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新媒:首发对外援助白皮书 中国反击遭质疑
[打印本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1-4-26 11:24
标题:
新媒:首发对外援助白皮书 中国反击遭质疑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5日载文《达则兼善天下》,摘要如下:
中国政府上周四发布了《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综述了中国从1950年到2009年对外援助的成绩,披露了大量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援助金额达2562亿9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512亿6000万新元),其中无偿援助占了四成,达1062亿元。
虽然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排名很低,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毕竟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一直保持惊人的发展速度,其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水涨船高。当前的任何国际事务,缺少中国的参与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想象。
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国力及影响力,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期待必然也相应提高。美国在对华外交上提出的“利益攸关方”概念,虽然不乏大国博弈的计算,但中国实力的不断壮大,的确让这个概念在更多国家间取得共鸣,甚至于把它提升到“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希望中国能在国际事务上扮演积极的角色。
对外援助无疑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具体作为,而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表现,不无值得关注的特点。早在1950年代,中国便开始了对外援助;然而当年的中国百废待兴,自己拉紧腰带外援,更多是出于意识形态的政治需要,一来同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竞争,二来与美欧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三来在国际与台湾争夺中国的合法代表权。
对比之下,今天的中国对外援助行为,显然比较“正常”。毫无疑问,对外援助是整体大国外交策略的手段之一,不能没有国家利益的考量。外援不但能增加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也为中国的资本、产品和技术开拓外部市场。然而,外援毕竟是一种对国际资源再分配的良性行为。既然中国按自己的能力协助需要帮助的国家,在过程中获得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回报,纯属理所当然。
根据白皮书的介绍,中国外援主要包括成套项目、技术合作、医疗队、志愿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八种方式,涉及涵盖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当地的民生领域。应当说,这些作为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果中国能继续把外援主力集中在人道领域,而不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必然会对国际社会的和平有莫大的贡献。
配合其外交方针,中国的外援如同白皮书所强调,坚持不把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在现阶段,这些外援性质别具特色,相信也能得到受援国政府的欢迎。
但可以预见的是,当中国的各种海外利益随其国力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后,继续这样的坚持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无论如何,中国的外援还是值得赞许的国际行为,尤其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美国财政赤字及国债问题悬而未决、欧洲诸国相继面临主权信用危机、日本的地震、海啸、核泄漏三合一危机,势必都将影响这些发达国家的外援能力。
中国的外援,多少能起到弥补的作用。根据联合国的目标,外援支出理想上应达到GDP的0.7%,但经合组织国家当中也仅有四个达标。中国若要符合联合国标准,光靠政府行为当然不够,民间社会跨国界的乐善好施也同样重要。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