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16日文章】题:美国等民主国家必须向中国讲清楚什么(作者迈克尔·格林丹尼尔·克利曼)
胡锦涛主席本周访问美国时,双方肯定会有许多高调文章。两国政府都会提到希望建立“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积极的外交当然没错,但奥巴马总统不应回避一个美国和中国有很大分歧的问题:政治价值观。这不仅事关美国国内政治的经营,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也是一个长期战略问题。
过去150年来,国际体系经历了不少国家的崛起,可以将它们做个比较。20世纪初日本和德国崛起,但这些国家缺少法治和透明的政府管理,无法给其他国家提供消除疑虑和规划战略行为的多种途径。其结果就是对抗和最终的战争。相比之下,美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即便美国取代了英国,英国等其他国家仍在其开放的政治体系中享有权益和影响力。战后日本的民主政体也保证了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崛起并未导致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和严重的冲突。
中国将提出政治价值观的做法说成是“冷战思维”以及对别国内政的干涉。但中国必须首先明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和平发展”的承诺并不足以缓和外界对中国战略发展轨迹的疑虑。最近日本和韩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把中国看做潜在威胁的人显着增多;一些调查显示,有88%的日本人有这样的想法。南亚和东南亚的人对中国的过分自信也有类似观点,虽然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对于中国意图的不确定感还更甚于对中国实力的担忧。
上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打赌说,与中国的接触会在中国实力改变国际体系之前逐渐改变中国。毫无疑问,接触是加强了地区和全球稳定;中国的现代化提高了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了财富。但中国的政治解放只取得了很小的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