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爱斯平-安德森,1999,《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古允文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陈佩华,2002,“全球化、社会条款和中国工人”,载常凯、乔健主编,《WTO:劳工权益保障》,中国工人出版社。
韩水法,2004,“正义的视野”,载姚洋主编,《转型中国:审视社会公正与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朝晖,2003,“中国改革25年:谁分享其利?”,《当代中国研究》,第4期。
马杰、郑秉文,2005,“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孙立平,2002,“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政策选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王绍光,2002,“开放与不平等,中国能否补偿加入WTO的受损者”,《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政策选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袁振国,1999,《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郑广怀,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第3期。
朱玲,1998,“计划经济下社会保护评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Titmuss, Richard M. 1974, Social Polic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llen& Unwin.
Wilensky, Harold & Lebeaux, Charles. 1965,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