的,不是政客就是学者和媒体人士。另外,很多菲律宾人,尤其是左派势力,尽管承认中菲之间存在领海争端,但是反对菲律宾引进美国,认为这只会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

  目前菲律宾政府面临的国内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经济问题。四月底阿基诺三世总统否决了给工人增长日薪的议案,由此引发国内大规模的示*游*。第二个问题与菲律宾总统个人有关,即阿基诺-许寰戈家族所拥有的路易斯塔庄园的土地重新分配问题,同样在国内引发群众示*游*,示*民众呼吁总统不要再纠缠于南海问题,应着手解决经济问题。此外,在执政一年多之后,阿基诺三世头上的光环正在褪去,其行事方式、个人作风等在国内面临一些非议,使得很多原来与他关系不错的人都在政治上反对他。从上述这些角度而言,阿基诺肯定是希望借黄岩岛事件转移国内压力。

  但并不全然如此。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我们可以看到,早在阿罗约总统执政后期,菲律宾国内已经掀起南海问题的讨论。而自阿基诺三世执政之后,其南海政策已经改弦易张,目前的冲突可以说是阿基诺三世对华政策及南海政策的发展。其次,正如我们看到的,我方维护南海主权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将以更坚决的方式维护南海主权。

  6、中菲是否会开战,没有定论,但是不可忽视的事情是,黄岩岛事件的持续发酵已经影响到中菲关系,菲律宾在全球发动了反华大游*,而中国旅行社也取消了去菲律宾的旅游*程。如果中菲关系出现恶化,菲律宾民众会不会对境内的华人华侨痛下杀手,会不会出现以前的排华浪潮,菲律宾华人的安全能否保障,出现侵犯菲律宾华人华侨的事情,中国应该怎么办?

  孙兴杰:菲律宾在全球范围内举行反华示*游*,更多的是一种噱头。对于菲律宾而言,将中菲对峙这个事件炒热,引发国际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为这已经伤害到中国国家信誉与形象了,对于大国而言,信誉本身就是核心利益和资产。

  菲律宾国内贫富差距巨大,包括阿基诺三世在内的大家族垄断了土地,而占人口2%的华商掌握了近80%的经济。因此,在菲律宾的华商担心两国关系逆转之后,菲律宾人会拿华人发泄情绪。华人的生命及其财产是否安全主要看菲律宾政府,如果政府采取放任态度的话,只能使这个国家陷入混乱。

  对中国而言,可以进行人道主义干预;接受菲律宾华人的避难或者移民申请等等。我不认为中国政府会以“不干涉内政”坐视暴行的。

  黄日涵:黄岩岛事件爆发后,中菲两国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较强的冲击。两国民众之间的不满情绪也日益上升。在这次事件中,菲律宾方面没有保持足够的理性,尤其是5月11日的全球反华大游*,我们不难相信这次菲律宾反华大游*是得到菲律宾政府的默许和支持的。

  菲律宾政府希望利用国内的民意来挑战中国的底线,给中国政府施压,博取其他大国的同情,企图进一步将事态复杂化、国际化。近期菲律宾的一系列举动,使得菲律宾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将黄岩岛问题变成了一场豪赌,如果一招不慎,菲律宾将满盘皆输。

  对于目前的中菲局势,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也发出了通知,提醒广大在菲华侨华人、留学生等注意安全防范。

  作为目前全球GDP第二的世界性大国,如今的中国与以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菲律宾爆发大规模排华事件的可能微乎其微,我们也相信如果万一有危害广大华侨华人的事件出现,中国政府也有足够的实力解决问题。

  代帆:80%以上的菲律宾人信奉天主教,相比印尼,菲律宾人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性,整体而言性情温和。我经常往返菲律宾从事研究,这些年来还从来没有见过菲律宾人打架甚至吵架。媒体所报道的有关菲律宾的族群冲突和政治屠杀,大多发生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该岛的主要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

  在菲律宾,华人与菲律宾本土民族的关系相对比较融洽。根据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2011年7月至8月在菲律宾的田野调查,大多数菲律宾人对华人的印象非常好,认为华人聪明、勤奋,而且菲律宾人基本不会在华人和中国之间画等号。另外,很多菲律宾人,包括一些政治家,都具备华人血统,而且华人的企业还为菲律宾人提供了大量就业的机会,如SM集团、菲律宾航空等等。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近80%的菲律宾人认为菲律宾与中国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基于此,中菲关系的紧张不一定会波及华人。当然,不排除少数极端分子利用此事进行鼓噪,鼓动反华情绪,但不会成气候。

  万一出现极端排华的浪潮,因为华侨属于中国公民,中国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护侨。而华人属于菲律宾公民,中国政府只能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提供帮助,而不能干涉他国内政。

  7、在黄岩岛事件中,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制定详细的南海战略,改变目前这种处境,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您认为中国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南海战略?黄岩岛和南海问题将以怎么样方式最终解决?

  孙兴杰:中国一直是个陆权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海洋,而近几年才将海洋开发列入国家的战略规划之中。中国从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的转型应该是21世纪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变革。在很多问题上,我们依然用陆权的思维来解决海权问题,比如“一战定乾坤”的想法。海权是流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的合体,这与陆权的固定性、封闭性与独占性是有根本的区别。

  南海战略应该置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大战略框架之中。中国是个海陆复合的国家,但是进出大洋的四十多条水道却无一条为中国控制。东进太平洋并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方向,南下印度洋从长远而言是可行的,印度洋周边的非洲、中东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市场与能源支柱,因此,南海是中国海权唯一的出口。将南海塑造为中国版的加勒比海是南海战略,乃至中国海权战略的核心所在。

  黄岩岛之争折射出中国因素在南海秩序中的缺失,尤其是军事因素。恩威并施、宽柔相济,在小摩擦、小纠纷中将中国的权威植入南海,最终,重构一个中国主导的南海秩序。

  黄日涵:中国一直试图通过经济让利、发布白皮书等做法来宣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立场,但是收效不大。而南海问题又是中国必须去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中国政府必须通过制定清晰的海洋战略,分区域治理南海问题,分阶段实现战略构想,最终实现南海问题有效地解决。

  南海处于亚太地区战略的要地,众多国家的利益在此交汇,南海问题对于目前中国而言,根本利益已经不仅局限在领海层面、而更多的是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尤其是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南海通道的畅通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对能源依赖程度的增加,我国对南海通道的依赖正在呈现加剧之势。

  目前中国的南海政策,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经常性的在维护领土领海主权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稳定之间摇摆,不仅如此,中国各个部门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策略也缺乏统一协调。

  随着南海问题的战略意义日益提升,我们应该尽快调整传统的解决南海争端的思路,制定我国的整体战略规划,采用外交战略、军事战略协调发展的方式,加强在南海区域的巡航以及管理,同时统筹和整合目前的南海管理机制,做到对南海区域的有效行政管理,在维持周边环境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创新思维地解决南海争端。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2-5-22 18:56
黄岩岛之争:中国频出“组合拳”


来源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516/220412080898.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6日 22:04  中国产经新闻报
  菲律宾经济近期已受损

  本报记者 李子木报道

  黄岩岛事件目前已持续一个多月,中方在此期间多次表明严正立场。国务委员戴秉国5月15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十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的致辞中表示,“块头大”又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要保持谦虚谨慎不能傲慢,但谦虚谨慎也不等于容忍他国欺负,如菲律宾。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5日再度就黄岩岛事件表态,强调中国政府维护黄岩岛领土主权的决心是坚定的。“同时,我们致力于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黄岩岛当前事态。”

  菲国为何敢强硬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5月6日报道称,菲律宾外交部已经向菲海岸警卫队下达指示,要求清除在黄岩岛上“与菲律宾无关的标识物和建筑”。对峙期间,菲律宾官方坚持强硬态度,强化对黄岩岛海域军事部署,提出要将黄岩岛归属问题提交国际仲裁,并寻求美国和东盟干预介入,紧张局势由此进一步复杂化。

  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黄日涵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中菲黄岩岛对峙一月有余,菲律宾步步紧逼,完全不管中国的善意忍让,菲律宾频繁做出一些小动作,态度强硬,与往常相比非常反常,阿基诺三世在竞选时曾经承诺在他上台以后要加大反腐败力度,并且要缩小贫富分化、加快经济发展,但是上台两年来阿基诺总统几乎一事无成,因此只好通过黄岩岛事件煽动民意,转移国内矛盾来维持他的支持率。除此之外,黄岩岛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菲律宾极为强硬的原因。”

  黄日涵认为,黄岩岛对于菲律宾来说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一是丰富的油气资源、黄岩岛问题只是个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菲律宾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黄岩岛将南海问题国际化,进而攫取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尤其是南海蕴藏的油气资源,以南沙群岛礼乐滩为重要代表。礼乐滩“郁金香”气田天然气储量达到了2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目前已经探明的未开发的南海石油储备可能高达2130亿桶,蕴藏着的这些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果让菲律宾得逞,有可能让菲律宾成为与沙特、卡塔尔一样的富油国。二是黄岩岛海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很高。

  “中菲之间黄岩岛对峙由于域外大国的加入,使得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黄日涵说:“对于菲律宾而言,南海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他们不可能轻言放弃,但他们更深知,以菲律宾的实力与中国来比较,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菲律宾这次黄岩岛事件,希望借助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东风,挟美国来制衡中国,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一方面可以借这个契机向美国要更多的援助;另一方面可以借机巩固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获取巨额经济效益。而南海地处亚太战略要地,是一条重要的海上要道,对于受困于‘马六甲困境’的中国而言变得尤为重要。菲律宾在南海牵制中国的战略价值,美国当局也是很看重的,因此对于菲律宾而言南海的战略意义也在不断地上升。”

  岛礁之争宜和不宜战

  近日,日本海上巡逻机拍到5艘中国海军战舰组成的舰队正向南太平洋(7.61,0.16,2.15%)海域行驶,有日本媒体猜测称,在菲律宾频频在黄岩岛海域“挑衅”的情况下,解放军海军这支舰队很有可能直扑南海而去。一时间,中菲即将在黄岩岛开战的传言四起。

  但据中国国内一位海军专家透露,这支舰队前往南太平洋海域只是进行训练,并不是执行作战任务。当然,一旦黄岩岛局势出现剧变,在必要的情况下这支海军舰艇编队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卫国家主权的责任。

  黄日涵认为,从维护亚太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角度来说,爆发战争对于中菲两国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如果爆发冲突,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倘若中菲之间爆发冲突,菲律宾和中国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个战争也没有任何悬念,如果单单讨论中国与菲律宾开战,菲律宾的战斗力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黄日涵说:“但是目前南海局势复杂,除菲律宾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众多的其他因素。开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爆发冲突之后,将给中美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是否会有更多的邻国给中国留下负面的印象,也遂了菲律宾人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扩大化的想法。”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就目前情况看,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变化,还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根据目前的态势来看,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菲律宾方面也开始逐渐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中国目前也开始采用经济和军事的手段双管齐下,外交活动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我们可以期待黄岩岛问题和平的解决。”黄日涵说。

  菲外贸经济已经受损

  “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滕飞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黄岩岛事件,目前菲律宾经济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其旅游业,航空业以及农产品(6.82,0.00,0.00%)出口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菲律宾旅游局西米沙鄢群岛区的数据显示,5月11日至13日,其监控的4家酒店至少被中国旅游团退房65间。《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13日称,这些房间大多为中国大型旅行社预订的三天两夜或四天三夜房间。由于中国游客暂停赴菲旅游,菲律宾航空公司也不得不暂停原来每周3次从中国上海和北京飞往长滩岛机场的旅游包机航班。长滩岛景区负责人海伦·卡塔巴斯表示,“我们希望这只是临时性的,黄岩岛争端将很快通过外交途径得以解决”。该地一家大型旅游接待公司董事长亨利称,取消旅游的中国游客约占15%-20%,受到冲击最大的是酒店和度假区,这些地方的中国游客占预订的60%。

  中菲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目前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国家质检总局近日暂停了菲律宾部分出口商及其果园、包装厂的香蕉进口。

  菲律宾香蕉种植与出口商协会主席安蒂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滞留在大连、上海等地港口的部分香蕉正在腐烂。目前菲律宾香蕉出口商已经损失了大约10亿菲律宾比索。

  据悉,中国是菲律宾香蕉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每年7500万箱出口香蕉,一半以上都出口到中国。

  中国应调整南海安全战略

  近年来,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向中国发难,南海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中国国内关于制定详细的南海战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目前中国的南海政策,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整体性的战略规划,经常性地在维护领土领海主权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稳定之间摇摆,”黄日涵指出:“不仅如此,中国各个部门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策略也缺乏统一协调。”

  黄日涵认为,随着南海问题战略意义日益提升,中国应该尽快制定整体南海战略规划,采用外交战略、军事战略协调发展的方式,加强在南海区域的巡航以及有效控制;同时统筹和整合目前的南海管理机制,做到对南海区域的有效行政管理;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合作为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创造条件;积极创建南海合作区,在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互信,将南海地区从一个潜在的冲突地区转变为一个合作地区;调整传统的解决南海争端的思路,在维持周边安全环境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解决南海争端。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2-5-22 18:57
百科观察:聚焦黄岩岛问题 认识海疆领土争端


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菲律宾进而企图将黄岩岛问题交国际法庭处理,,由此引发国际社会及民众对黄岩岛问题的广泛关注。


本期百科观察将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业研究者、学术编辑王晓鹏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副研究员梁欣博士,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黄日涵博士,就目前大家关注的黄岩岛及海疆领土争端问题、外交关系及动态等问题进行权威解答。
活动时间:2012年5月23日14:00
活动地点:互动百科月球会议室
欢迎广大网友报名来到活动现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报名并参与现场活动,均有精美百科礼品赠送。
同时,各位网友也可以就感兴趣的黄岩岛、外交关系等问题在百科观察小组跟帖提问,凡跟帖提问的用户都可获得百科币奖励,若问题被采用更有机会获得百科观察送出的小礼品。
同时欢迎大家参与【有奖任务】世界领土争议地区,赢取丰厚奖品。


欢迎参与  http://group.hudong.com/guancha/bbs/jRQNBCFgWAldYBkNE/page/1
作者: 老子不老    时间: 2012-7-7 11:35
白鹤 发表于 2012-5-22 18:57
百科观察:聚焦黄岩岛问题 认识海疆领土争端

听了各位砖家叫兽的高谈阔论后   鄙人真TMD茅厕顿开  屎尿横飞啊    照此逻辑  CPLA是干JM的哈  成立一个海上城管大队不就结了   CPLA保家卫国不行   收复失地那更是扯蛋  看来只剩下威慑P民的作用了  威慑P民还不如WJ有战斗力  君不见什邡WJ对待P民们的强大战斗力哈   一大帮所谓的砖家学者  说你们禽兽不如都侮辱了畜生们   
作者: shanghai小子    时间: 2013-6-3 23:23
不错 分析的透彻
作者: 寿者丛    时间: 2016-10-16 00:21
帮顶帮顶帮顶













给孩子脱衣服别生拉硬拽
【孕妇皮肤瘙痒怎么办】孕妇皮肤瘙痒的原因、正常吗
濮阳最好的拉布拉多犬舍/宠物店
经典汤丸调理出如花容颜
拉布拉多哪个颜色好看
幼儿保健存在哪些误区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爱好兴趣
女性越早生育宝宝更聪明?
株洲卖拉布拉多幼犬的犬舍
马鞍山纯种拉布拉多幼崽多少钱一只
忍忍!孕吐——胎儿重要器官发育时
3岁宝宝肚子疼分析
4岁半的儿子性格倔强该怎么教育!
太原纯种拉布拉多幼崽多少钱一只
濮阳卖拉布拉多的犬舍
小孩尿床怎么办
拉布拉多犬进出门的等候训练
孕妇嗓子发炎
昆明最好的拉布拉多犬舍/宠物店
预防产后腰痛从穿“对”鞋做起

作者: 奥古勇    时间: 2016-11-3 15:51
一起交流!楼主给咱们提供机会了













武林半侠传
善妻
抗战之烽火兄弟
带着农场混异界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请把你的背后交给我
西游长生咒
萌娘守护者
一剑飞仙
抗日之肥胆英雄
神隐士的悠闲人生
最强特种兵之龙刺
重生之将星传奇
超级战兵
鼎定仙域
重生之归缘田居
崛起美利坚
我家农场有条龙
暴风法神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作者: 甫能春    时间: 2016-11-6 22:09
应该加分呀













异常魔兽见闻录
剑娘
贩妖记
位面炮灰急救站
虚实进化
圣手狂枭
总裁宠妻百分百
无敌厨枭
末世黑暗纪
我的完美校花
幻想降临现实
万界独宰
造化之王
三国之鬼神无双
西游青莲传
御宝
重返旧时光
八零后修道记
韩定食
都市兵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