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求救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wyywlc
时间:
2010-12-24 13:38
标题:
求救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2010年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即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试对此作出评论。
一道论述题。 有没有人能帮忙回答一下
作者:
世界无限大
时间:
2010-12-24 15:13
看看
作者:
wyywlc
时间:
2010-12-25 17:46
求救。。
作者:
周狼
时间:
2010-12-26 08:26
对呀……高手来分析!
作者:
kazewindytp
时间:
2010-12-27 13:51
首先要分析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简述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在世界中独特的作用,即美元为政治货币,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元的溢出效应,以及美国对国际金融体系规则的控制。
接着要论述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即国际体系内美元的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问题,世界上不是缺美元,而是新兴经济体通过外向型经济和自然资源的出口积累了大量美元,再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以达到避险和获利目的。
,而美国金融机构利用新兴经济体的美元投资再度进行所谓的金融创新,导致次贷危机。
最后就是此轮量化宽松的直接结果,第一,量化宽松不是为美国的实体经济注资,而是大量金融行业的债券,以期望金融行业能更积极给予实体经济贷款,因此对与此轮量化宽松政策能否刺激就业率上升,经济复苏持怀疑态度。
第二,美国和发达国家经济体面临的是危机后的通货紧缩状态,而新兴国家经济体却面临的是通货膨胀的局面,量化宽松政策势必再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人们对美元走低的预期,迫使大量热钱涌入发展中国家和进行原材料的投资,推高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新兴经济体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面临两难局面。
第三,通过量化宽松政策稀释美国的债务,这其实是变相违约。他国违约,美国的金融评级机构会下调其国的信用等级,提升其融资成本,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却透过美元这一霸权货币,向全世界转移金融危机的成本,变相占有他国的经济成长成果,维持国内的虚假繁荣。
总体评价就是——损人不利己。
作者:
kathie87
时间:
2010-12-31 22:32
厉害
作者:
kathie87
时间:
2010-12-31 22:32
厉害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