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博士生答辩通过后需完成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嘎嘣脆
时间:
2012-3-18 22:52
标题:
博士生答辩通过后需完成工作
5.复试
焦急不安中等待了2周。导师突然给我发了短信:“你考的很好,准备复试”。我欣喜若狂。赶紧查成绩,下午成绩出来了。。
但我不敢掉以轻心。把我那个土鳖英语重新重拾,准备self-introduction,专门找了自己单位的几个博导请教了一下如何面试。让我英语系的同行帮我改了改英语自我介绍,模拟了一次英语口语面试。
我的建议是,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依然要全力以赴。
在复试之前,导师发给我一个短信,“让我不必紧张,好好休息”。我那个时候知道我铁定被录取了。但是,复试过程,你是让导师在其他老师面前有面子的时候,因为她招到一个有思想的有激QING的学生,其他老师也会羡慕的。对于文科更甚。
复试30分钟,开始是自我介绍3分钟。两位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 UC伯克利分校的老师分别提了几个问题,我好好的答复。前提,不要卖弄和虚假,因为你在他们面前就是个小草。
然后是几个中文提问。导师特意给大家介绍了我的初试成绩和我的背景。最后我的复试成绩是91。
中午老师给我一本书,让我阅读。我看了以后,复印完,送回去。老师在午休,我等到2点她起来,把书返还给她。然后告别,回了单位。
6.录取。
过了2周,等到4月15日。就接到了录取的电话。
7.总结
7.1 为什么考博?
考博绝不是目标。考博是一个过程,让我们人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体验新的“自我实现”。在国内现有条件下,单纯为了考博而上博,你的博士生涯不会精彩,因为那是由于你不知道你去哪里。
7.2 在职还是脱产?
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定吧。如果你年龄很小,没有工作经验,硕士直接考,那就脱产。
如果你已经工作,特别是没有产业可能的专业,我建议你还是在职。
在职的方式不是放羊,不是混学位。也要看没人的想法。对于我来讲,我选择清华就意味着我要做点事情。
我将会脱产1年,随后两年将会用零碎的时间去清华。前提一定要完成老师的所有任务和交代。因为我已经29岁了。
7.3 选择什么样的高校?
博士培养还是选择985类高校吧。因为一个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博士情况,只能说是值得怀疑。另外,科研院所进人,都对你的出身和专业有限制,至少是985或211.
高校是分档次的。
7.4 怎么样复习考清华?
如果用考硕士的方式考,你一定会失败。这里我就不解释了。
你要理解,老师是招一个合作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生。你要产生大于你学费的价值。
建议你一定要把考取专业导师所有的论文都要重点看。特别是某个学科重点的发展方向。然后阅读那些经典教材。
建议你一定要做笔记。
建议你一定要坚持。你坚持不住,你不可能脱颖而出。
7.5 考清华有黑幕吗?
如果你说考博被黑,我只能告诉你,心灵有点黑暗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走出应试的圈子,比如美国高校的博士都是申请和直接面试的。哪有考试?
国内的考试只能是权宜之策,面对大量人数的一个筛选方法。分数不是唯一的。如果老师很了解一个学生,她考的不好,但她去了以后马上可以产生价值。而你的分数很高,但导师一点不了解你,除了分数你没有其他证明自己的机会。谁敢冒险?
请各位一定了解,即使有的考生有靠山,那也是资本,也是他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而我们没有,怎么办,只好全力以赴,不留借口。
7.6 考清华需要送礼吗?
俺就没送。对于绝大部分的清华导师说,如果通过送礼来改变他对你的看法,或增加你在他心目中的影响,那时太污蔑老师自己的水平或收入了。
但是给老师带一些家乡的特产之类,这是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很好。而你不送,也没关系,把你发表的论文给老师带上。
7.7 考博公平吗?
你如果局限于这个问题,你成不了大器。这本是在大三就明白的一个道理。
社会的公平只是一个点,不是一个面。而你要做的,是尽力让你的影响最大化,从而尽力公平化。
7.8 我幸福吗?
我本来可以选择自己工作的高校读个博士学位。还不花钱,还很简单。但是,你要看到,知道自己做什么,要什么,太重要了。
选择清华,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我将会用CSSCI、SSCI等,还有一些书籍来填充。因为,这个社会,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存在的。
诸大家好运,希望我们都能幸福。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