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活力28"深陷困境 龚家龙曾仗义援手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11-5-12 16:08
标题:
"活力28"深陷困境 龚家龙曾仗义援手
新华报业网讯 在中国洗涤用品历史上,“活力28”无疑是一座里程碑。曾经的辉煌至今让人记忆深刻,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没落。至今,位于沙市临江路的活力28日用品有限公司依然在困境中徘徊。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活力28”曾数次与外界联姻,但仅仅只有天发掌门人龚家龙的一度仗义出手,才令这家全国性名企稍有起色。可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龚家龙率领的天发并没有与“活力28”一直携手走到最后,这其中又发生了些怎样的故事呢?
仗义出手
在湖北省荆州市,四岁的小孩都能哼唱几句“活力28,1比4”的歌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活力28曾是全国最为知名的洗涤品牌,占到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70%,在央视每年广告费用高达1亿元,每年上缴沙市的地方利税过亿,也曾是中央和省市领导参观时的必备礼品。
然而,1994年是“活力28”的分水岭。这这一年,“活力28”的产销量达到最高,但是同时也走向了衰落。当时,在繁华的背后,产品、市场的单一,管理的混乱;呆账、坏账过亿;多元化经营消耗了资金却不见成效,甚至商标的使用权也被迫出售。
2000年,“活力28”已在风雨摇曳中。在活力28命运攸关的时刻,身为沙市本地人的龚家龙仗义出手了。
2001年,龚家龙率领天发集团对活力28进行了资产重组,并对活力28进行了资产置换,以挽救活力28濒于破产的困境。
“当时,活力28账面上就有超过2亿的债务,但是龚家龙还是接手了,甚至收回了活力28的商标权。”有知情人士透露。
牺牲巨大
可以说,天发对于"活力28"属于顶着巨大的风险挺身相救,而自身却牺牲颇大。据了解,天发集团不仅出资现金5600万元购买了“活力28”的国有股股权,还承担了该公司的巨额债务,该公司在荆州市工商银行的9700万元贷款由天发集团用现金悉数偿还。
此外,在荆州市市委和市政府的要求下,天发集团还帮助荆州市国资局偿还了该局多年占用“活力28”的8700万元资金。两者合计,天发集团购买股权和帮助偿还债务的花费就已经超过了2.4亿元。
为了重新扶持“活力28”,龚家龙将天发集团的优质资产“天荣油脂工厂”,与“活力28”生产洗衣粉的破旧设备进行了100%的资产置换。当时“活力28”集团好的资产并不在上市公司内,留在上市公司中的“活力28”洗衣粉工厂建于1958年,到2001年时,工厂设备已破旧不堪,不能发挥生产能力,没有利用价值。但在进行资产100%置换时,“活力28”的旧设备、破工厂实际资产价值虽不到4000万元,仍作价3.4亿元。天发集团甘愿直接损失3亿元,也希望能力保资产置换的顺利推进。
正是在那时,“活力28”重生了,也正式更名为了天颐科技。
处罚之谜
那么,为什么龚家龙并没有与“活力28”走到最后呢?
事实上,在当时,龚家龙由于意外涉及到天颐科技公司的信息违规披露问题,被鄂州市中院判处了有期徒刑1年零7个月。
令人疑惑的是,作为挽救“活力28”的龙头,为什么会违规信息披露呢?当时龚家龙的处境到底是怎样的呢?
有知情人士透露,事发之前,天颐科技已经由国资委向企业委派了高管,龚家龙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董事,也并非企业法人,承担刑事处罚仍在业内存在争议。
然而,在去年12月底,证jian会甚至根据这起案件,发布了一个《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告知书送达公告》,称龚家龙等人对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颐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负有责任,拟对其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措施。
法学界有专家认为,对龚家龙及天颐科技一事,由于此前龚家龙的判决仍存争议,以该判决为依据对龚家龙做出行政处罚就更应该值得商榷了。
但是,对于活力28而言,七年过去了,依旧看不到复苏的迹象,仍然徘徊在困境中。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