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我读《论语》○48父为子隐 [打印本页]

作者: haohao2046_2    时间: 2010-12-14 06:40
标题: 我读《论语》○48父为子隐
我读《论语》○48父为子隐  
作者:[ 郭兴邦 ] 于2007-08-21 10:41:15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乡邻们认为是最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而儿子(不顾父子私情)去告发他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的乡邻和我的朋友认为的正直不是这个样子的:父亲要为儿子所做的坏事、不道德的事情保守秘密,隐瞒起来,不使外人知道,儿子要为父亲所做的坏事、不道德的事情保守秘密,隐瞒起来,不使外人知道,最正直的品德就表现在其中了。”
【分析】
这段话向我们显示了两种根本不相同正直观念。
一种是叶公的。他们以事实为根据,不分亲疏远近,不讲情面,一视同仁,如果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正直的人,是无私的,在法律面前,就是父亲也不行,也不允许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否则,就举报你,要法律制裁你。
一种是孔子的(是不是儒家的呢?就只能由孔子的后代学者来回答了)。他是要分亲疏远近的,要讲情面的,因此,不能一视同仁。如果是别人做了危害自己的事情,是绝对不许可的,是要斗争到底的(或者也不管部不管不问,任他怎么做都行?其中没有说到,不得而知)但是,是自己的父亲或者儿子就是可以的了。要相互保守秘密,对外人进行隐瞒,以免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样做了。正直也就表现在其中了,也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了。
孔子的儒家道德就是这样的。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