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美大学校长指出很多中国人才脚踩中美两只船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11-6-20 10:54
标题:
美大学校长指出很多中国人才脚踩中美两只船
如今,全球高科技中心美国硅谷已抓不住“老外”的心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和印度人才更愿意回到祖国当“海归”。
美国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近日的报道就写到,随着美国收紧移民政策、生活费高涨,以及在中印等国更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外来科技人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发展。
对于这一股“海归”大潮,今晨,美国俄勒冈大学副校长斯丹凝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海外人才归国的形势在改变,但是目前的情况还不理想,很多中国人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中国也正在想方设法,与发达国家进行“人才争夺战”。
中国七成“海归”就职于高科技领域
中国在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格局中,一直扮演着“人才输出国”的角色。但在中国国内,高端科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而填补这一空白的多是海外归国人员。
2009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其中,从事互联网、IT和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工作的“海归”占到了70%以上。还有20%的“海归”的工作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在制造领域。
斯丹凝指出,在美国,很多来自中印的人才纷纷选择回国,因为此时正是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大好时机。
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回国既能获得政府相应的支持,也能吸引美国的投资。
对于“海归”在中国科研中担当的角色,斯丹凝说:“他们是中国科研系统的一种催化剂。‘海归’具有改革性的影响,能推动中国的创新体系达到更高水平。”
中国“海归”人数变化时间节点 出国留学人员总数 回国人员人数
2010年底 190.54万人 63.2万人2009年底 162万人 49.74万人2008年底 139.15万人 39万人
2007年底 121.17万人 31.97万人2006年底 106.7万人 27.5万人2005年底 93.34万人 23.29万人2004年底 81.48万人 19.8万人
中外企业正在上演“人才争夺战”
海外人才回国的主要原因,斯丹凝说:“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据介绍,很多在美国大公司就职的中国人,逐渐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建立自己的公司。
而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和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合作,以更好地吸引资金。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工程师或者科学家。
不过,斯丹凝指出,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国人都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一只脚跨在美国、另一只脚放在中国。
“因为有些人想让他们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有些人是配偶不愿意回国,还有些人则是不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他说。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最好”的人才是不会回国的。因为他们在国外已经有很稳定的保障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所以,斯丹凝指出,尽管海外人才归国的大形势在发生改变,但至今为止,这种改变还不理想,这些“海归”还不是“完全转移”回到了国内。
目前还出现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中国企业和科研组织正在和外国企业展开竞争,抢夺同一水平和类型的人才。比如华为、联想等高科技公司,如今就和英特尔、思科和高通等公司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
斯丹凝认为,高端科技人才的短缺,使中国正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人才争夺战”,为此中国政府也在通过多种鼓励和吸引的办法,从国外找寻高端的科技人才,吸引其回国就业。
文/记者王进雨 推荐微博: 胡舒立 吴海民 张力奋 陈朝华 長城月報詹敏全部收听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