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 7 [打印本页]

作者: 自由的菜鸟    时间: 2011-2-7 10:16
标题: 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 7
151.但是,对于“知道”这个词还有这样一种使用:我们说“现在我知道了”——类似于说“现在我能做这件事了!”还有“现在我理解了!”
让我们设想下面的例子人写下数列出看着他写并且想要找出数字次序的规律。如果B成功了他就叫起来:“现在我能够接下去了!”——所以,这种能力,这种理解是某种一下子出现的东西。让我们试着看一看在这里出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A写出了
(a)“理解一个词”:一种状态。但是是一种精神状态吗?———沮丧、兴奋、疼痛,都叫作精神状态。让我们进行下列的语法研究:我们说:
“他整天都很沮丧”。
“他整天都非常兴奋”。
“他从昨天以来就持续不断地疼痛。”——我们也说“从昨天以来我就理解了这个词。”然而是“持续不断地”吗?——当然,我们可以说理解的中断。但是是在什么情况下呢?请比较一下:“你的疼痛什么时候减轻了?”和“你什么时候停止理解那个词?”
(b)假定有人提问:“你什么时候知道怎样下象棋?所有间吗?还是恰好在你走棋的时候?在走每一步棋时你都知道象棋的全部?——多么奇怪,能下棋只需这么短的时间,而下一盘棋却要花那么长的时间!
数字1,5,11,19,29;这时,B说他知道怎样接下去。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能发生,例如,当A慢慢地一个数接一个数地往下写的时候,B是在把各种各样的代数式试用到已经写出的数字上。当A写了19这个数时,B试着用公式an=n2+n-1;而下一个数确证了他的假设。
或者心并没有想到什么公式。他带着有点儿紧张的感觉看A写下数字,同时各种各样不清晰的思想通过他的头脑。最后,他问自己:“差的序列是什么?”他发现了序列4,6,8,10,便说,现在我能写下去了。
或者B看着并且说:“是的,我知道那个序列”——便接着写下去,就好像当A写下序列正,3,5,7,9时,他会往下写样。——或者,他什么也不说就直接把序列继续写下去。也许他有那种可以称之为“那很容易!”的感觉。(这样一种感觉举例就是很快地轻轻吸一口气的感觉,就像当人们稍稍吃惊时做的那样。)
152.但是,我在这里所描述的过程是理解吗?“B理解了这个序列的原则”肯定不是简单地指名想到了公式“an=……。”因为完全可以设想,他想到这个公式,但他却没有理解。“他理解了”所包含的东西一定比他想到这公式要更些。同样,比之理解的任何多少带有特征性发附属物或任何一个表征来说也要更多些。
153.我们试图把握理解的精神过程,它好像隐藏在那些比较粗糙因而比较容易见到的附属现象的背后。但我们没有成功;或者毋宁说,我们还没有做到真正地去尝试。因为,即使假定我们发现了在所有那些理解的实例中都发生的某种东西,——但为什么它就应当是理解呢?当我说“现在我理解了”,因为我已理解了,此时这种理解过程怎么能隐藏着呢?!如果我说它是隐藏着的——那么,我怎么知道我该寻求的是什么?我已混乱不堪了。
154.可是且住,——如果“我现在理解了这个原理”与“我想到公式……”(或“我说出公式”,“我把它写出来”等等)指的是不同的东西——由此是不是就能得出:我用语句“现在我理解了……”或“现在我能够接下去了”所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发生于我说出公式的那个过程背后或者二者肩并肩地发生?
如果一定要有什么在“说出公式的过程背后”的东西,那么,它就是特定的环境,正是这特定的环境使我在想到那公式时能理所当然地说我能接下去了。
试试看,根本不把理解设想为一个“精神过程”。——因为那正是使你陷于混乱的表达方式。但是问问你自己:在何种场合下,在何种环境中,我们才说,“现在我知道怎样接下去了”?我指的是,当我已经想到了这个公式时。——
对于理解而言存在着一些能表征它的过程(包括精神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理解不是一种精神过程。
(一种疼痛变得厉害些或减轻些;听到一首曲调或一个句子:精神过程。)
155.因而,我想说:在他突然知道如何接下去的时候,当他理解了这个原理的时候,他可能有一种特殊的经验——如果有人问他:“那是什么?在你突然把握了那原理时,发生了什么事?”也许他会把这种经验描述得跟我们上面描述的差不多——但是,对我们来说,正是他取得该经验时所处的环境使他有理由说,在这种情况下,他理解了,他知道如何接下去。
156.如果我们插入对另外一个词“读”的考察,那么这一点就会变得更清楚。首先,我必须说明,为了现在的研究,我并不把对所读的东西的意义的理解算做‘读’的一部分:在这里,读是把书写的或印刷的东西朗诵出来的活动;也是按口授进行笔录的活动,把印的东西写出来的活动,按乐谱进行演奏的活动等等。
“读”这个词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用法,我们当然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对于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于我们使用这个词的语言游戏,就连其粗略的轮廓也很难描述。一个人,我们说的是一个德国人,在学校里或在家中接受某种在我们之中颇为普通的教育,并在这过程中学会了读他的母语。之后,他读书,读信,读报,读别的东西。
现在,当他比如说在读报时发生的是什么情况呢?——一他的眼睛跟着印刷的词移动——像我们会说的那样——,他大声地或者只是自言自语地把这些词说出来;特别是他读有些词时是把印出来的形状作为整体来接受;而读另一些词时他在眼睛接受第一个音节时就读出来;还有一些词,他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的,偶尔有一个词也许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对于下面的情况我们也应该说他已经读了一个语句:即他在阅读时既没有朗读,也没有自言自语,但是之后却能逐字地或几乎逐字重复这个语句。他可能会注意他所读的东西,或者一我们可能会说一他只是;起一架阅读机器的作用:我是指,他大声并且正确地读,但并不注意所读的东西;也许他把注意力用到了完全不同的另外的事情上(所以,如果在他读过以后马上问他他就说不出来他一直在读的是什么。)。
现在让我们把这个读的人同一个第一次读的新手比较一下。新手在读词时总要吃力地把它们拼读出来——然而有些词他从上下文猜了出来,或者也许在心中已经部分地知道这一段文字。这时,他的老师会说,他并不是真的在读这些词。(在某些情况下,他只是装做读这些词)。
如果我们想到这种读法工即新手的读法,再问自己什么是读,那么我们可能倾向于说:它是心智的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
我们也会这样地说起这个学生:“当然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不是真正在读或者只是从记忆中把这些词说出来”。(我们还得讨论这样一些命题;“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是我要说:我们必须承认——只要所涉及的是说出任何一个印刷的词——那么,‘假装着’读的学生可能同那个熟练的正在‘读’的人意识中发生的事情是一样的。当我们说的是一个新手或者是一个熟练的读者时,“读”这个词是不同地来应用的。——现在,我们当然会说:“对那个熟练的读者和那个新手来说,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他们中各自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在他们碰巧意识到的东西中没有区别,那么,在他们的心智的无意识的活动中,或在他们的脑中一定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要说:在这里无论如何有着两种不同的机制在起作用。在这两种机制中所进行的活动必定会把读和不读区别开来。——但这两种机制只是假设而已,只是设计好了用来说明、总结你所观察到的情况的模型。
157.考虑一下下面的例子。假如我们用人或某种另外的生物作为阅读机器。为此对他们进行了训练。训练者谈到其中的一些时说,他们已经能读了,而谈到另一些时则说,他们还不能读。拿一个至今尚未参加过训练的学生为例:给他看一个书写的词,他有时会发出某种声音,这种声音有时碰巧会‘偶然地’大致正确。刚好此时有个第三者听到这个学生的声音,于是说:“他在读”。但教师却说:“不,他不是在读,那只是一种巧合”。——但是,让我们假定这个学生对以后放到他面前的词继续作出正确的反应。过了一会,教师会说:“现在他会读了!”——但对前面的第一个词怎么说呢?教师是不是该说:“我错了,他是读了那个词”——还是说:“他只是后来才开始真正地读”?——他什么时候才开始读的?他读的第一个词是哪一个?这个问题在这里毫无意思。真的,除我们下一个定义:“一个人所‘读’的第一个词是他读得正确的第一串五十个词中的第一个词”(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用“读”来代表某种将记号转变为语音的经验,那么,谈论他真正读的第一个词当然是有意思的。此时,他能够比如这样说,“到这个词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觉:‘现在我在读了。’”
或者,另一种情况是一架把符号转变成声音的阅读机,可能就像一架自动钢琴那样,那么也许可以这样说:“这机器只有在发生了如此这般的情况时,——一在这些那些零件用导线联接起来时——它才读;它读的第一个词是……”。
但是,对于有生命的阅读机来说,“读”指的是对书写的记号以如此这般的方式作出反应。因此,这一概念完全无关于精神的或其他机制的概念。——在这里,教师也不能这样来谈论学生:“当他说那个词的时候,也许他已在读”。因为,对于他做了什么是没有疑问的。——一学生开始读时发生的变化乃是他的行为的变化;在这里谈论“他的新状态中的第一个词”是没有意思的。
158.但是,那难道不是仅仅由于我们对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所进行的事了解得太少吗?如果我们对这些东西有了更加精确的知识,我们就会看到;通过训练建立了何种联系,那时,当我们察看他的大脑时应当就能够说:“现在,他已读了这个词,现在读的联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想来事情一定得是这个样子——因为,不然的话我们怎么能如此确信存在这种联系呢?事情之所以如此,想来乃是先天的——或者它是否仅仅只是可能如此?那么可能性有多大?现在,问问你自己:你对这些事究竟知道些什么?——但如果那是先天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我们非常信服的一种说明形
159.但是,当我们仔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又想要说:对于任何人是否在读的唯一的真正判据乃是读的意识活动,按照字母而读出其声音来的活动。“一个人肯定知道他是真的在读还是仅仅假装在读!”——假定A想要让B相信他能够读手写体的西里尔字母 。他背熟了一个俄语句子,然后在看着这些印出来的词时把背的俄语句子说了出来,就好像他是在读这些词。在这里,我们当然要说人知道他不是在读,而且当他假装读着的时候他刚好就知觉到这一点。因为,人们在读一个印刷的语句时,当然会有许多多少是特征性的感觉,这类感觉并不难于回想:只要想想犹豫的感觉,仔细察看的感觉,误读的感觉,单词相当通顺地一个接着一个的感觉,等等。同样,人们在把背熟的东西朗诵出来时也有一些特征性的感觉。在我们的例子中,A不会有任何为读所特有的感觉。但也许会有一套为欺骗所特有的感觉。
160.但是,请你设想下面的例子。我们给一个能流利地读的人一篇他以前从未见过的文章。他读给我们听——但他的感觉是在把早已背熟的东西说出来(这可能是某种药物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应当说,他并不是真的在读这篇文章?我们在这里是否应该同意把他的感觉当作他读或者没有读的判据?
又假定:给一个受到某种药物作用的人看一串字符(这些字符不一定得属于任何现在的字母表)。他按这些字符的数目说出一些词来,就好像这些字符是字母那样,而且他还带有读的各种外部征象并有读的感觉。(我们在梦中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醒来以后,我们也许会说:“我似乎觉得自己在读一些记号,但它们根本不是什么记号。”对于这种情况,有些人会倾向于说,这个人是

在读那些记号。另一些人则说,他没有读。——假定他以这种方式将四个符号组成的一组符号读成了(或解释成了)OBEN——现在,我们把这同样的记号次序倒过来再给他看,他就读成NEBO;在以后的试验中,他总是对这些记号保持同样的解释:在这里,我们肯定会倾向于说,他为自己特设地制定了一种字母表,然后便照着读。
161.还要记住,在下述两种情况之间,有一系列连续的过渡情形: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凭记忆说出他应该读的东西,另一种情况是,他把每个词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出来,既不借助于从上下文揣测,也不求助于记忆。
试作下面这项试验:说出从1到12的数。现在看着你的手的表面字盘并且读那个数列。在后一种情况下,你所说的“读”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做了什么才使它成为读?
162.让我们来试试下面的定义:当你从原文推出再制品时,你就是在读。我用“原文”指你所读的或复制的文本,你据以听写的口述,你据以演奏的乐谱,等等。比如说,假如我们教某人学西里尔字母,并告诉他每个字母如何发音。然后,我们给他一段文字,他就读起来,对其中的每个字母都像我们教他的那样发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多半会说,他根据我们给他的规则从书写的字样推出了词的读音。这也是读的一个很清楚的实例。(我们可能会说,我们教了他“字母表的规则”。)
但是,为什么我们说他从印刷的词推出了口说的词呢?除了
我们教他每个字母如何发音,然后他把这些词大声地读出来以外,我们难道还知道更多的东西?我们也许会回答说:这学生显示了:他使用我们给他的规则把印刷的词转变成口说的词。——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例子改变一下,使这个学生不是给我们读出文本,而是要他写出文本,把印刷体转变成手写体,那么,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件事是怎样显示出来的。因为,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教给他规则:在表的一栏中是印刷的字母,另一栏是手写的字母。而他在从印刷的词推出他的手书这一事实就显示在他查看这张表这一动作中了。
163.但是,假定他在这么做时,总是把A写成b,把B写成c ,把C写成d,如此等等,并且把Z写成a?——当然我们也应当把这种情况说成是通过这张表所作的推导。——我们可以说,现在他是按照§86中的第二个图式而不是第一个图式来使用这张表的。
甚至即使这种推导要用一种没有任何简单规则性的箭头图式来表示,它将仍然是按照该表进行推导的一个完全正当的实例。
但是,假定他并不固守单一的改写方法,而是按照一个简单的规则来改变他的方法:如果他一旦把A写成n,那么就把下一个A写成o,再下一个A写成p,如此等等。——但是,这种做法同任意的做法之间的界线在哪里?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推出”这个词实际上并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追根究底,这意义似乎就分崩离析了?
164.在例(162)中,“推出”一词的意义是很清楚的。但是,我们告诉过自己,这只是推导的一种特例;穿着特殊外衣的推导。如果我们要知道推导的本质,就得将这外衣剥掉。所以我们除掉了这些特殊的遮盖物,但这时推导本身也就消失了。——为了要找到真正的洋蓟(Artichoke),我们摘光了它的叶子。因为,(162)当然只是推导的一个特例。然而,对推导来说是根本的东西,并非隐藏在这实例的表面之后。相反,这个‘表面’就是推导的实例家族中的一例。
同样,我们也用“读”这个词来指一个实例家族。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人们是否在读应用不同的判据。
165.但是——我们会说——读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过程!读一页印刷品,你就会知道有某种特殊的事在进行,某种有着高度特征性的事。——那么,当我读那一页时,到底进行了什么?我看到印刷的字,我把词大声地说出来。但是当然,这不是一切,因为我可以看到印刷的字并且把词大声地说出来而仍然不是在读。甚至即使当我说出来的这些词,根据现存的字母表,被认为是从这些印刷的同读出来的时我也仍然有可能不是在读。——而且,如果你说读是一种特殊的经验,那么,你是否按照某种被普遍承认的字母表规则来读,就变得无关紧要了。——而且,读的经验中有特征
“非常特殊的”(气氛)这个表达式的语法。
某人说“这张面孔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表情”,接着就寻找一些词去刻画它的特征。
性的东西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会想要说:“我说出来的那些词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像,比如说,我把它们虚构出来时的那种出现。—一它们是自己出现的。——但是即使那样还不够润为在我看着印刷的词时,我有可能偶然想到词的声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读了这些词。——在这里我还要说,我之想到这些口说的词也并不是好像(举例来说)有什么东西提醒我想到它们似的。例如,我不想说,印刷的词“无”总是在提醒我“无”的声音——倒想说,当人们读的时候,这些口说的词简直可以说是溜进来的。是呀,如果我心中没有听到那个词的声音的那种特征性的过程,我根本就不可能看出那个印刷的德语单词来。
166.我曾说过,一个人在读的时候,口说的词‘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但是,是什么样的方式?这是不是虚构?让我们看看单个字母并且注意该字母的声音出现的方式。读字母A。——那么声音是怎么出现的呢?—一对此我们说不出什么看法。——现在请写一个小写的罗马字母a。——在你写的时候,手的运动是怎么出现的呢?同上一个试验中声音出现的方式有所不同吗?——我所知道的只是,我看着这个印刷字母,然后写出手写的字母。——现在,看着这样一种记号 ,并在这样看的时候让你自己想到一个声音并且发出这声音来。我想到声音‘U’;但是我不能说在这个声音出现的方式上有任何根本的区别。区别只在于情况的不同。我事先曾对自己说过,我要让自己想到一个声音;在这个声音出现之前有某种紧张感。我井不是像在我看着字母U时那样自动地说出‘U’。再则,我对那个记号并不像对字母表中的字母那样熟悉。我非常注意地看着它并对它的形状感到某种兴趣;当我看到它时,我想到一个反写的希腊字母西格马。——试设想你必须把这个记号作为一个字母经常地使用,从而你已习惯于一看到它就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来,比如说发出“Sh”的音。我们除了说:过了一忽儿这个声音当我们看到那记号时就自动地出现,—一除了这么说之外还能说什么别的?这也就是说,当我看到它时,我不再问自己“那是一个什么字母?”了——当然我也不会对自己说“这个记号使我想发出‘Sh’的声音来,“更不会说”这记号以某种方式提醒我‘Sh’这个声音。
(试把这与下面的想法相比较:记忆意象具有某些特有的特征而与其他心理意象相区别。)
167.那么,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过程’这个命题中有些什么东西呢?姑且假定它是指我们在读的时候总会发生一种特殊的过程,而这过程是我们能识别的。——但是,假定我有一次读了一个印刷的语句,另一次用摩尔斯电码把这语句写下来,——一其精神过程是不是真的相同?——但是另一方面,在读一页印刷品的经验中肯定得有某种统一性。因为,这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而且很容易理解,这一过程和另一种过程,例如,使自己在看到随意画的记号时想起一些词来的过程,二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因为一个印刷行的样子本身就是非常有特征的——也就是说,它呈现出一种非常特殊的外貌,字母都是差不多一样大小,形状也彼此相差无几,而且经常重复出现;大部分词都经常重复并且是我们极为熟悉的,就像相熟的脸一样。——想想看,如果一个词的拼法改变了,我们会感到多么不自然。(再想一想在词的拼法问题上曾经产生过的更强烈的情感。)当然并非所有记号都对我们产生如此强烈的印象。例如,在逻辑代数中可以用任何一个记号来代替另一个记号而不引起我们强烈的反应。
记住,一个词的模样就像它的语音一样以相同的方式为我们所熟悉。
168.我们的目光扫过印刷行时的方式同扫过一系列随意的勾勾弯弯和装饰花样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并不是说通过观察读者眼睛的运动便能确定什么东西。)人们会说,目光的移动特别轻松自如,既无停顿,也不打滑。而同时,在想象中进行着不由自主的言语。在我读德语和其他语言用各种字体印刷或书写的东西时情况便是这样。——但在所有这一切中对于读本身来说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呢?并没有一个在一切读的实例中都出现的特征。(比较一下读普通印刷品和读那种完全用大写字母印的东西——如智力题解答有时就是那样印的。这两者之间有多么大的不同!——或者从右向左读我们的文字。)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