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公安部侦破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 专家揭制作流程
[打印本页]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1-9-14 09:20
标题:
公安部侦破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 专家揭制作流程
链接标记
[/url]
在各个环节中,都没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身影。 制图 李本献 郑州郊县的一些粮油店每吨8100元至8300元炼。
通讯员 赵军 金立操 周华敏 刘钢 郑剑 记者 杨丽
本报讯 浙江警方正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四黑四害”:即社会上存在的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工厂”、收赃销赃的“黑市场”、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窝点”。
此外,针对当前地沟油违法犯罪活动突出的情况,公安部已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开展打击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要求各地警方坚决打掉一批利用地沟油炼制有毒有害食用油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和身体健康。
举报有奖
浙江警方希望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四黑”违法犯罪。对举报有功的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各市、县级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将接受群众举报。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的群众举报电话:0571-87286196 (工作日)、87286102(节假日)
举报信电子邮箱:链接标记zazd_gat@gat.zj.gov.cn[/url]
邮寄举报信收信单位、地址:杭州市民生路66号省公安厅治安总队,邮编:310009
宁波市宁海县桃源街道隔水洋村后的小树林里,一股恶臭仍停滞在空中,未能飘散。
灌木丛旁,一口大缸,里面全是深褐色浓稠液体,几块砖头搭成的灶头,当时是一口直径一米五左右的大锅,下面烧柴火。从城区的阴沟里面、油水分离池捞取原料,到这里四五天烧一次。乌黑乌黑的,看来这灶头已烧了很久了。
这是一起特大地沟油案件里的粗加工现场。
最近,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抓获柳立国、袁一等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谁是收购者?
今年3月,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在“大走访”开门评警中接到群众举报,有一伙人在各饭店高价收购餐厨废弃油脂。
3月28日至30日,警方采取行动,先后抓获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黄某等6个犯罪嫌疑人。
黄某交代,他将收购来的地沟油转售给了江苏东海和山东平阴的商户,“来收购的人要对地沟油检测酸价”。
地沟油要测酸价?食用油才有必要测酸价。
警方怀疑这些地沟油是否被最终加工成了食用油。
谁是收购者?
警方发现,线索指向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以生产生物柴油为主。但居民们说这家厂经常飘出一种死老鼠的味道。
同时,这家厂经常有“白土”运入——白土可是在加工食用油过程中用来吸附异味的原料。
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浙江、山东警方抓获该公司主要经营人柳某等9人。
参与行动的民警说,在厂区内,还有大量尚未加工的地沟油,一桶桶的,缴获利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成品、半成品70余吨。
而被加工过的地沟油大都销往了河南等地的粮油市场,在郑州庆丰粮油市场内,警方缴获假冒品牌食用油的地沟油有100余箱、油罐散装食用地沟油30余吨。
自此,一个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6大环节于一体的地沟油生产销售“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全面证实。这也为全国打击整治非法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提供了真实样本。
一天能出四五十斤油
地沟油,并不是个新名词。
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教导员洪聚峰说,地沟油,从狭义上说,就是挖下水道、阴沟里的油腻漂浮物;还有的是剩菜剩饭的泔水油,另外呢,还有一种炸过很多次的油,俗称“肯德基油”。
这些废油,原本应该拿去要么给牲畜当饲料,要么拿到化工厂做肥皂什么的,近年来,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选矿药剂等,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技术。这其中也涉及有人去掏挖废油、粗加工、收购等。
这也使得这起案件侦破难度很大。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凌秋来说:“回顾整个侦办过程,正是在公安部的指挥部署下,我们抓住疑点,抽丝剥茧,循线追踪,一查到底。我们紧紧抓住物流、资金去向、检测鉴定等关键环节,使地沟油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销售的各个证据环环相扣,形成严密的证据链,犯罪嫌疑人一一露出庐山真面目。”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所缴获的地沟油来源,大多是从油水池和下水道里掏挖而得的。
从侦破情况看,收集地沟油的人是虾有虾路,各显神通。我们知道,饭馆一般设有油水池,厨房排出的油污脏水都通过油污管道排到专门的油水池,一般油水池都有分隔设施,即油归油,脏水归脏水,而有路子收集地沟油的,就专门去捞这些油。
而有的人没路子,只好去下水道那里掏挖。
从查获情况看,最初收集地沟油的大多是在宁海打工的外地人,
以安徽人居多。
另外查获地沟油的来源还有“泔水油”(里面含有洗洁精等脏物)和“肯德基油”(含有多次油炸导致的毒素,但这种油很少有,一般都被卖给了小摊小贩)。
这些地沟油被收集后,要经过一道工序,把杂物和油分离,一般就放在大锅里烤制,往往有很臭很臭的味道,等油水分离后,捞出油。
但这种活,费时费人,一般一天只能粗炼出四五十斤油。这也是收购环节里最出苦力的一层。
每吨成品油8100元至8300元
于是,就有了中间人,这种角色有点相当于农村里收棉花啊什么的“经纪人”。据了解,被抓的经纪人也大多是在宁海打工的外地人。
经纪人四处去收购粗炼油,等量收到一定程度,他又转卖给他的上家——这个上家的规模就以吨计,一般每吨是4800-4900元;再往上一级是每吨5200-5300元。
这中间的几个级别的“经纪人”,跑的是量,利润空间并不高,到最后出手的话是每吨5500-5600元,这些油最后被格林公司统一吃下。
在整条利益链里,格林公司是关键环节,它负责精加工,它先将收集来的初炼地沟油加工为成品油,然后以每吨8100元至8300元的价格,批发给批发商,批发商最后卖到销售商,最终流入食品市场进行销售。
这中间,格林公司是拿大头的一方。
要知道,目前消费市场上,正常的食用油批发价约为每吨1万元,以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每吨8000元至9000元,中间差价十分可观。
格林公司为了获取暴利,逃避侦查,案发前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例如:上班期间严禁工作人员串岗,或带亲朋好友进入厂区,每隔半小时巡查,禁止工作人员对内、对外议论公司“产品”。
他们对深加工时的油称为“毛油”,出厂后称为“红油”,销售时称为“米糠油”“棉籽油”。应付政府监管部门时,则称为“饲料用油”。
目前食用油检测标准
对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检测合格
目前,浙江省内有几家利用地沟油生产化工产品、生物柴油等,虽然为数不多,但这个行业涉及废油收购管理问题。
在这起案件中,浙江警方缴获地沟油初炼油80吨左右。
从案件调查情况看,地沟油大多来自四川、贵州等地,据警方说,可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火锅用油就多。
而从河南市场查获情况看,有销售商为了销售,还将从格林公司批发来的油改头换面成品牌油来卖。据目前调查看,冒充的一般是小品牌食用油,还没有涉及冒充大品牌的食用油。
这个案子里,还显示出目前食用油检测标准的不完善。
目前,在问题乳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案件中,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食品的检测检验,是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的主要发现渠道,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以目前食用油检测的色度、含水量、酸价指数等指标,对地沟油炼制的所谓食用油进行检测,均显合格。”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治安行动中队中队长冯伟峰说。
在这起案子里,最后是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协调,有关食品专家初步检出了格林公司使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中含有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高致癌性。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1-9-14 09:20
被查获非法使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宁海县一处初炼地沟油的作坊 新华社发
流程工艺示意图 记者 孙自鸣 制图 高薇
杨建国是诸暨兴绿油脂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1988年,从江苏无锡轻化工学院(现江南大学)精细化工毕业后,一直在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工作。
去年他下海,在诸暨浬浦镇创办了兴绿油脂公司,从事地沟油深加工行业——将地沟油加工成化工助剂,变废为宝。
“这种回收过来的油,很脏的,像肯德基、麦当劳炸的老油,已经算干净的了,从餐馆下水道捞出来的油,那个才叫脏啊。”杨建国没有赚这个黑心钱。
昨晚,在兴绿油脂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机器一刻也没有闲着。
杨建国说,每天公司的两辆封闭式厢式车从诸暨市区的餐饮单位回收地沟油,现已与市区95%的大中型餐饮单位、单位食堂签订回收协议。
记者看到一些废油回收协议,酒店、学校等单位产生的废油,有专用隔油池,不得随意卖给其他人,流入食品市场。
兴绿油脂公司负责回收这些废油,一般根据酒店的时间,多是夜间派人去收集,并搞好隔油池周围的卫生。
作为回收企业,兴绿油脂公司要定期向环保部门汇报产品流向,出具安全证明。经处置后的废油仅作工业原料用油,以防流向食品市场。
用进口油勾兑劣质油
在宁波宁海县收购地沟油时,生物柴油公司会检验 “酸价”。
杨建国说,这是专业术语,如果做工业油脂,是不计较酸价的,只有做食用油,才会在乎这个数值。
据国家规定,食用油的酸价在3以内,酸价高,不能吃。酸价高,在生物柴油公司脱酸时,成本就高很多。
所以,他们喜欢直接收购那些老油,这些油色泽好,不用怎么处理,就可以直接上市销售。
现在业内公开的秘密是,黑心商人把地沟油生产出来的食用油掺到好油里面,经过勾兑后,酸价降低了,色泽也好看了,省去脱色、脱酸工艺,能卖个好价钱。
“进口食用油的酸价只有零点几,有人掺和后,就非常好,因为油非常容易配比。”杨建国说。
冬天是加工高峰季节
夏天,油酸价有七八十,甚至100以上,而冬天油酸价通常为十几,因为温度越高,油和水越容易发生水解化学反应,酸价就越高。
冬天酸价低,最容易做。一家正规食用油生产厂家说,幸好国家现在开始打击,否则接下来的寒冷天气里,通常是每年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的高峰季节。
地沟油的生产流程
地沟油主要有三个来源:厨房老油,如肯德基、麦当劳炸过的油,油烟机回流的油;下水道的泔水油;屠宰场动物油。
收地沟油的人走街串巷,将这些油集中后,送到一些家庭作坊,在这里蒸煮、去除杂物,沉淀、取油。沉淀物通过挤压、过滤,得到的便是油。
生物柴油公司,收购的就是这种油。这种油是酸臭的,颜色也不好,没法当食用油销售。
不同于家庭作坊,生物柴油公司要完成脱臭、脱色、脱酸等环节,基本就好了。
脱臭,就是去除油里的臭味,用的是蒸馏的方法;
脱色,用大量白土,来吸附“漂白”很深的颜色;
脱酸,是加碱来中和酸,在工艺上叫碱炼。
此前有媒体报道,地沟油做食用油用到了水解反应,业内人士说,这个搞错了,水解反应是油和水在一定温度下产生的化学反应,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这也是油的酸败过程,不能吃,想避免都来不及。
回顾 台州地沟油大案办案人说:当年就意识到地沟油流入普通餐桌
先回顾一个有关地沟油的浙江大案。
2006年7月28日,台州市卫生监督所接到举报电话,称台州市繁昌油脂厂以地沟油、饭店泔水油为原料加工成食用油,日产6吨,销往台州各地的快餐店、食堂等。
这家企业已被当地卫生、质监、工商、环保等部门处罚数次,仍在大肆生产。
卫生监督人员先从销售其猪油的二级批发商处随机采了6份样品。结果显示,“酸价”和“过氧化值”两项油脂的主要卫生指标分别超过了国家标准16倍和7.8倍。
12个监督人员在民警配合下,对油脂厂突击查处。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成品猪油5300公斤,毛油37600公斤,工业级棕榈油1800公斤。
这家企业各类证照齐全,但生产环境极其恶劣,用的水是非生活用水,工艺简单:将原料油抽入土制反应锅,加入硅藻土吸附,加入火炼碱中和,再加棕榈油使之凝固,最后加双氧水再次漂白。
企业主否认是食用地沟油,但承认是垃圾油,主要从上海、温州和台州专门回收下脚料的人那里收购的。
当场采样15份,疾控中心监测有2份原料油的酸价值超过国标50多倍,其余均不合格。8份样品送上海产品质量研究院做丙二醛检测,检测值均超过国家标准。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通过对15份样品的复核检测,出具了“食用该产品将可导致食物中毒或严重的食源性疾患”的证明。
2007年1月19日,这家企业负责人应某,被台州市中级法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此案是当年全国十大食品案件之首。主办此案的是原台州市卫生监督所检验科副科长黄明,他查办了毒桂圆、染色虾米、有害添加剂、地沟油等轰动全国的大案。
昨天下午,联络上黄明时,他说自己已经调离一线岗位了。在他任上,有几十人被查处,还有人被判刑。“想当年,办成这个案件,很不容易,我们当年就意识到,地沟油流入普通餐桌了。”
“希望出台法规时,政府部门监管,不应该只是罚钱了事,他从事的是高额利润的造假,你罚他几万元钱有什么用啊,他很快就赚回来了,还会继续干,最好是能够定罪,哪怕是关几天也好。”黄明说。
这个说法,在采访杨建国时,他也谈到了。他说,现在是劣币驱逐良币,你罚几万元钱,那些黑心企业主根本就不怕,前段时间,有个乱卖地沟油的,被关了一个星期,就怕了,出来后,就将地沟油卖到正规回收企业了。
监管
为什么那么多部门管不住地沟油
在浙江某地市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中,详细列出如何打击地沟油的违法行为:
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要禁止食品生产企业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要清理和加工地沟油为食用油的场所,质监局负责。
在流通环节,要排查农贸批发市场、食杂店,查处无照回收废弃油脂,重点打击把地沟油销售给无资质收集单位和个人,工商局负责。
在餐饮服务行业,要登记好食用油的进货台账,重点追查散装油来路、废弃油的去向,卫生局负责。
地沟油污染防治环节,集体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场所,要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和废弃油脂回收装置,环保局负责。
畜牧喂养环节,禁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饲养畜禽,禁止从饲养场获得废弃油脂。这个是农业局在负责。
每个环节除了负责单位,还有工商、质检、农业、城管、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多个部门配合。
“看上去每个环节和场所,都有单位管,但管的部门太多了,结果变成了没人管。”有监管部门内部的人士坦言。
昨天,记者拿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作的一个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台州路桥有42万本地人,40多万外地人。
调查主体是酒店、排档小餐饮和生猪养殖单位,以及废弃油脂回收企业。
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地沟油、泔水油和油炸废弃油。综合统计,该地废弃食用油脂产生量127912公斤/月,其中地沟油15081公斤/月,占12%;泔水油108131公斤/月,占84%;油炸废弃油4697公斤/月,占4%。
酒店一般设有隔油设施,其地沟油的月产量大大超过其他单位。但小餐饮数量远远多于酒店,泔水油比酒店多。油炸废弃油,小餐饮也略超酒店。
生猪养殖户将回收的泔水经煮沸取油,再将油过滤,一般可取得洁净、无臭油脂。生猪养殖户泔水油产量为32769公斤/月,酒店、小餐饮泔水油产量108131公斤/月。
75362公斤/月的泔水油的流向不清,表明泔水存在管理漏洞。
结论说,虽然早在2002年4月15日,卫生部、工商部、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制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对废弃食用油脂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但相关部门注重各自监管线上的管理,缺乏整体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
虽然经济发达,但餐饮企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科学的废弃食用油脂管理链未成形。具体表现在:规模酒店少,小餐饮多,无卫生证的小餐饮存在不少,造成管理困难;管理设施建设落后,只大酒店配备了隔油设施,中小餐饮基本没有;不具备有资质的废弃食用油脂回收企业,回收用途得不到保证。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11-9-14 09:20
记者 孙自鸣
被查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生物柴油的公司,却把地沟油做成了食用油,卖到了郑州的粮油市场。而地处中原的郑州,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全国食品流通领域有很大的辐射作用。
注册生物柴油公司有优惠政策
业内人士说,前几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利用废弃动物油脂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公司,可享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在免税和补贴上有优惠。
有些公司就钻了政策的空子,把自己注册成生物柴油公司,想享受补贴和税收优惠。
可恶的是,它们只是打着制作生物柴油的幌子,把地沟油做成了食用油。
制作生物柴油为什么会亏损?
原因1:受国际油价影响大
今年以来,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国际油价一路走低,这让用地沟油制作生物柴油的公司在经营上捉襟见肘。
生物柴油产销跟国家油价、美元汇价挂钩。
国际油价走低,成品油价格也就降,而生物柴油制作成本非但没有降低,却因为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的增加,而要亏钱。
“去年以来,国际油价非常不稳定,这些生物柴油公司,生产也就非常不稳定。国际油价达到100多美元,他就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产量。而降到80美元以下,就要停产,否则做得多,亏得多。”诸暨兴绿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国说,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生物柴油公司无以为继的重要原因。
原因2:技术不过关
国内很少有生物柴油公司,拥有把地沟油做成汽车用柴油的技术水平。
做出来的柴油,只能作为低端柴油使用,比如烧锅炉,燃烧值低,卖的价钱也就低,利润空间就非常有限。
于是,这些生物柴油公司便不愿意做低端柴油,而是转向做个黑心生产商,加工成食用油。
“普通油酸附加值不高,化工助剂附加值高,但他们在技术上又没有掌握用低端原料做成高档产品的能力。”杨建国说,这是他的企业可以生存得很好,某些生物柴油公司活得艰难的原因。
生产环节都一样 价格却差了近一倍
除了国际油价影响、技术原因,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巨大利润的诱惑。
杨建国说,那些收废油的,多是安徽、苏北人,家族式的,别看他们平时穿得很邋遢,但收入比白领高多了。
就制作企业而言,如果做成低端的柴油,每吨大概5000多元,而如果做成食用油销售,每吨可卖8000多元,卖相好的,可以上万元。
“生产环节都一样,价格却差了近一倍,你说他为什么还要做5000元的,而不去做上万元的呢?”杨建国说,监管不力,导致许多人铤而走险。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