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翰墨飘香维也纳 音韵流芳霍夫堡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11-6-1 11:57
标题:
翰墨飘香维也纳 音韵流芳霍夫堡
中国经济网维也纳讯 2011年5月30日。傍晚,夕阳的余辉静悄悄地笼罩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这个拥有1600年历史,曾诞生过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老施特劳斯、小施特劳斯等世界级音乐大师,被世人誉为音乐之都的城市,一场特别的中国书法音乐会在市中心霍夫堡的皇宫音乐厅举行。
书法音乐会现场 (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一切缘起于40年前的1971年5月28日,中国和奥地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0年后,为了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奥地利政府举办了名为“中国年”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这场中国书法音乐会是其中的一场重头戏。
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的文化也步入世界视野。有人说中国的书法是凝固的音乐,是用独特的汉文字构筑空间艺术,而音乐是流动的艺术,用变幻的音律营造听觉盛宴,二者却在各自韵律的转承起合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书法音乐会正是这种关联的精彩展现。
晚7点30分,容纳1000人的皇宫音乐厅座无虚席。喜爱音乐的朋友来了,对中国书法满怀好奇的朋友也来了。
灯光渐暗,古筝独奏《高山流水》响起。乐声中,中国音乐书法家李斌权走上舞台,他在一幅铺满仿古绢的展板上挥毫《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日伯牙鼓琴遇知音,今天,中国书法艺术在音乐之都寻找着共鸣。随着音乐的抑扬顿挫,李斌权的草书笔法时而空灵飘逸,时而圆劲有力,饱含浓情,变化多姿。乐声始歇,亦是收笔之时。两者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令人赞叹 。
李斌权草书《春江花月夜》 (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李斌权现场书写“爱” (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作为中国音乐书法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2004年起,李斌权就开始探索尝试在各种音乐的背景下进行书法创作。他在音律中挥毫,让书法与音律此动彼应,韵味盎然。每每出炉的作品都是墨与韵的结合,翰墨和韵。他将书法文化与不同音乐形式巧妙契合,这种新颖的形式引发了业内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他曾联合齐秦、齐豫、沙宝亮、韩磊、周晓欧、梁芒等一大批在华语流行乐坛上具有影响力的歌手、音乐制作人,出版了中国第一张书法音乐影碟,举办了中国第一场大型书法音乐会。他希望以这种创新的方式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书法,了解中国文化。此次维也纳皇宫书法音乐会是他以书法为载体,借助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自由流动的音乐而走向国际的起点。
李玉刚表演《贵妃醉酒》 (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作为这次演出活动的领衔主演,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李玉刚带来了他的保留节目京剧名段《贵妃醉酒》、以及歌曲《枉凝眉》、《化蝶》。在演艺界,李玉刚亦是一个风格独特的演员。舞台上,他游刃有余地穿梭在男人和女人之间,把中国民歌、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扮相、唱功俱佳的他每次出场可用“惊艳”形容,飘然如仙女下凡,男声、女声自如转换,引发台下阵阵轰动。李玉刚说:“京剧、书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希望这种独特的融合方式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聚精会神感受书法与音乐 (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古筝独奏《广陵散》、箫独奏《阳关三叠》、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汉唐歌舞《踏歌》、独舞《江南吟》,男中音独唱《大江东去》,还有来自大草原的组合额尔古纳乐队,以及天彩书法乐团的电声音乐,五朝服饰表演等等,在一个个节目的交替登场中,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随韵而生。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台下观众情绪饱满,他们在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的同时感受着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和魅力,欣欣然,陶陶然。
嘉宾聚精会神感受书法与音乐(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皇宫音乐厅外的长廊,《中国文字展》正在展出。这个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共同主办的主题展览全面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前来出席书法音乐会的奥地利朋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着这个神奇的东方国度。
美好祝愿 (图片来源: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
看见这种效果,晚会总策划、总导演赵智倍感欣慰,他认为这场音乐会以叙述中国书法历史、书法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同时,也增加了舞蹈、服饰文化展示等内容,所选的曲目都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可以说,这场书法音乐会是中国文字、中国书法文化,中国音乐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叙述和表达。具有国际意义和世界高度。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