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台媒:破解中国“有毒食品”的法门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1-4-26 11:31
标题: 台媒:破解中国“有毒食品”的法门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社评,题为《食品监管要打破黑心潜规则》,摘编如下: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但大陆近年来发生一连串肉、蛋、奶毒素残留、染色豆、地沟油等事件,曝露出惊人的食品安全问题。当肥肉可以长成瘦肉,猪肉可以变成牛肉;臭水沟可以产出食用油;三聚氰胺、增白粉、苏丹红、洗虾粉、皮革奶、瘦肉精等成为人们餐桌上佐料,人民得到的不再是美味与饱足感,而是疾病和愤怒。

  一段顺口溜生动反映出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中国人在食品中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三鹿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而从双汇里,认识了瘦肉精。”

  即使问题食品项目层出不穷,令人眼花撩乱。4月11日,上海超市爆发“染色馒头”事件,再度提醒大众,仍然可能有新的问题食品上架。事件发生次日,上海市立刻启动全市“馒头大检查”,内蒙古、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多地也展开了针对馒头市场的专项整治。

  国务院办公厅20日更下发通知,要求对问题食品施以严厉打击。可以想见一时之间,在主管机关雷厉风行的检验之下,染色馒头与其它问题食品必然暂时销声匿迹。但令人疑虑的是,风声过后会不会又卷土重来?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社评,题为《食品监管要打破黑心潜规则》,摘编如下: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但大陆近年来发生一连串肉、蛋、奶毒素残留、染色豆、地沟油等事件,曝露出惊人的食品安全问题。当肥肉可以长成瘦肉,猪肉可以变成牛肉;臭水沟可以产出食用油;三聚氰胺、增白粉、苏丹红、洗虾粉、皮革奶、瘦肉精等成为人们餐桌上佐料,人民得到的不再是美味与饱足感,而是疾病和愤怒。

  一段顺口溜生动反映出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中国人在食品中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三鹿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而从双汇里,认识了瘦肉精。”

  即使问题食品项目层出不穷,令人眼花撩乱。4月11日,上海超市爆发“染色馒头”事件,再度提醒大众,仍然可能有新的问题食品上架。事件发生次日,上海市立刻启动全市“馒头大检查”,内蒙古、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多地也展开了针对馒头市场的专项整治。

  国务院办公厅20日更下发通知,要求对问题食品施以严厉打击。可以想见一时之间,在主管机关雷厉风行的检验之下,染色馒头与其它问题食品必然暂时销声匿迹。但令人疑虑的是,风声过后会不会又卷土重来?




  固然,无良企业是问题食品的催生者,行政监管的缺失,更是让问题食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元凶。在“瘦肉精”事件中,监管者与不法企业、商家甚至结成利益同盟,食品安全法令几乎成为具文。如果说企业为获利铤而走险是人性,那么“问题食品”背后,真正令人忧心的其实是“问题官员”。

  要杜绝问题官员,其实不难,关键在于当局的决心与魄力。当局快速就个案采取强烈打击动作,却没有建立常态性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暴利引诱下,将养成不肖企业侥幸心态甚至勾结监管机关,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我们认为,食品乃是人民生活的根本需求,食品有疑则民生不安,当此时刻,实无须再区分疾风劲草式个案打击、或建立常态性持久监管制度,何者较佳。而必须双管齐下,先下猛药,同时兼顾建立制度。也就是说,就重点个案加强打击、以儆效尤,并长期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两者不可偏废。二者的共通点,则在于抓紧官员执法的质量。除了于事后须对不肖官员严格问责、不可流于形式;更须于事前防止官商勾结,彻底执行食质量量检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