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市场迷梦 [打印本页]

作者: whpsdream    时间: 2011-1-8 09:39
标题: 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市场迷梦
美联储的印钞机又发起了新一轮的疯狂,精确制导定向定位,通胀输入的“金融核弹”继续射向中国。谁最后为全球金融危机埋单?谁必须为全世界正在疯涨的物价埋单?谁将是这一轮全球通货膨胀的“冤大头”?答案早已经不言自明。更准确地说,应是中国的13亿百姓大众。为何会这样?为何要这样?公道良心天理何在?似乎有人已经说过,市场不相信眼泪,“财富战争”何谈良心?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资本丛林里,人性早已被金钱所奴役所吞噬了。中国必须为华尔街已经制造和正在制造的世界危机埋单,就是因为只有华尔街金融寡头集团才具有这个全球化市场的资本垄断霸权,是因为我们曾经相信市场经济是公平合理的,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与这个“国际惯例”体系接轨互联了。在这种情形下,美国不向中国输入通胀,中国不向美国进行财富“输血”,哪才是天理何容!

【1】“财富战争”的愈演愈烈

如前文所述,农产品涨价,农民也没变成大款,城市居民更是叫苦连天。游资炒作,银行把款贷给大客户,政府部门收费火上浇油。政府向老百姓征收“通胀税”,主流经济专家继续在鼓动高物价,民众在继续承担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本,美国在继续向中国输入通胀。这个国际大循环体系,动力源头却还是在美国。美国为何能这么顺畅地向中国输入通胀?那正是因为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接轨互联。而为何能形成这样一个市场化私有化的世界接轨体系?那是因为有主流专家精英们的鼓噪推动。专家们的“课”又是谁教的?还是从美国传的“真经”。这,就是活生生的世界“财富战争”!

正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大道国学:GDP时代的“粮食战争”》、《大道国学:“财富战争”世界通鉴记要》、《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文化迷彩》、《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春秋争霸”》、《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系统密码》、《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不战而胜》、《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虚拟推演》、《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文化木马”》、《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周期律”》、《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攻心为上”》、《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华夷之辨”》、《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二战”余波》、《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草根运动”》、《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给谁发展权》和《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发展转变》及《大道国学:“财富战争”的虚实之变》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所谓“财富战争”,就是少数人对公众进行有组织的“圈钱”和“抢钱”。具体而言,就是私人集团及社会实体对社会公共财富资源和他人的生产资料与劳动成果,进行有组织的强行侵占和强制分配以据为己有。这种强制性,就表现为凭借资本霸权对市场交易规则的操控和供求价格的操纵,如所谓市场经济“国际惯例”下的“贸易战争”与“货币战争”。同时也表现为凭借暴力强权对社会价值规则的操控和对行为是非标准的垄断独*,如所谓“炮舰政策”与“普世价值”下的“文化战争”等等。越是古老原始,其表现方式就越简单粗暴。而越是文明进步,其表现方式就越显得婉转而隐蔽。

亦如前文所述,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一贬一升之间,财富乾坤大挪移,中国向美国贡献“WTO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中国百姓向国际资本交纳“GDP附加税”。所谓的市场经济“国际惯例”,就是这样抽象而又具体。次贷危机很远,美国很近。华尔街金融大亨很富有,但还是要把贫穷的中国百姓钱包里的每一分硬币都要抢走。“财富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且不说幸福感与生活质量下降,也不论什么毒产品毒食品,仅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同样的产品数量价格翻番,GDP也瞬息间就翻番而高歌猛进了。而这样的“世界第二GDP大国”,还得增加“基金份额”,还得负责为世界度过失衡危机承担“相应的责任”。说白了,就还是要这样地让中国人给美国制造的世界危机继续“埋单”。这样的“财富战争”,真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

【2】转变发展方式的归根寻源

当然,这样的继续忽悠和要挟,中国政府和人民都是绝对不会接受的。所以我们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所以我们要尽快恢复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所以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否则,经济发展依然会与贫富两极分化同步,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依然会如GDP数字一样虚幻。有人注意到,最新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已经找不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GDP指标了。这或许正是转变的开始,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这场深刻变革的开端。因为坚持社会主义中国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本还是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若国内某些专家精英想让中国偏离这个根本方向,想让中国永远接受阶层分化的所谓“中产阶级”画饼,想让中国人永远接受资本主义“财富战争”体系的挟持,那么称其为西方资本的“文化木马”是再恰当不过了。

因为社会“阶层分化”和“阶级分化”,也正是资本主义“财富战争”体系植入中国的“文化木马”。人人平等,公有共享,公平正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念的体现。而特殊利益集团和既得利益阶层的形成,正是中国应对西方“财富战争”外患之际的最大内忧。个人与阶层集团私欲的膨胀,导致的不仅仅是不公和腐败,更大的危害还是在于对社会主义体系根基的侵蚀。社会阶层分化和人的等级化,以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公平导致更大的分配不公平,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实现人剥削人的机制前提。现在,面对发展失衡的危机,面对“财富战争”的危机,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下尽快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还是应回归发展的本义,特别是回归中国发展的本义。最重要的,是需要从所谓市场经济“国际惯例”接轨的危机源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视。

【3】转变发展方式的华夷之辨与公私角力

据证券时报2010年11月01日报道指出,谁是物价上涨的“元凶”?美元难逃干系。作为全球主要定价货币,美元贬值引起原材料、石油和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极有可能引发全球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今年下半年,由于美元贬值,已经引起全球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有些品种的价格涨幅甚至已超过5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波动受国际共同因素变化影响的比例均已超过50%,这使中国很容易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业内专家表示,未来5年输入型通胀及成本推动型通胀叠加的压力不可忽视。令人担忧的是,或许物价上涨才刚刚开始。

新京报2010年11月04日发表社论指出,正基于此,著名学者吴晓灵才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政府向老百姓征收“通胀税”,本质上是向民众转嫁经济发展的成本。事实上是让民众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买单,本质上都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让居民承担更多的发展成本。没有幸福感的速度,只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能持续吗?即便如此,一些专家却对于月月创新高的CPI视而不见,认为目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胀。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就认为,“我们没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拉动内需物价就要上涨。我们中国要想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认为,中国应该提高通胀的警戒线到4.5%,这样才能确保经济的高速增长。

因为有这个全球市场经济互联互通的“财富战争”体系,华尔街金融寡头集团制造和操纵“金融海啸”就自然畅通无阻。华尔街制造市场泡沫,就是在全球掠夺财富。泡沫的生灭周期,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泡沫的生灭,就是金融寡头吞噬财富的呼吸。泡沫的生成与膨胀,需要不断用新的泡沫充气。中国的发展失衡,就是因为这种国际输入的泡沫对市场的挤压和扭曲。现在,美联储的印钞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物价疯涨和通货膨胀已经跟不上华尔街制造泡沫的速度,中国楼市泡沫也有些膨胀乏力,于是下一个输血目标就紧盯上了农村土地市场。于是,除了“世界工厂”带血的GDP,中国楼市带血的GDP又从城市向农村急剧扩散。于是,就有了精英专家们“橄榄球形”模型和“中产阶级”的鼓噪,就有了农民的“被城市化”和“被中产化”,就有了农民“被上楼”和中国的第四轮“圈地运动”,就有了接连不断的带血的强征强拆。

有人此前评论说,现行税收制度设计也是在“劫贫济富”加剧贫富分化。那么地方政府搞土地财政、搞土地运营、官商合伙搞房地产生意,或是在充当市场经济的“经纪人”,那本身就早已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职责。国家集体利益至上,人民大众利益为本,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国家集体利益至上绝不等于政府利益至上,人民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公仆”,而决不能为官僚阶层自身追求私利,更不能蜕变为新的剥削阶层。地方政府自身的市场化商业化运营,正是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助推器。在这样的国内市场经济博弈中,资本与官僚的强势,也必然决定了百姓大众的弱势与“被增长”。而在这样全球市场经济的博弈中,最后却又都成了世界金融寡头资本垄断霸权的牺牲品。所谓的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接轨,就是这样世界范围的国家阶层分化与阶级分化的机制性接轨。换句话来讲,就是中国精英专家和地方政府的官僚私心贪念,帮助着华尔街私人资本寡头集团掠夺中国国民财富的成功。计划是人为的,市场照样会被人为操纵。所谓的私有化与公有制之争,所谓的资本主义体制与社会主义体制之争,所谓的“私”与“公”的角力,本质上都是这样的世界“财富战争”攻防。资本主义以“普世价值”掩饰“财富战争”的虚伪,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假冒伪劣及“毒产品”与“毒食品”泛滥的根源。

【4】世界“财富战争”体系的危机朔源

个人物质私欲的膨胀,特别是直接“抢钱”和以抢来的钱作为原始资本再“圈钱”,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财富战争”体系的原发动力。这个体系的创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血腥野蛮的奴隶制色彩。亦如前文所述,这个体系的开发与创建,以公元1492年8月3日,“老欧洲”的哥伦布悬挂“十字军旗帜”,从西班牙巴罗斯港远洋出征为标志。欧洲人这种传教士式的“财富战争”,用哥伦布本人的原话说,就是“自己日夜祈求从上帝那里得到产金的土地”,“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于是,三千多万印第安人和数以万计黑奴的生命,就被“以上帝的名义”抛向了地狱。西方投机冒险家们以“钱生钱”的“生财”体系,就是这样在对全世界“迷途羔羊的灵魂拯救”过程中创建起来的。此期间,也有包括中国人所熟知的“鸦片战争”开关通商的贡献。今天,所谓的“房奴”、“车奴”、“米奴”和“菜奴”的哀叹,其实都是被这个“财富战争”体系的资本所奴役的“钱奴”。对于虚虚实实的世界之变,中国人也曾有过惊醒和奋起。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是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岁月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也将是中国人民永远不屈的怒吼与呐喊!

【5】发展转变朝哪个方向突围?

当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际,是恢复平衡还是加剧失衡?是实现危机突围还是奔向危机漩涡的深处?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抉择机会,也依然是取决于对这个世界“财富战争”体系的华夷之辨和“公”与“私”的角力。据上海证券报2010年11月06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5日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担忧,作决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本国的经济,美方应对此作出适当解释。崔天凯说:“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在这个问题上要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他说,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财长说过,滥发钞票就等于变相操纵汇率。”

据搜狐财经2010年11月05日报道,11月5日,首届财新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深入探讨全球化大变革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谜题以及中国如何认知与适应新角色。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会上说,在过去改革20、30年当中,蛋糕在不断做大,但是是怎么切的?切的非常不理想。特别是劳动者、中低收入阶层在蛋糕中占的份额太小,而且这个比重有下降的趋势,迫切需要改变。过去20年中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是一个真实的趋势。根据统计局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城镇居民最高收入10%的家庭和最低收入10%的家庭,互相之间的人均收入的比在过去的20年中间大致是从6倍上升到9倍,2008年按统计数据是9倍,按照我的计算是26倍,也就是说城镇高收入居民实际收入要远远大于现在统计上的数据。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尤其是灰色收入的问题,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大?我们在研究中间的一个估计是2008年5万4千亿,这个巨大的灰色收入主要部分都集中在高收入居民。这说明收入分配发生了很大的扭曲,收入分配体系有很大的漏洞,导致了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应该怎么改变,我认为政府转型是一个关键。所以说眼前突出的问题,我觉得是财政体制的改革、税收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方面都需要大力度的改革、根本性的改革,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

据新京报2010年11月06日报道,素有“批评经济学家”之称的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指出,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中国经济调整、拉动内需的核心问题。许小年并建议,将几十万亿的国有资产分给13亿民众以刺激消费。“有调查显示,我们过去几年间收入的分配大多数集中在最高端的收入组别里,而中层和下层的收入组别收入增长速度远远的落后于高端组别的收入。如果不解决寻租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收入分配。”许小年表示。

许小年认为,要刺激消费,就要在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上向居民倾斜,进行制度改革,在一次分配的市场上和二次分配的市场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他开出的药方是,将国有资产分给民众。“我们几十万亿的国有资产可以分给13亿民众,国有资产在国资委手里管着,一分钱都不能用于消费,如果分给民众就可以变成消费购买力。有很多的政策,与其国资委掌握几十万亿的国有资产,不如把它放到全国社保基金里,来充实我们的社会保障,使老百姓可以放心地把储蓄拿出来用于消费,来支持中国经济的增长。”许小年说。“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改革。”许小年强调,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喊了十几年仍然没有转变。制度刚性的存在制约了结构改革,只有打破这个制度刚性才能打破这种模式。”

据搜狐财经2010年11月06日报道,在这次财新峰会上,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指出,2005年、2006年以来,大家都认识到,导致中国过高储蓄率、过低消费率的最深层原因,是增长模式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或者说资本收入、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主要是政府和最富裕的人群,而政府和富裕人群的储蓄倾向是高的,消费倾向是低的。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份额降低,而专业劳动者和普通劳动者的消费倾向是高的,储蓄倾向是比较低的。这样就造成了整个经济的内部失衡,储蓄的份额变得越来越高。但是还不仅如此,我们还存在着需求短缺、内需短缺的现象,需要找另外一个出口或者“出钞”的方式,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困扰我们多年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怎么才能扭转呢?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或者说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但是,问题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已经提出至少28年,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要把我们的经济发展转到以提高消费为基础的轨道上去。

吴敬琏说,为什么没有能够顺利地实现我们在80年代初期就提出的目标呢?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即政府仍然保持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过大地配置资源的权力。所以,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体制问题。怎么才能解决体制问题呢?其实很清楚,就是要推进改革,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最近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一语中的、切中时弊,指出了问题的焦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值得我们仔细琢磨,我想,成败在此一举。这一举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进行的全面的改革。

在网闻博报小社员看来,主流精英专家们的专业名称和专业用语,往往让大众感觉到很高深或很婉转。但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接轨的基本思维主线,却是很明白的。而且,把几十年市场化所造成的发展失衡结果,再反推给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这种倒果为因的辩术风格也是一直的。于是,最后开出的药方,包括“大力度的改革、根本性的改革”、“打破这个制度刚性”、“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体制问题”、“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等等,也便出奇地一致。用吴敬琏的话来讲,就是“成败在此一举”。亦如前文所述,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工具,科技也只是发展生产的手段,工具手段本无善恶。但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概念导入,却会潜藏着“GDP崇拜”与“技术崇拜”的精神迷幻剂。计划是人为性的,市场照样会被人为操纵。不管是经济泡沫与金融危机的操纵,还是货币操纵与汇率操纵,都已经反复验证了市场被人为操纵的现实。区别仅仅在于,经济发展是被计划调控,还是必须要继续被市场操纵?或者说,是应被政府行政主导,还是继续被世界金融资本垄断寡头主导?这既涉及到国家主权利益问题,也涉及到“公”与“私”的财富分配,更涉及到少数人与多少人的利益之争。归根到底,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为导向,还是以世界金融资本寡头和市场为导向?

【6】打破市场化的刚性迷思

远自1492年“老欧洲”的哥伦布悬挂“十字军旗帜”远洋出征开始,资本主义的“财富战争”体系,就已经使世界市场发生了变异。这个所谓的市场或市场经济体系,本身就以“抢钱”和以抢来的钱作为原始资本进行弱肉强食的工具。这个资本丛林体系的弱肉强食结果,只能是世界性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加剧。金融资本寡头操纵市场所导致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掠食者对被掠食者进行财富洗劫的循环。被掠食者在掠食者所建立的这个“财富屠场”体系里抗争,是注定没有胜算的。面对世界“财富战争”的“资本巨无霸”,被掠食者只有依靠国家民族和集体团结的力量,并创造新体系新规则进行抗击,才会有救亡图存的取胜可能。就像“一战”时俄国的创新转型与前苏联的“大国崛起”,也就像当年中国在经历百年求索后终于走上社会主义发展大道。

即使从世界“财富战争”的战术层面来讲,世界私人“资本巨无霸”是武装到牙齿的美械军团,中国个体或私人资本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杂牌军”。若再完全进入资本主义“财富战争”的市场经济体系规则里,去打“阵地战”或“正规战”,则只能是比现在还要悲惨的“被宰割”结局。商场如战场,战场亦如商场,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我们凭得不正是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再加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吗?

言归正传,市场也仅仅只是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手段,但绝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工具和手段。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不能被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所绑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资本的利润最大化,特别是金融寡头垄断资本的利益最大化。所谓的资本主义体制,正是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并保障这个体系运行的体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了什么?为谁发展?并依靠谁来发展?这才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前提。只要搞清楚了这一点,也才能明白主流精英专家们“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的良苦用心。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