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透析“改革创新失败免责” 改革闯关向来不易
[打印本页]
作者:
scyo
时间:
2011-1-18 09:48
标题:
透析“改革创新失败免责” 改革闯关向来不易
改革闯关从来不容易
过去如此,今天如此,可以预计的将来依然如此。日前,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上通过了多项地方新法规。但是,其中两项法规的二次审议稿中曾出现的关于“改革创新失败免责”的条款在最终表决草案中被删除。海南省人大有关部门解释原因:“该条款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容易产生规避法律的行为。”也就是说,谁搞改革谁担责的官场文化将继续存在,改革将仍然在一些地方成为泡沫幻影。
改革确实容易出现规避法律的行为,不但是规避法律,甚至可能违背法律。由于我国法律体系尚存在一些僵化和不适应现实发展的状况,要想改革,恐怕不得不陷入一定的违法陷阱。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改掉过去的陈规陋习,冲破传统的条条框框,许多时候,改革就是“违法”。但是这个“违法”并不是说要去公然犯罪,去故意违规,而是通过改革把现行法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化解掉,建立新的制度体系。如果现行制度都是完美的,都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的,那改革也就不再需要了。所谓“改革之死”,不外乎就是认为改革已经走到了尽头。
改革走到尽头了吗?可以说,非但没有走到尽头,反而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不停歇”,这是领导人的多次承诺,也是共识。那为什么“改革创新失败免责”通不过呢?主要还是在于当地人大担心此条款被歪曲,变成违法违规的“保护伞”。这种担心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通过免责条款让本应承担的责任不承担,这种事情屡屡发生过。但是,如果人大能够对改革创新给予较为科学的规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仍然是可能的。改革创新毕竟不是胡闹,不是玩游戏,对是否改革创新的判断是可以有一个准则的。
任何改革都是有可能失败的。如果改革注定不失败,那就不需要改革,中央直接下一道指令照此办理便行了,何苦还要找地方试验,何苦还要建设什么特区呢?这些年来,关于特区不特的声音甚嚣尘上,为什么?不外乎是特区没有拿出什么改革创新的案例来,没有拿出什么为中国改革试水的方案来,也没有什么新鲜的改革经验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如此,要特区做什么?特区就是要特,特就是改革,特就是特区的灵魂。搞改革从来都是有风险的,许多改革家即使改革成功了也难逃被攻击的厄运,何况失败者?如果海南特区能够出台一个免责方案,那将是对改革者的巨大鼓励,是对改革创新的巨大推动。只要在技术细节上做得到位,试图利用免责条款的恶劣案例只能是极少数,还是应该更多地相信干部,不至于如此不堪。
“自古改革家没有好下场”,如果某地以立法的形式给予改革者一个保障,这样迸发出来的改革创造力岂是那些别有用心者可比拟?改革闯关不容易,多为改革者做一点善事吧。
周虎城 相关阅读:
2011.01.18
2011.01.17
2011.01.17
2011.01.16
2011.01.16
2011.01.16
2011.01.16
2011.01.15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