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叙利亚派军队赴伊德利卜省平乱
[打印本页]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1-6-8 14:35
标题:
叙利亚派军队赴伊德利卜省平乱
以军向试图进入戈兰高地的巴勒斯坦示*者开火。人民图片
据叙利亚国家通讯社报道,在叙北部靠近土耳其边境的伊德利卜省的吉斯尔·沙古尔市,武装分子攻击警察局、政府机构、邮局和商户等公共和私人设施,切断公路交通并破坏公私财物。期间,武装分子与叙利亚军队和**部队发生交火,武装分子挟持当地居民作为人体盾牌,并设置封锁线伏击叙军队和**部队。根据叙利亚内政部的消息,数日的交火中,叙军队和**部队共有120人阵亡,数十人受伤。
本报大马士革6月7日电 (记者杨俊)叙利亚国家电视台6日晚间播出了采访吉斯尔·沙古尔市及附近地区居民的画面。居民在电视上控诉武装分子在吉斯尔·沙古尔市所犯下的暴行,强烈呼吁叙军队和**部队进入该市,以最严厉的方式惩处这些武装分子。
叙利亚内政部长穆罕默德6日晚发表声明,强调近一段时期全国各地发生武装分子袭击政府机构、公共设施和私人财产的事件。其中,尤以伊德利卜省吉斯尔·沙古尔市的情况最为严重。政府对此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叙新闻部长马哈茂德6日晚谴责武装分子对公私财物的破坏及挟持当地居民作为人体盾牌行径。马哈茂德表示,叙利亚军队将履行职责,进入伊德利卜省恢复当地正常秩序。
叙利亚自3月15日首次爆发*政府示*游*后,国内安全局势急转直下。叙政府一直坚称,有武装分子混迹在和平游*群众队伍中,破坏公共秩序,威胁公共安全。叙利亚军队和**部队已先后在南部的德拉省、西北部的拉塔基亚省和塔尔图斯省、中部的霍姆斯省展开军事行动。叙政府和反对派、人权组织各执一词。叙政府不断强调,巴沙尔总统下令不得向和平游*群众开枪,但一直有武装分子袭击政府目标,并造成叙军队和**部队伤亡。而反对派和人权组织则指责政府暴力镇压游*示*活动。
目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局势平静,市场运作正常,居民生活未受到大的影响。但叙军队和**部队在出入首都的各路口都设置了掩体和路障,对往来车辆人员实行严格检查。过往车辆必须打开后备厢,人员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大马士革国际机场运行正常,但安全检查明显加强。部分航空公司一个月前已开始减少往来大马士革的航班数量。
本报开罗6月7日电 (记者黄培昭、张梦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宣布,他已向以国防军下令,采取一切严厉措施,保卫以色列的领土和主权安全,绝不允许任何冲击以色列边境的事件发生。同一天,以色列还决定将其与叙利亚边界受冲击一事诉诸联合国。以军方发言人说,戈兰高地事件说明,叙利亚正在想方设法转移国际社会对其国内危机的关注,欲通过转移人们的视线,把矛盾的焦点引向以色列。
此前一天,旅居叙利亚的巴勒斯坦人在戈兰高地附近举行示*,并试图翻越隔离区进入以色列控制区,结果遭到以军开枪射击。据叙利亚官方数据,至少20人被打死、300多人受伤。
在英国伦敦出版的阿拉伯语《生活报》6日报道,以色列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它不会允许任何外界对它边境的干扰,对试图越过其边界的人会采取毫不妥协的铁腕政策。
黎巴嫩总统米歇尔·苏莱曼6日发表声明,谴责以军5日在戈兰高地开枪导致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的暴力行为。黎巴嫩《每日星报》7日发表评论认为,叙利亚采取强硬手段平息骚*迟迟不见效的原因有三:首先,这次骚*是全国性的,点多面广、不易控制;其次,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叙利亚发生的状况暴露在全球的聚光灯下;第三,阿拉伯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骚*带来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叙利亚政府面对着不愿轻易妥协的民众和西方国家制裁的双重压力。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东中心主任保罗·塞勒姆博士告诉本报记者,无论如何,叙利亚的局势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他认为,叙未来局势发展有四种可能性,一是叙利亚进一步加强同伊朗的盟友关系,变得更加强硬和激进;二是叙政府顺应民意、进行改革;三是来自阿拉维教派的统治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上台,取代总统巴沙尔;四是叙利亚爆发不同教派之间的内战。
链接
“中东在线”网站:如果没有以色列的边境冲突问题,叙利亚国内的事绝对是吸引人眼球的焦点。现在,无论有关方面的主观意图如何,以色列与叙利亚等国的边境冲突似乎取代了叙利亚国内的流血冲突而更为人们所关注。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