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荐] 叶楚华: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增长型衰退
[打印本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1-6-10 09:45
标题:
[荐] 叶楚华: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增长型衰退
叶楚华: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增长型衰退
与本文作者叶楚华交流请加qq622007920
一年前我说,四万亿快花完了,失去了这些刺激,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吗?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外需恢复的程度,二是相对于危机前新增的产能有多大。这两者只要有一个出现大问题,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就在所难免,如果两个问题都很严重,那么二次探底就很厉害。从目前的形势看,外需恢复得相当不错,剩下的问题就只有等4万亿花完,看看到底会导致多大的新产能过剩。从今天看,中国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到底是怎么样的?中国内部:一方面,严控信贷,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温州已经发生多起知名企业主因此逃亡国外的事件,这只是个开头;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在急速增长。外部:西方国家不断爆发债务危机,中国外需订单的主要来源欧美老百姓购物资金链没有回复到危机前。内外交困之下,中小企业必定面临倒闭潮。内需外需同步困境的情况下,中国将迎来严峻的“增长型衰退”。
什么叫“增长型衰退”?克鲁格曼的解释是:“一个经济体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于是,闲置的产能和失业者越来越多。”克鲁格曼认为他的萧条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经济的需求面失灵——私人消费不足以充分利用可用的生产能力。正因为没有充足的消费需求,一个接一个的经济体遭遇衰退,无一幸免:20世纪90年代起历时10年的日本,1995年起的墨西哥,1997年起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2002年起的阿根廷,2008年起的所有国家。”
拿事实说话:温州官方的多项调查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主要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占1/4多;全市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认为当前资金吃紧的企业占到42.9%。当地多位企业家和官员的共同评价,现在企业的困难远远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苦苦撑着,咬紧牙顶住。这仅仅是开头,好戏还在后面。
以下节选自我的新书《郎咸平说对了吗》,该书签名版的邮购链接为: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591378186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可以说中国正是面临了克鲁格曼所说的“增长型衰退”,我们的解决办法是用4万亿政府投资来消化出口锐减导致的产能缺口。然而,这样做虽然解决了当下的问题,但很可能在将来导致更大的增长型衰退,即“(经济)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速度)”,因为,正如郎咸平教授所言,4万亿的投资很可能是用将来的更大的产能过剩为代价,去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我对郎教授的这个论断是深表认同的)。
2009年年底由我国四家商务会共同制作、投放的关于“中国制造”的广告开始逐步在全球投放,而商务部虽然否认了是这次宣传的直接委托者,但承认在其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政府与企业一样着急“中国制造”的销路问题。
的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的经济战略直到今天仍没有丝毫改变,那就是死死把握“中国制造”,除了出口还是出口,把外向型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主要方面。
2008年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一旦面临国际需求的锐减怎么办?中国政府有妙法。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国政府便采用“临时性紧急措施”,即政府大量增加投资和公共支出来扩大内需,弥补由出口锐减带来的经济衰退,使中国经济保持必要的增速(“保8”),直到国际经济环境好转为止。“临时性紧急措施”一般维持三五年的效果。上一次亚洲金融风暴是这样,这一次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如此,4万亿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字:“拖”,一直拖到世界经济回暖,外部需求回升为止。
然而,西方学者对此的评论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中国还没有变。中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作出的回应,看似极为成功。但这是一个假象。中国的解决方案是大幅增加投资支出,这将带来更大的产能过剩。高储蓄、高投资的中国经济,对中国人民来说代价高昂,对世界也具有破坏稳定的影响。早就应该推行彻底的改革……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政府对家庭收入征税,支持企业利润。如今,企业占中国庞大储蓄额的一半以上。由于消费的增长速度往往低于GDP增速,过剩产能只能通过更多的投资或出口得到利用。今年,经济危机使出口变得不可能。但中国急需再度扩大出口。结果很可能是一场贸易体系内的危机。”(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1月30日)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政府的这一意图还是相当明显的。首先,中国的出口退税在全国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上调至17%高度,政府倾全力维护出口;其次,我们的4万亿投资计划,既没有用于民生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也没有用于调整经济结构,而是投入大巨大的GDP工程,目标只有一个:保障经济增速;第三,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上超级宽松,开发商资本金比率下调至15%,房产交易营业税、契税可以减免,购房可以办理当地户口等等一系列政策比2003年房地产调控以前还宽松,因为房产本身也是巨大的GDP拉动器,维护和刺激房地产的目标也是GDP。总之一句话,在外部需求锐减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是临时性的可以骤然增加GDP增速的内部经济措施,而不是持久的藏富于民的经济战略。
从过往看,这种战略基本奏效,这种战略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外部需求的锐减是暂时的,三五年之内一定会恢复;然而,从将来看,这种假设是否存在破灭的可能呢?即在一次危机之后,如果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远远超过三五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外需无法恢复,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
而克鲁格曼则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主要是东亚)的经济繁荣称为“建立在浮沙之上”的增长,“就是一只纸老虎”。他主要担忧的是这些经济体不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基础上的实质性增长,而是主要靠劳力与投资增加的膨胀性、依赖外需的增长。亚洲繁荣1997年被一夜戳破,资产泡沫破裂。
诚然,若干西方经济学者在此基础上宣扬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并不可取,然而这些论述实在值得中国警醒。一面是消费需求不足,一面是巨大的产能过剩,这是增长型衰退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中国欧盟商会最新报告显示:2009年铝业的产能利用率预计为67%、风力发电业为70%、炼钢业为72%、水泥业为78%、化工业为80%、炼油业为85%。然而,庞大的额外产能仍在建设中。产能过剩的规模可见一斑。2008年底,中国炼钢业产能为6.6亿吨,而需求为4.7亿吨。其差额大致相当于欧盟的总产出,“目前,中国还在建设5 800万吨的新产能”。我们用于对付外部需求骤减的“临时性紧急措施”(GDP投资工程)似乎带来了一种滑稽的循环,我们用这种投资“治愈”了今年的产能过剩,结果是增加了明年的产能过剩(参见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1月30日)。
如此往复,则一年比一年增加过剩产能,当然,按照“经验”如果能拖到国际需求恢复之时,这些过剩的产能就可以用来生产卖给外国人的产品。而倘若政府钱花完了,外部需求还没有改善,那么我们就有迎来持久的产能过剩的危险,也就是持久的“增长型衰退”。当然,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我们已经了解,美国不可能不恢复它的新帝国主义印钱购物经济和债务经济的运转。我们也看到,从2010年开始,美国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信贷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松度;相对应的,中国的出口已经在强劲复苏。
政府4万亿之后面临的唯一潜在的风险是,由于这些投资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将来更大的产能过剩来消化当时的产能过剩,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政府投资结束后,即便外需已经恢复,但是中国的产能已经变得比经济危机发生之前还要大了不少。如果说危机前的产能刚好被国内国外的需求加起来消化掉的话,那么危机之后,国内国外的需求加起来就消化不掉这些产能了,会形成总的产能过剩。如果这个产能过剩比较大,经济就会继续“增长型衰退”,如果过剩得不大,那就没什么大问题。
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讨论4万亿花完之后中国经济会不会探底,我想答案已经很明确: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外需恢复的程度,二是相对于危机前新增的产能有多大。这两者只要有一个出现大问题,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就在所难免,如果两个问题都很严重,那么二次探底就很厉害。从目前的形势看,外需恢复得相当不错,剩下的问题就只有等4万亿花完,看看到底会导致多大的新产能过剩。
更详细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参阅我的新书《郎咸平说对了吗》,签名本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591378186 标题开始
《郎咸平说对了吗》目录标题结束
开篇
破除对郎教授的一味崇拜 P001
郎教授用供需定律的存在去证明其不存在 /002
郎教授说美国靠炸掉飞机坦克摆脱大萧条 /004
第一章 郎教授说美国在亚洲养了四头猪 P005
第一节 猪一:泰国危机(1997年) /010
第二节 猪二:香港危机(1997年) /012
第三节 猪三:越南危机(2008年) /014
第四节 猪四:日本危机(1985年) /017
第五节 中国会不会遭遇危机 /025
第二章 美国养的其实不是猪 P027
第一节 两种不同的美元 /028
第二节 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 /032
第三节 不是债务经济,而是印钱购物空壳经济 /033
第四节 日本和中国一样是冤大头 /038
第五节 美国养的到底是什么 /041
第六节 美国收拾中国:还没到点 /044
第三章 新帝国主义的全部真相 P049
第一节 当代新帝国主义新在哪:从抢劫到忽悠 /050
第二节 新旧帝国主义的分界点在20世纪70年代 /053
第三节 当代新帝国主义真相之一:金融剥削 /055
第四节 当代新帝国主义真相之二:品牌与专利 /060
第五节 当代新帝国主义真相之三:娱乐业剥削 /065
第六节 当代新帝国主义真相之四:消费宗教 /072
第四章 新帝国主义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真相 P081
第一节 1990年之后的美国不可能再发生经济危机 /082
第二节 新旧帝国主义金融的区别 /084
第三节 次贷危机首先是美元危机 /089
第四节 新帝国主义金融危机真相 /091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真相 P099
第一节 郎教授怎么解释大学生就业难 /100
第二节 “6+1”理论是谬论 /101
第三节 美国大学生为何就业不难 /106
第四节 我的解释与郎教授的异同点 /107
第五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全部真相 /109
第六章 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真相 P113
第一节 郎教授推翻了自己的说法 /114
第二节 美国面临的是金融危机,中国面临的是经济危机 /116
第三节 世界经济危机,十七八年再来一次 /118
第四节 世界经济危机的另一面 /121
第五节 如何面对“增长型衰退”:4万亿花完后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吗 /124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真相 P129
第一节 郎教授鼓励买房在误导中国经济 /130
第二节 中国楼市泡沫何止是迪拜的千倍 /134
第三节 中国楼市泡沫撑不过2014 /137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不能再以房地产为经济引擎 /139
第八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相
第一节 郎教授说中国的货币发行制度和香港不一样 /150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是美国印钱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吗 /152
第三节 外贸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我们还需要外贸吗 /155
第四节 中国政府怎样推动了经济增长 /158
第九章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P165
第一节 郎教授说整合产业链可以拯救中国经济 /166
第二节 现代经济增长的奥秘:印钱购物原理 /171
第三节 中国不再需要美国帮着印钱购物 /175
第四节 学习美国 /178
第十章 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汽车产业: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P183
第一节 振兴汽车产业不能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 /184
第二节 谁的自主技术能力 /185
第三节 振兴哪个国家的汽车产业 /188
第四节 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的振兴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 /190
后记 P192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