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谭雅玲:地震之后的投资抉择与策略对应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11-3-29 09:45
标题:
谭雅玲:地震之后的投资抉择与策略对应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若日本核泄露进一步扩散,核电站事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余震如果造成更多的损失,将加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黄金、石油、澳元汇率、全球资本市场,都会面临抛压
日本大地震引起的全球冲击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全球股Shi暴跌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农产品连锁反应凸起,全球资金流板块的调整出现加速和方向不明的态势,这对当前各国经济复苏阶段和金融市场相对稳定态势的十分不利,值得研究观望与跟踪。
首先需要关注与我国密切关联的未来通胀形势。今年2月份的通胀指标与1月份相同,但是食品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依然是焦点,我国通胀压力并不轻松,市场已经出现3月份通胀预期为5%以上的舆论。面对如此严重的通胀局面,加之日本大地震可能带来的未来通胀上涨的可能(包括钢铁、水泥等基础建筑材料的高涨趋势),我国通胀上涨面临难以阻挡的态势。一方面在于我国自身通胀基础存在,内生性的通胀压力逐渐扩大而非减弱,投资为主的通胀压力在于流动性的基础环境;另一方面在于外部输入性的通胀压力扩大,石油为主的价格上涨因需求扩大加大上行空间,通胀外部环境更加严峻。
从这一指标现状与结果看,投资者需更加关注投资产品的选择,如何规避通胀是当前市场的焦点。为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平和面对市场,这是自己处理问题的关键,也是配合国家政策调整的基础。通胀来临的心理状态将是很重要的基点。投资者应该选择短期利好和趋势性上涨的品种,以求得投资回报,对应价格高涨给自身带来的压力,减轻财富损失的风险。同时,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更应从我国经济规划的基础着力,加紧改革和改进,如对农业产业的规划应强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科学化的经营管理,促成农产品的基础供给充足和高效,改变农业落后以及之后经济发展阶段的状况,这是解决我国通胀的重要先决条件,也是我国长期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需要关注投资品种的国际视角和品种搭配。日本大地震引起全球股Shi震荡最大,汇率变化相对较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阶段性特点和政策性特色。尤其是日元汇率的变化,超出过去世界性突发事件的冲击结果。过去我们经历突发事件时,当事国货币往往加速下跌,而此次日本大地震后,值得关注的却是日元升值趋势,其特殊的背景和环境是不容忽略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特殊的财年决定。日本财政年度结算发生在每年3月底,财年决算的资金回流需要,促成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汇率价格方向反向规律;另一方面是日本政府的措施推动所为。尤其是日本中央银行在大地震之后紧急注资18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也是日元汇率得到支持的重要政策基础。日本央行3月14日和15日累计向市场注入23万亿日元,以应对日本银行和企业对日元的大量需求。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日本全国遭受巨大损失后,日本金融机构和企业,包括日本居民可能将在海外的投资套现后,将资金调回日本。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取决于日本保险公司的赔款总额和灾后重建的规模,以及日本资金规模的投放和配置。因此,日元汇率在日本大地震之后的价格从稳定走向升值。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日元作为低利率的投机性操作。日本为刺激长期疲弱的经济,长期执行超低利率,甚至是接近于零的利率,并由此导致大量日本国民在国际市场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但从货币汇率本身的方向看,日元汇率上升并不利于日本经济复苏和重建。因此,引发资金从全球回流日本的态势并非可持续,短期作用待观望,这将可能在全球资本市场造成较大的短期抛压。外汇市场价格起伏错落将会加大,价格变动的概率将扩大。因此,投资者短期应关注国际市场外汇和资源价格的投资动向,寻求回报机会和规避资金风险。
最后需要关注全球经济后续影响的发展和市场变数。面对日本大地震的冲击,未来世界经济走向错综复杂。目前的结论是:美国经济向好明显,欧洲经济难以摆脱脆弱,日本经济将深陷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更加艰难。但是,各国经济结构性的矛盾将伴随金融市场价格变数,逐渐变得更加复杂难以预料。尤其是日本本身的难题,将导致世界许多问题的积重难返。目前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已高达919万亿日元,同时预计在今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中,政府债务还将增长5.8%,达到创纪录的997.7万亿日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30%。日本政府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的安排,因意外的大地震被打乱,日本政府不但要大量支出抗灾、稳定市场,更要面对灾后重建的巨额资金。这些将会引起日本市场自身,甚至是亚洲国家市场板块以及世界市场板块的重大调整,全球市场格局和趋势面临变数。尤其是此次日本地震还涉及了核电站泄露的问题,并且其安全性仍在恶化之中。核电泄露的辐射以及污染长期存留性,对日本经济尤其是日本国民心理上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一旦失去了对日本长期经济发展的信心,日本财政危机的定时炸弹随时会走到终点爆发出来。
全球经济逐渐远离金融危机已是大势所趋,而在大地震之下的金融市场混乱将面临风险。若日本核泄露进一步扩散,核电站事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余震如果造成更多的损失,将加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对美国国债是个新的利空,而对日本国债暂时构成利好,黄金、石油、澳元汇率、全球资本市场,都会面临抛压,投资者需要观望、谨慎抉择。
(作者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谭雅玲的微博
谭雅玲的其他专栏文章
谭雅玲:汇改已从被动控制转变为主动调整(“汇改五周年回顾”系列之一)
谭雅玲:重新认识汇改的外部环境(“汇改五周年回顾”系列之二)
谭雅玲:反思汇改的三大不足(“汇改五周年回顾”系列之三)
谭雅玲:汇改的最大风险是我们自己(“汇改五周年回顾”系列文章之四)
谭雅玲:全球发展差异性是定调未来的基础(“国际金融市场新趋势”上半部分)
谭雅玲:美元将贬值 股Shi要上涨(“国际金融市场新趋势”下半部分)
谭雅玲:夏季达沃斯与秋季中国经济
谭雅玲: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健全汇率制度
谭雅玲:全球经济将面临更大风险
谭雅玲:2010,美元影响世界
谭雅玲:巨大代价的经济复苏潜藏危机
谭雅玲:今年股Shi将普遍高涨
谭雅玲:2011年或再现金融危机
谭雅玲:数据背后的激昂、纠结与失落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分享到: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