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左娅)在29日召开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表示,自今年10月以来至12月底,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0.7万人次,立案查处案件2550起,查获违法产品货值9857.08万元。检查服装、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玩具等大宗出口商品72.3万批次,查获不合格大宗出口商品817批次,不合格商品货值1.53亿美元。
此间,质检系统相继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违法产品货值100万元以上案件54起,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4起。其中,质检总局组织河北省质监局查处廊坊文安制造假冒化妆品黑窝点时,共出动质监执法人员100多人,当地公安出动100多名干警配合,共查获15个品牌的日化产品2776箱、制假设备19台件、各类假冒产品包装物13925个。制假分子为当地村支书,他高筑墙、养恶犬、雇打手、设监控、暴力抗法。查获的违法产品用15辆卡车拉了一夜。目前此案已移送公安机关。
严冯敏介绍,今年1月至11月,全国质检系统共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14.97万起,涉案货值57.43亿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22起。其中,查处汽配案件1802起,涉案货值7566万元。质检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专项行动工作力度,维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
2010.12.29
2010.1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