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对待国际问题需要冷静
[打印本页]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2-22 18:32
标题:
对待国际问题需要冷静
<font size="3">我认为大家把精力太过集中在中国的国际环境了,民族自身带有的排外性和爱国精神,对国家过高的希望,历史辉煌与苦难反噬出沉重的包袱等等这一切都使得今天在此讨论的同胞在分析中国对外关系时不够冷静,对于这点我只说一句话:认真考虑一下二百年来我们的国际环境,目前状态应该仅次于80年代中期时我国居于中美苏浪漫三角的顶点阶段。</font><br><br><font size="3"><br>大国力量增值于地区性守成,消逝于世界性扩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应该学的是建国初期的美国,而不是一有点实力就盲目四处争强的日本。中国目前对外政策说白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我数十年国运!而收复台湾则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第一张资格认证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常规武器特别是海军建设才是重点,而不是大家讨论的中国目前底线已经让中国的国威丧失殆尽。事实上国家利益的层级由主到次分为5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国际地位和世界贡献。由此可见大家看中的面子的地位怎样。当然国家士气国家威严同样关系到国内人民的气度,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的面子还没有丢到哪里去的。不论是边界领土领海问题还是与世界大国的关系处理。丛林原则是国际政治的铁律,国际法在真正的强国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正在成长的幼狮与壮年的老虎争强是愚蠢的,只要诸如台湾独立这样的关乎我根本利益的事件不发生,强调军事(而不是单一强调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停下。因为财富的基础是国家主权,强大的军事力量则是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的唯一保障。同时不要轻易消耗自己的国力,有必要出手的时候才能出手。<br>大战略是大国的奢侈品,尼泊尔这样的国家是没有资格谈大战略的,何时出手就在于大战略所定义的国家利益是怎样的。我个人认为用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才是对头的,也就是说是否出手在于我国的权力消长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权力并没有怎样减少反而是处于增长阶段,不过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我个人认为这主要在于中国的能源输入问题,海上生命线是没有远洋军队的保障的)。<br><br><br>综上所述中国崛起真正的威胁并不在外而在萧墙之内,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处理好国内问题才能有资格谈崛起。国内问题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商品经济战胜农本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至今仍是农业大国,农民有8亿之多,在我国引入西方资本的冲击下他们很可能从稳定国家的阶层变成国家的不安因素。历史上的FaGuo大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不要觉得FaGuo大革命离我们很远,事实上我国与当时FaGuo的共同点就在于都处在国家引入资本,农本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的阶段。有一个事实必须承认商品经济更富于推动力和创造力。西方自古希腊至今除中世纪外一直在走这条路,而中国则在农本经济模式下活了几千年,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富强终衰弱,西方贫困乃勃兴的根本原因。回到正题,长久的农本经济下使得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礼仪等等。而商品经济则刚刚进入中国,所以使得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另人痛心疾首的问题,体制问题说白了是商品经济模式与封建“家”观念下的政治结构的矛盾,这样的例子多得很,大的不说,小的例如足球。实际上就是中国足协这个家长与新生儿中国足球的民族资本的代表——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矛盾不可调和。不要小看这种现象,仅仅是8亿农民在资本冲击下失业一事就足以掀起内战了。其实内战也是国家真正走向崛起的标志,其内在原因是国家崛起前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往往处于大分化大改组阶段,最终的解决形式也通常以政治另一种形式的延续——战争来表现;其外在规律如: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才开始了他的富强之路,英国经历了玫瑰之战才有了“海上霸权”,FaGuo经历了胡格诺战争(又称宗教战争)才有了路易大王的天然疆界,这是因为战争暴露,消耗甚至排除政治离心因素,因此中国会怎样,现实主义的我拭目以待。<br><br><br></font><font size="3">其实很多问题没有说清楚,每个问题都需要更多的文字解释的,我只是简要说一下。</font>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5-2-22 21:01
不错,难道中国的解放战争也是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吗?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2-22 21:07
解放战争?没明白。
作者:
8341
时间:
2005-3-2 18:40
宏观的指出的中国的根本性问题.精典的论述,只是战争论是否太可怕了.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3-4 20:40
其实我是很期待自上而下的改革的。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3-25 16:27
生存,安全,权力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3-25 18:51
生存是安全的核心,权力作为手段和目的首先为安全服务。<br><br>不知楼上是什么意思?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3-27 19:33
就是说中国人不要太以为自己了不起,还应该继续韬光养晦。也就是中国人需要冷静对待国际问题,同楼主。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3-27 19:39
说实话中国真的没有崛起,等咱们这代人风烛残年能有德国1890年的势头就不错了,这还要打很多很大的问号的。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3-27 19:50
是啊,中国还应该闷身发大财,呵呵,当然,有空子还要钻。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3-27 19:59
矛盾就在于韬光养晦四个字的度到底在哪里,把握不好就完了。<br><br>比如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对遏制二字的度把握得很不好。<br><br>钻空子只能是不失时机,还是要以自己创造机会为主。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3-27 20:20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复杂性就在这,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不得已成为现有霸主的潜在威胁。尽管扩张并非发展国家本身的意愿,但仍是它必须采取的措施。“国家间对冲突的恐惧可能正是冲突最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3-27 20:40
啊?你怎么看过?不知楼上是哪位大侠?<br><br>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主要假设之一就是楼上引用的那句话,这是结构的作用当然也有单元的因素。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4-1 15:34
那句话的想法大概也成了跨国主义的依据了,他们因此要让国家增进理解,提出了跨国合作的必要。但我认为跨国合作目前仍是种战略的妥协。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4-1 19:09
所有的冲突只能勉强解决,不同的利益只能暂时妥协是没有问题的。<br><br>跨国合作是所谓强国推行意在保持权利的现状政策而扩展的意识形态而已。跨国合作的真正受益者都是所谓的大国强国,弱国表面上是得利实际上则是获得了比实际应获得的小得多的利益,这是一种变相的剥削。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4-11 19:25
跨国合作的目的是通过与成员国的合作谋求自身独自力量难以获得的利益。对于弱国与强国的合作,比如说弱国与强国的军事合作关系,它失去的是部分主权,得到的是强国的保护,这样它可以避免被敌对的国家剥削掉全部的主权。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4-12 18:59
楼上的话接着说就是较弱国家只是暂时会忍受这样的结果,不同的利益只能暂时妥协,所有的冲突只能勉强解决,因此跨国合作不会长久,冲突随时可能再现。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5-4-15 13:53
是。但现在中国的大方向还是尽力避免说冲突,对合作很高调,可能是正在发展中的原因吧……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4-15 15:48
我们的实力弱,只能靠发展速度快赶超,所以总是说合作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话是这样说,大二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10年也好20年也罢,中美的差距是在拉大的……
作者:
朝日鲜明
时间:
2005-10-4 20:28
和平发展是我们最现实的选择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5 15:57
[quote=robbincai,2005-02-22 21:01]<br>不错,难道中国的解放战争也是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吗?<br>[/quote]<br>难道你不认为解放战争改变了旧有的政治面貌? 至少逐步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并建立公有制经济。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5 16:15
<br>
<br>
<br>
<br>[quote=batigolzdy007,2005-04-15 15:48]
<br>我们的实力弱,只能靠发展速度快赶超,所以总是说合作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话是这样说,大二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10年也好20年也罢,中美的差距是在拉大的……\r<br>[/quote]
<br>
<br>
<br>真想知道 你是如何做出计算的。<!--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10-05 16:1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5 16:18
[quote=batigolzdy007,2005-04-12 18:59]<br>楼上的话接着说就是较弱国家只是暂时会忍受这样的结果,不同的利益只能暂时妥协,所有的冲突只能勉强解决,因此跨国合作不会长久,冲突随时可能再现。<br>[/quote]<br>在日本经济一度飞跃,甚至有可能取代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之时,\r<br>以石原慎太朗为首的日本头面企业家和政客写就了一本《日本可以对美国说不》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5 16:34
农本经济遭受商品经济冲击,中国政府有度把握经济转型。\r<br>尤其在第2产业,主要在轻工业以及建筑业方面,接纳了脱离农本经济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迫使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必须将大部分的农民束缚在他们的土地上,以免给已经困难的社会就业局面带来危机。 减轻农业税,以及通过国家宏观调空保证农产品价格,而不损害农民的利益。
<br>解决中国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除了需要在国内建设企业和营造岗位之外。还需要在未来考虑对外较有规模的输送劳动力,以及对周边一些地区移民(俄罗斯远东地区)。而相应的,为了保障未来华人海外的利益,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软硬实力。\r<br>
<br>
作者:
ghostbird
时间:
2005-10-5 22:10
农民问题还是因为农民政权引起的,如果没有农民政权也就无所谓农民问题。
作者:
ghostbird
时间:
2005-10-5 22:17
[quote=昌明,2005-10-05 15:57]<br>难道你不认为解放战争改变了旧有的政治面貌? 至少逐步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并建立公有制经济。<br>[/quote]<br>不同意。应该这么说,推翻了一个封建政权,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政权;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又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公有”制经济,但实质上是官僚经济,按现在的表现叫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或许更准确一些。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6 11:11
[quote=ghostbird,2005-10-05 22:10]<br>农民问题还是因为农民政权引起的,如果没有农民政权也就无所谓农民问题。<br>[/quote]<br><br><br><br>[quote=ghostbird,2005-10-05 22:17]<br>不同意。应该这么说,推翻了一个封建政权,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政权;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又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公有”制经济,但实质上是官僚经济,按现在的表现叫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或许更准确一些。<br>[/quote]<br>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直到改革开放期间。\r<br>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政治方面出现了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分掉了统治者一部分权力。(此为解放战争带来的旧有面貌的改变)\r<br>而改革开放期间,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宏观调空的市场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而与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相较之,中国具有自己的特色,大型的资本集团为国家控股,在政策上逐步放宽对中小型私有企业的限制,吸纳国外资本与先进生产技术。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相较之具有较低的风险性,共产党会逐步转型为代表未来资产阶级的统治阶级。\r<br>中国特殊的国情--人口规模庞大,即使让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帮过来,也可能依然难以解决大规模的农村人口问题,必然存在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和无业者。所谓存在农民政权就存在农民问题的说法不够全面。
作者:
ghostbird
时间:
2005-10-6 22:58
我说农民政权引起农民问题是因为这个政权走了与以往的农民政权一样的老路:依靠农民夺取政权然后剥削农民。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凋敝、人口素质低下,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农民问题。\r<br>
<br>我觉得,庞大的农村人口不是问题,贫穷的、低素质的、庞大的农村人口才是问题。如果建国以来没有过分地剥夺农民、没有过分地束缚农民、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的话,那么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富裕起来的、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但不会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试想一下,数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可以提供多么大的购买力,还用得着政府去胡乱投资来拉动内需吗,还用得着千方百计去推动出口吗?如果五十多年来政府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教育、高等教育,那么广大农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多少高素质的劳动力?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7 09:11
[quote=ghostbird,2005-10-06 22:58]<br>我说农民政权引起农民问题是因为这个政权走了与以往的农民政权一样的老路:依靠农民夺取政权然后剥削农民。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凋敝、人口素质低下,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农民问题。<br>我觉得,庞大的农村人口不是问题,贫穷的、低素质的、庞大的农村人口才是问题。如果建国以来没有过分地剥夺农民、没有过分地束缚农民、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的话,那么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富裕起来的、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但不会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试想一下,数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可以提供多么大的购买力,还用得着政府去胡乱投资来拉动内需吗,还用得着千方百计去推动出口吗?如果五十多年来政府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教育、高等教育,那么广大农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多少高素质的劳动力?<br>[/quote]<br>承认农民遭受剥削的事实。实施土改以后,农民就承当着比城镇居民更高的赋税,而随着城镇居民总体财富的积聚且明显高于农民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并且差距是在不段的拉大,但是农民依然要承受高于城镇居民的赋税。通过不平衡的征税方式,来保障城镇居民的优先发展,所谓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首先建立在剥削掉一部分人利益的基础上。而后来为农民减轻赋税等措施是为了减轻城市农村劳动力过剩给城市管理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中国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r<br>中国的社会发展格局是农村围绕城市,城市周边的农村是首先为城市发展服务的,换一句好听的话说就是城市发展来带动农村经济。通过逐步在中国发展点状经济,最终以点带面,实现共同稳步和同速的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r<br>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即使我们为中国农村投入再多的资金和教育,我们也要面临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局面,哪怕你扫大街的是本科生也依然很多专科生在等待就业(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人口基数庞大是不可改变的现状,不是你认为通过教育就能解决的内部问题。这样的局面要维持很长时间,并且要在未来逐步对外输送过剩的劳动力。
作者:
ghostbird
时间:
2005-10-7 18:48
我发现我们在很多地方有共识。关于人口问题,现在也有很多观点,国家也一直在研究。也许过几十年再看才能看得出来。\r<br>
<br>你认为人口是一个难题,大概主要是从就业方面考虑的吧。而我认为,当前劳动力过剩的就业问题主要不是由于人口数量过大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起的。如果经济能协调发展,在农村就有充分的发展机会,那么农村的人口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流动。现在我们国家虽然已经改革了二十多年,但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农民的权利没有保障,在权利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只从经济层面进行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改革措施是无法改变农民(或者叫农村人口更准确)的生活与城市居民的差距的。现在的农民仍然被各种有形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所以他们在农村无法发展,你见过富裕的奴隶吗?城乡差距不消除,农民必然要涌向城市,这是人的天然追求。\r<br>
<br>农村地区并不会因为其大而成为国家投入的无底洞,我不认为保障农村的发展需要多少钱。只要有相同的机会,取消限制,农村的经济活力就会迸发出来。\r<br>
<br>上面这些是泛泛而谈,要解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当前比较紧迫也比较可行的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让政府不能再任意地以低价拿走土地,而是让农民个人或农民自治组织与开发商通过谈判来得到理想的价格,仅仅这一个方面就能把农民的收入提高一大截。\r<br>
<br>说了半天,越说越灰心。中国当前的问题根子在政府方面,既得利益者不会放手的。政府之手不放松,问题就必然会出现,也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8 17:00
你所说的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我可以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社会财富重组。以目前中国发展的态势来看,我比较乐观的估计为‘基本至2020年期间,中国不会在人口就业和财富差距上有明显的进步。约莫2020年以后,中国会在社会财富分配上起到一定明显的调和作用”\r<br>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尤其是城市口岸经济是地区发展的优先对象。国家将更多的再生产资本投入于这些地区,并且赋予更优越的政策空间。\r<br>农村人口问题将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长期难题,农民遇到的困难牵涉诸多复杂因素,农民生产成本相较于进项而言,利润则显得偏低。生产资料价格偏高。中国入世,国外农产品涌入国内,对本国的农村经济而言,也是一种冲击.............(本人对农村经济以及相关措施不甚了解,具体的也不多言)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0 12:15
正在召开的中国***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审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它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规划是以胡Jintao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不仅举国关注,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和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
<br>
<br>
<br>1978年,提高农业产量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成为中国重点考虑的问题,但27年过后,情况没有改变。在中国***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新口号“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与这个有关。
<br>近2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5%。这种高速发展必然造成了一些损失,而这些损失大多是由农民来承担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曾因邓小平最初推行的改革很快得以提高。农业部长杜青林指出,土地是农民的救命血,是他们生存的唯一手段。但在近13年的时间里,有2000万公顷的土地被房地产、工业或基础设施计划征用。在1996年至2004年间,国家的可耕地从1.3亿公顷减少到1.22亿公顷。
<br>北京已开始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例如,允许粮价上涨,开始直接向农业提供补贴。它还取消了已实施几个世纪的农业税,并试图取消地方上征收的一系列费用。其中一些措施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却使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不得不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
作者:
ghostbird
时间:
2005-10-10 15:40
呵呵,你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为‘基本至2020年期间,中国不会在人口就业和财富差距上有明显的进步。约莫2020年以后,中国会在社会财富分配上起到一定明显的调和作用” ,而我是比较不乐观地估计2020年以后情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老实说,我对中国的发展的前景不抱乐观态度,也许无法顺利实现平稳的社会转型,说不定会重复历史,也就是在动荡中去解决矛盾然后重新积聚矛盾。现在的中国正坐在火山口上,这对任何一个领导人来说都是一个大考验,能不能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平稳地解决掉,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所以尽管我对前景不乐观,还是希望共产党能稳妥地解决这个问题。\r<br>
<br>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以损害几亿人口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的结果只能是经济越发展,矛盾越尖锐,这样的经济发展是饮鸩止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火山爆发。到农村走一走就知道了,现在每年有多少抗争事件?当然,我们不叫骚*也不叫动乱,而是叫群体性事件。这种群体性事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4 14:05
[quote=ghostbird,2005-10-10 15:40]<br>呵呵,你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为‘基本至2020年期间,中国不会在人口就业和财富差距上有明显的进步。约莫2020年以后,中国会在社会财富分配上起到一定明显的调和作用” ,而我是比较不乐观地估计2020年以后情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老实说,我对中国的发展的前景不抱乐观态度,也许无法顺利实现平稳的社会转型,说不定会重复历史,也就是在动荡中去解决矛盾然后重新积聚矛盾。现在的中国正坐在火山口上,这对任何一个领导人来说都是一个大考验,能不能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平稳地解决掉,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所以尽管我对前景不乐观,还是希望共产党能稳妥地解决这个问题。<br>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以损害几亿人口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的结果只能是经济越发展,矛盾越尖锐,这样的经济发展是饮鸩止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火山爆发。到农村走一走就知道了,现在每年有多少抗争事件?当然,我们不叫骚*也不叫动乱,而是叫群体性事件。这种群体性事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br>[/quote]<br>本人在回帖中已十分清晰的指明,国家政策在于调和发展矛盾。而积聚几十年的发展矛盾(从1978年至于2020年),国家在此期间试图并努力将矛盾的激烈程度把握在革命的底线上(并非任由矛盾无限加剧下去,只是对于控制力度的轻重缓急的把握不同,毫无疑问,越往后,越需要国家政策起到良性作用,且政策效果越发明显。而我乐观的估计2020年以后,国家在财富分配方面会有明显调和机制)农民的反抗行为是一种与发展改革政策相配套措施落实和深入不够以及官员行政腐败和粗暴所引发的一种有限暴力的行为。\r<br>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4 17:11
2020年,我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4 22:51
你认为坚持不到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强大的暴力和安全机构以及保证民众底线不受侵犯的国家政策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石。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5 16:08
<p>[quote=昌明,2005-10-14 22:51]<br />保证民众底线不受侵犯的国家政策<br />[/quote]<br />正是因为不能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p><p>所以才存在坚持不到那个时候的可能性。</p><p>当然坚持不到那时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p><p>这是个人的看法。</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5 22:14
你认为目前民众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6 09:18
可以理解为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所承认的权利。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6 10:34
如国所谓的基本权利真如你这样理解,那么国家再哪些方面侵犯了他们?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6 10:41
<p>国家,一方面,未能通过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一些违法犯罪,妨碍社会公义的事件和现象发生,造成决策失误,腐败横行,从而导致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p><p>另一方面,国家机器本身,在某种情况下,也直接侵犯了公民的权利,特别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言论,出版,游*等自由权利。如此种种。</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6 13:03
[quote=杨威利,2005-10-16 10:41]
<br>国家,一方面,未能通过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一些违法犯罪,妨碍社会公义的事件和现象发生,造成决策失误,腐败横行,从而导致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r<br>
<br>
<br>
<br>另一方面,国家机器本身,在某种情况下,也直接侵犯了公民的权利,特别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言论,出版,游*等自由权利。如此种种。\r<br>
<br>
<br>
<br>
<br>[/quote]
<br>
<br>
<br>?????????????
<br>
<br>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6 15:08
<p>这种话题,不能不谨慎些啊~~~</p><p>不过现在的社会问题很严重,楼上同意吗?</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6 19:33
这和中国发展能否坚持到2020有什么必然联系吗?\r<br>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7 10:44
<p>有些问题,可能会造成政治体制甚至其它方面的变革~~</p><p>中国本身当然能坚持到十五年后,只是十五年后的中国也许会变成一种令我们很陌生的形态~~~~</p><p>这只是个人观点。</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7 11:09
15年时间 发生大的变化? 陌生的社会形态?
<br>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7 11:11
在1985年的苏联,有人能想象2001年的俄罗斯吗?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7 11:15
你是否也认为古巴或者越南甚至是北朝鲜15年后也会发生政治变化?\r<br>什么理由能够充分的认定15年后的政治形态如何?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7 11:17
<p>根本不可能准确预测,这就是我个人的观点。</p><p>一切皆有可能。</p><p>再见。</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17 11:28
等于没说,一切皆有可能简直就是万能公式。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7 16:57
<p>哈哈,没法说清,所以只好说了一句等于没说的~~~</p><p>楼上的能说清中国,朝鲜和古巴在未来十五年内的出路吗?</p><p>请赐教。</p>
作者:
ghostbird
时间:
2005-10-17 22:47
我们人微言轻,不说也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肉食者谋之,吾又何与焉?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18 11:32
<p>肉食者X,不足与谋。</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2 21:29
batigolzdy007 不来论坛
<br>
<br>寂寞啊。 感觉气氛少了很多啊~~~~~~~~~
作者:
咸鱼の依旧
时间:
2006-2-2 02:31
分析的好~~~
作者:
黄色潜水艇
时间:
2006-5-3 11:56
有道理!!!!
作者:
hades
时间:
2006-5-14 18:56
沉着冷静,不断的壮大自身。
作者:
yintao
时间:
2006-5-18 18: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色潜水艇
时间:
2006-5-27 19:54
好贴
作者:
蒸蒸日上
时间:
2006-6-12 20:25
说的很好,有同感,顶一下,不过有点悲观,有点历史的宿命感,其实历史也一直在进步。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