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热门讨论]2011年1月18日胡主席访美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0 15:14
标题: [热门讨论]2011年1月18日胡主席访美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热门讨论]2011年1月18日胡主席访美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背景资料: 再过两周,胡锦-涛主席就要踏上美国的土地。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之际进行的这次访问,是中美双方承前启后,推进新时期两国关系的重大安排,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访美期间,胡锦绣主席将与奥巴马总统共同规划新时期中美合作蓝图,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访美期间,胡主席也将发表重要讲话,并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系统阐述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和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的重要主张,并向广大美国人民、特别是美国青少年发出积极参与中美友好事业的邀请。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民间机构和企业界都在以极大的热情为胡主席此访积累务实合作成果。双方有望在经贸、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科技等广泛领域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宣布诸多新的合作项目。

   回顾中美关系历史,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交往一次又一次引领和推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再到1997年和2002年江-泽民主席访美、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都是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胡锦-涛主席此次国事访问将有力促进新时期积极合作全面中美关系发展,提高中美务实合作水平,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显示中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意愿和行动。





                     
                                                                                                         积极讨论的同志将获赠论坛虚拟货币。感谢参与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0 15:21
前驻美大使:胡Jintao访美定调新十年中美关系  新年伊始,胡Jintao主席将首次对奥巴马政府进行国事访问,为波折不断的中美关系投下新十年的第一束阳光。胡主席访美前夕,中国之声记者王宗英独家专访了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美大使周文重。

  作为中美交流的“关键先生”,周文重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担任驻美大使。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遍访了美国50个州,也见证了半个世纪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对于本次胡Jintao主席访问美国,周文重把它看作是中美关系在新十年的定调之旅。
作者: 飞雪寒冰    时间: 2011-1-10 15:41
个人觉得还是会继续探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吧,希望能在找到良方化解人民币的汇率之争:
只要立足于解决自身经济发展杠杆失衡状态,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可以避免双方汇率之争,就好象汽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高性能的汽车始终能保持车身平稳,而驾驶低性能的车子才会埋怨公路不平。美国的经济发展杠杆失衡姑且不论,单从中国经济发展杠杆来看,长期依赖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和银行超量的资本存贷已经给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埋下隐患,超量的外汇储备风险,过高的房地产泡沫风险以及银行扩大的贷款和地方性债务不断加大坏帐率金融风险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但是中国一样存在着保守势力,不想因为对失衡经济杠杆调整使中国经济步入一个调整期。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和已经过度旧经济增长点回归合理调整始终处于过于缓慢,即便是外界已经压力重重,却始终好似犹豫不决,非要到走投无路才被逼无奈才迈出这步。事实上,只有建立金融监管体系,开放私有民间资本对外投资渠道,实行藏汇于民,构造对外投资产业,卸祛外汇储备风险和对美国消费市场过度依赖;打击国内房地产投机,激励使企业和地方性政府将房地产资本转移到新能源和环保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地方性产业证券化,减少地方性政府银行贷款和债务,消除隐患等等,才能将中国经济改造成一部‘高性能汽车’。至于汇率应当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是否有利稳步实现升值,并不是由别的什么人说了算的。
作者: 怀念过去    时间: 2011-1-10 15:58
首脑外交固然重要,但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结构性的,一次的首脑访问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就像2009年11月15-18日奥巴马访华一样,估计双方首先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然后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如:能源问题、气候问题、安全、防核扩散等问题上展开一些谈论,其它的也没有什么了。
拿奥巴马2009年访华来说,双方约定将提升两军的交流级别,并发表了提升两军交流的共同声明,但是一次美国对台军售打破了双方所有的军事交流约定,双方的交流级别没有上升,反而是暂停了交流,所以,对这次双方的会晤没有太大太多的期待,将仍然是停留在表面的话题上。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0 16:03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1个年头,也是中美关系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很关键的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存在着复苏的迹象,但却看似泡沫,真正的复苏现在提,尚有点早。这一次访问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会谈。
  双方在 台湾问题、人民币汇率以及中美贸易,南北韩关系问题上都将有一些交锋。至于如何调整新10年中美关系是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中美关系不会因为这一次的访问变的一帆风顺,但这次访问的成功必将对今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产生大的影响。这是我们拭目以待的。
作者: 怀念过去    时间: 2011-1-10 16:04
不可否认,将会在一些问题上,如经贸合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一些合作,但估计这些合作都是低一级别的官员已经谈得差不多的了,有一天如果双方能开门见山的谈论:“对台军售”问题、“人权问题”、“中国崛起的冲击问题”时,首脑外交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美关系才会取得突破。
作者: 竹林逸仙    时间: 2011-1-10 16:05
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双边关系,如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等,多边关系上,应该主要是南北韩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胡主席访美的层级肯定是最高的,美国奥巴马总统也给予了高度期待,至少在形式上是能够让世界瞩目的。
但至于能否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说是能否发表联合声明、联合公报,这还需要双方的斗争与妥协。
需要关注的是,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此次胡主席访美高度敏感,其在其中发挥的消极作用值得观察。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11-1-10 16:28
我是搞台美关系研究的
    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这一次台湾问题肯定会谈,但绝对不是重头。
台湾已经变成“和平缔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加之两岸关系大幅改善符合中美台三方利益,因此中美领导人在会谈时不会过多地着墨台湾问题。

   朝核问题、人民币汇率、应对金融危机等将是中美领导人会谈的重点。

  台湾当局在与与美国保持“顺畅沟通”的同时,将胡主席访问比照“重要案件”处理。可见台湾地区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程度。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11-1-10 16:29
不可否认,将会在一些问题上,如经贸合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一些合作,但估计这些合作都是低一 ...
怀念过去 发表于 2011-1-10 16:04


    这些东西迟早会交换意见,只是时机问题
作者: yl1239    时间: 2011-1-10 18:01
中美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关系。每次国家元首的访美,都带来两国关系的热潮。在元首会晤中,既会强调两国的共同利益,也会强调两国的分歧。人们很多时候都关注两国分歧点上,两国是如何处理的,两国元首是如何表态的,如人民币汇率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朝鲜问题,伊朗问题等等,大多时候跟以前也一样,很多人都能猜到到,中美关系再差也不会差哪去,再好也不好好到哪去。既脆弱又坚硬,既合作又竞争,永远都是主旋律!
     如胡主席访美,能够增加两国之间的互信,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解决全球性问题,都有积极影响。
    只要我们都懂一点中美历史知识常识,懂一点内幕,我们都能把中美关系的大致走向猜的八九不离十。所以白老师出的这个题目是没有意义的,或许您应该具体一点,如访美,在人民币问题上将会怎么做?有什么影响?这个或许有意思些。当然,这也是我很疑惑的事:就是在研究生期间,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学理性的东西,老师上课跟本不讲中美关系走向,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类知识,典型的是汤老师,只讲一些事情背后机制性的东西,关于具体政策,学者提出也没有多大作用,我们也不知道领导人心思到底是什么?关于有何影响,只要关系国家大事的人都能指出一二。
    武老师将会有一场讲座,15号吧,他的分析肯定比我深刻精辟,到时候去听听!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0 18:33
哪个学校的 武老师呢?
  我这个题目主要讨论宏观层面的影响,细节性的比如经贸方面的,台湾问题方面的回头将开辟子话题继续讨论。感谢支持
作者: 呢喃的泅渡    时间: 2011-1-10 18:44
新时期  定调
作者: 一定要赢    时间: 2011-1-10 2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ztb    时间: 2011-1-11 14:28
有个观点是这样的,比较悲观:
这是又一次相互忽悠的首脑外交,
本质上,双方是都在尽量推迟相互摊牌的时间,双方都在进行韬光养晦。
中国是为转变发展方式与铲除内贼,以便强壮自身从而对付未来摊牌赢得时间,
美国无论是地缘大战略还是所谓的巧实力战略基本上已经布局完成,相对于中国只差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的出现,从而一击必杀之。
作者: rztb    时间: 2011-1-11 14:46
"中美之间最本质的矛盾是——两大文明对于地球有限的资源之争,地球资源供给大多达到峰值,而人口的绝对增长及西方化生存方式的扩张,使得需求在迅速膨胀。如果西方精英不愿改变自身奢侈浪费生活方式,那么消灭其它宗族文明人口及其需求就会成为霸道精英的首选——无论是用基因武器还是军事武器。"
-----------------美国的祖先们可以残忍的拐卖中国人和黑人,可以灭族印第安人,用原*子DAN整日本人, --今天---为什么不能用基音武器,生化武器来灭中国人即新保守大师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垃圾人口”
作者: rztb    时间: 2011-1-11 14:57
对于未来和平抱有期望的人们,都期待着1月18-20日中国元首访美,双方能够达成妥协。但问题是,如果要让美军满意地撤离东亚,这种和平方式妥协的巨大代价中国能否负担的起。

在奥巴马政府的和平清单中,美国的要求不会少于以下5项:1,人民币大幅升值,短期内实现浮动汇率制;2,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3,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都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4, 中国不可以帮助欧元区解困;5,中国必须承诺官方不增加黄金储备,改变“藏金于民”的政策。

如果中国答应了这5项要求,后果将如何呢?美国继续增大量化宽松规模,国际热钱将乘着人民币大幅升值,汇率自由浮动之际,最后疯狂涌入中国,将中国楼市泡沫推得更高,在疯狂泡沫巅峰,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国际热钱不受任何阻挡地外流,则楼市狂跌,人民币暴贬,中国势必将重演1990年日本悲剧。
作者: rztb    时间: 2011-1-11 14:58
“中美两国内部问题似乎差别很大——美国是对资本过于放纵,市场化过度;中国则是权力过度膨胀,市场化不足。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各自核心权力——中国是官僚权力不断扩张膨胀,美国是金融寡头不断扩张既得利益。这两者间曾一度有着契合——美国资本为了利益最大化,将制造业和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而中国的权贵资本则将财富转移到美国和海外。这种双向循环曾导致人类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的全球权贵金融资本手中,中产阶层不断衰亡,新赤贫阶层不断增加。”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种力量能够遏制这种越来越糟糕的趋势。你不能指望东方自私权贵,西方的自私金融寡头能主动遏制贪婪,甚至让渡已收入囊中的利益。唯一的可能性是,当东方的权贵和西方的寡头争夺全球最至高无上的权力时,他们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对等威慑——试图以邻为壑控制对方的风险太大,甚至可能同时遭遇“灭顶之灾”。惟其如此,外部转嫁道路不通,才会直面自身问题,遏制欲望,合理分配,升级文明,集中精力金钱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比如氢核聚变的和平利用,而不是制造更多毁灭的武器。即中国建立真正能有效遏制官僚特权的体制,而美国真正建立能有效遏制金融寡头特权的体制。”

“历史的逻辑往往“置之死地而后生”,而越是严重的绥靖主义往往会引发越惨烈的战争。人类文明正演绎到最关键的时点,要么东西方的精英都能够自我节制,由“小我”到“大我”升级,为人类闯出一条新路,实现文明的升级;要么坚持各自的贪婪,不计代价地转嫁危机,导致相互的最后毁灭。”
作者: rztb    时间: 2011-1-11 14:58
“中美两国内部问题似乎差别很大——美国是对资本过于放纵,市场化过度;中国则是权力过度膨胀,市场化不足。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各自核心权力——中国是官僚权力不断扩张膨胀,美国是金融寡头不断扩张既得利益。这两者间曾一度有着契合——美国资本为了利益最大化,将制造业和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而中国的权贵资本则将财富转移到美国和海外。这种双向循环曾导致人类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的全球权贵金融资本手中,中产阶层不断衰亡,新赤贫阶层不断增加。”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种力量能够遏制这种越来越糟糕的趋势。你不能指望东方自私权贵,西方的自私金融寡头能主动遏制贪婪,甚至让渡已收入囊中的利益。唯一的可能性是,当东方的权贵和西方的寡头争夺全球最至高无上的权力时,他们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对等威慑——试图以邻为壑控制对方的风险太大,甚至可能同时遭遇“灭顶之灾”。惟其如此,外部转嫁道路不通,才会直面自身问题,遏制欲望,合理分配,升级文明,集中精力金钱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比如氢核聚变的和平利用,而不是制造更多毁灭的武器。即中国建立真正能有效遏制官僚特权的体制,而美国真正建立能有效遏制金融寡头特权的体制。”

“历史的逻辑往往“置之死地而后生”,而越是严重的绥靖主义往往会引发越惨烈的战争。人类文明正演绎到最关键的时点,要么东西方的精英都能够自我节制,由“小我”到“大我”升级,为人类闯出一条新路,实现文明的升级;要么坚持各自的贪婪,不计代价地转嫁危机,导致相互的最后毁灭。”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1 15:43
楼上几位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代表了他们自身的思考。作为学术上争鸣来说,支持不同的观点,欢迎接下来的同志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是宏观上的,也可以是微观上的。
作者: 心声    时间: 2011-1-11 16:37
中美关系还将在曲折中发展,互信的构建需要一个过程。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1 16:57
我个人认为不是互信构建的问题,而是在信与不信间博弈的过程。
  哪个老大能容忍别人挑战他。
  国与国和人与人是有很多共通性的。
   这也是两国未来博弈的着力点。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1-1-11 17:05
 总体来说,这次访问对于中美关系的影响有限
  中美关系的大局更不会因为一次访问而发生逆转。毕竟,经过多年的政策辩论,两党在重视和发展对华关系上达成了主流共识。尽管中美两国的摩擦时有发生,也有起伏,但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平稳的。
  经过多年的磨合之后,中美关系日趋成熟。首先是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中美战略基础不断扩大。其次,中美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两国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再次,经过多年的磨合,中美磋商与合作日益机制化,有助于降低双边关系的大幅波动。还有,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中美加强互信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奥巴马政府意识到,要摆脱现有的经济困境,必须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况且,尽管近年来美国国会在对外政策领域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但主控权还是在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手中,国会更多地是发挥牵制和干扰的作用。
作者: Cactuswang    时间: 2011-1-11 18:20
这次防美谈论的重点之一应该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确保朝鲜半岛安全问题吧
作者: Cactuswang    时间: 2011-1-11 18:25
这次防美谈论的重点之一应该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确保朝鲜半岛安全问题吧
作者: 一定要赢    时间: 2011-1-11 20: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神jin    时间: 2011-1-12 12:54
回复 1# 白鹤


    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
作者: 中铁505局    时间: 2011-1-15 13:11
胡主席任期将至,此番美国之行应当是胡主席最后一次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对美国进行的正式国事访问,中美两国目前存在着可以调和但是永远无法消除的结构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日前,美韩日在中国近海军事动作频繁,军事和安全问题骤然凸显,国内鹰派和鸽派纷争不休,从外交部和军方各异的表态就可看出一些端倪。胡主席美国之行排在台面上应当是一些诸如汇率,伊朗核问题,朝鲜问题等,我认为在不公开的会谈中双方重点将会讨论军事和核安全问题,针对美国日益频繁的在中国附近的军事行动,为避免中美双方擦枪走火,双方就必须建立一种军事互信,或者说是底线,美国防长盖茨访华就是为建立这种暂时的“互信”而来。
   要说胡主席美国行可以为中美接下来10年定基调为时尚早, 本届政府即将完成使命,外交政策主要以“维稳为主”,此行不大可能对今后的中美关系有过于巨大的影响,真正的开山之行应当期待不久后下一届中央领导核心的动作。
作者: brenda529    时间: 2011-1-15 18:40
中美之行,朝核肯定是主要的,直接威胁中国本土的稳定。台湾当然要谈,收回是必须的,但是时机还不对,美国的眼睛现在更偏向朝鲜半岛多些。至于人民币升值肯定少不了,美国那么贼,好处不会让中国占的,而且美国自认是老大哥,态度肯定要强硬,中国是后起之秀,听听呗,但中国已今非昔比,还是听邓爷爷的,还是要韬光养晦, 我个人认为胡主席此行解决不了事件本质,对于奥巴马的接招方式还是打打太极吧。
作者: leolong    时间: 2011-1-16 12:14
胡奥会与新国际格局下的中美关系
美国经历了伊拉克战略和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大受影响,反观中国实力相对上升,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经济持续增长,政治影响力在东亚持续上升。尤其由于采取了适当的周边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区建立、与台湾关系改善。再加上,美国由于重心自2001年以来一直放在反恐和伊拉克和应对国内经济问题上,几年过去,回过头来,发现其在东亚的影响力大幅下降,相反,中国影响力大大增强。再加上金砖四国崛起、俄罗斯复苏、欧盟一体化走向深入,出现了群雄并起的趋势。习惯了独霸天下的美国感到很不舒服,美国首先要做的是要扼制这种趋势,而要扼制这种趋势首先要做的是扼制或牵制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所以美国利用朝核问题在加强其与日本和韩国的双边同盟关系,从而加强其在东亚的存在,牵制中国。
  同时中国对于美国的经济复苏同时也有重要积极意义,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对美国是个具大的吸引力。因此,美国一方面想在政治上扼制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美国的国内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巨大的市场,国际上一些重大问题也需要中国的支持,如朝核、伊朗和反恐等全球化问题的治理。因此,美国就想把中国收入美国的战略框架,在利用中国的同时控制中国的影响。所以美国制定了《新美中战略大协议》,些协议应当是胡奥会的重心所在。
   2011年进入了中美战略大博弈的实质性阶段!
作者: 冥雾2012    时间: 2011-1-18 13:52
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阎学通老师的观点。中美之间的假朋友关系。中美关系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长期内仍然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大体走向。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售台武器、西藏问题、汇率问题包括贸易战,这些长期以来困扰中美两国关系的问题,我认为并不会因为一次首脑访问就可以解决。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访问的对两国未来关系的指导作用。此次访问时值两国领导层即将换届阶段,在一些重大问题走向方面,两国可能达成一个基本共识或者为今后两国协商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初步构架。总之,在宏观层面,两国关系不会发生重大转变。但是在方向性、机制性问题上,可能达成一个可以为今后两国新领导层遵守的原则。所以说,此次访问,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是同时具有的。
作者: 雪沐    时间: 2011-1-19 14:51
中美关系的新阶段走向
作者: leolong    时间: 2011-1-19 21:35
当今国际体系的运行机理与美国成长为霸权的时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没有脱离其自身成长的历史记忆。当今国与国之间最大的问题不是彼此争夺的具有零和性质的权力,而是在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具有双赢性质的权力。中国的崛起不一定会影响美国的霸权,中美双方的战略思维必须与时俱进。
作者: nsiqfu    时间: 2011-3-26 08:26
这贴回与不回 我很纠结





















祛斑产品排行榜怎么去痘痘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