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2 参考译文
人人都喜欢工资涨得多一点。然而,如果你了解到一位同事工资涨得比你还多,那么你对自己涨工资的这份高兴劲就会荡然无存。的确,如果他是工作懒散而出了名的,那你甚至可能会大发雷霆。这种行为表现被认为是“人所共有的”,言下之意,动物或许不会有这种忿恨不平之感。但是,乔治亚洲亚特莱大市的Emory大学的Sarah Brosnan和Frans de Waal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这种行为也是猴子所共有的。
研究人员研究了雌性棕色卷尾猴的行为表现。这些猴子看上去很伶俐。它们是性格和善、善于协作的
动物,并且愿意分享它们的食品。最重要的是,与人类中的女性一样,这些雌性卷尾猴往往比雄性卷尾猴更加看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这些特征使雌性卷尾猴成了Sarah Brosnan博士和Frans de Waal博士研究的首选对象。他们费了两年时间教这些猴子用代金券去换食物。正常情况下,猴子很乐意用石片去换黄瓜片。可是,当两只猴子被放在分开的但相邻的两间小室里,以便每只猴子都能看到另一只猴子用石片能换到什么东西,这时它们的行为变得显著不同。
在众多的卷尾猴眼中,葡萄是一种豪华食品(比黄瓜强多了)。因此当一只猴子用一片石片换来一粒葡萄时,另一只猴子就不愿意把它的石片递过去只换一片黄瓜。并且如果一只猴子收到一粒葡萄而根本不用石片去交换,另一只猴子要么把它的石片朝研究人员扔去,要么就从小室里扔出去,要么拒绝接受这片黄瓜。的确,只要在另一间小室里有一粒葡萄(没有实际的猴子去吃),就足以诱发一只雌性卷尾猴心中的忿恨。
研究人员认为,卷尾猴也像人一样,由社交的情感所支配。在野生环境中,卷尾猴是一种善于协作的群居动物。这样的协作,只有在每个动物感到它没有受骗时,才可能是稳固的。看来,正当的愤怒感并不是只有人才有的。拒绝接受较少的报酬这一行为使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些情感。然而,这种公平感是否是人与卷尾猴在进化过程中各自形成的,或者源于三千五百万年前人与猴子共同的祖先,至今还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