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暂住证为何变相?问问大家
[打印本页]
作者:
dorm99
时间:
2010-12-14 05:40
标题:
暂住证为何变相?问问大家
东莞人和“新莞人”有多大的差异?我憎恨这个名字 曾因弄死多人、匿迹多年的“暂住证”又死灰复燃了。
在东莞的每一个地方,都用横幅大大的写着“新莞人应主动办理暂住证”
我不想他们叫我新莞人,我们只是外来工,名符其实的外来务工人员-------尽管我们也许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只要不是公务员,我们就得叫这个名------打工仔或者打工妹!
这些打工仔或者打工妹如果没有“暂住证”,将不能在不是自已家乡的中国土地上自由行走。许多低收入的人,为了躲开“治安队”的拘捕,不敢在大街上逛。白天也不敢。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记得不是很清楚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青年运动时代。
当时有好些维新的有志青年为了逃避军阀的****,都跑去了外国租界,在这里,虽然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可是中国人是不能随便动中国人的。因为这里是外国势力管辖区。有一次,某大学教授访友夜归,只见大街上全是巡逻人员,专门针对宵禁时间在街上行走的中国人,没办法,急中生智的他只好在红灯区找了个俄罗斯**,挽着她走过了中国人巡逻的中国街道。
对方尽管只是个**,可因为她是外国人。没有中国人敢在这片土地上约束她的自由。
那个时候是因为中国很穷困很潦倒。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可是,打工仔-----本地人,有多少不平等的待遇?上面这个故事,就在这不是特区的中国土地上重演,
打工者,你改了名叫新莞人还是打工者。就象街头乞丐,你把他叫做“总统”,然后总统就成了要饭的名词了,一点也不新鲜。
我们办公室的两名员工,在清溪镇三中管理区,本月十五日晚上上街购物被“治安队”以查“暂住证”为由扣上了“警车”,关押在“治安队”,他们甚至没有机会通知我。后来一个偷跑回来了才惊恐的告诉我他们的遭遇,我才请本地人以公司名义让另一个重获自由。
没想到时隔五天,本人也“秀才遇见兵”了:
我去清溪办公事,骑着电单车(摩托车早已被“禁”走了三辆),在路边喝饮料休息时,一名警察带着几个“治安队”把警车停在了我们面前(旁边还有不少外地人),喝道:不要走,拿暂住证出来,没有的拿身份证。问到我时,我坦言公司正在办,身份证也没带。以下是我和警察的对话:
警:你的暂住证呢?
我:公司正在办理。
警:那么你的身份证呢?
我:没带,我们出来办点事不可能长期把身份证带身上,会弄丢的。
警:那你要跟我们走一趟。
我:为什么?
警:什么为什么,你没办暂住证就要补办,上车!
(我耐心的对他讲了一遍原籍、工作单位、工作职位、没证原因。)
警:我都不管,没证就得办证,上车。
我:我不能跟你走。这里是大道,你们白天随随便便在这里抓人上车我是不会配合的,我并没有犯罪。
警:我只要你办暂住证。
我:身份证都没在身上,我也不在这边工作,怎么办理?
警:没有身份证不要紧,你只要写你的名字就行,一样可以办理。
我:这样办证的性质是收钱还是甄别好人与坏人?
警:上车。
我:我不上,我还要去镇上办事。你可以联系我们公司核实我的身份。
警:(犹豫了一会):给你一次机会,快点走。
我还能做什么?
不需要再讲理,这都是多余的,他也是只是个执行者,这样已经是相当法外施恩了,我也就走开了。一百米外,我回头,刚才在我旁边歇脚的七八个外地人,全上了他们的执法车。
可以想象,这些同胞们口袋里又血汗钱又要少了一份。
我伤感了好一会,悲哀呀,打工仔们!
同胞们,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要办“暂住证”?它虽然只是不到一百元,可这样只是加深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不能填平的鸿沟和增添对立性甚至是仇视心理。同时,给本地“治安队”赋予了歧视和敲诈外地人的机会。几年前,血的教训仍然在我们心头萦绕不散。几年后,外地人的摩托车就不被允许在本地大路上行驶,今年,“暂住证”恶梦又困扰着我们这些外地打工仔,每次都让人心头难以平静,我们,收入高的都依法交个人所得税了,收入低的,仅生存在温饱线上,家里有多少荒废的家业在等待这点微薄的工资去重生;有多少留守的孩子因为这点收入而没有双亲的呵护?贫穷似乎真的有天注定,外来工对此不会有怨言,可是,就这么一点自已合法所得,还经得起多少除了资本家以外的盘剥?谁来关注这个弱势群体?
何其的不平等呀!温家饱总在主席台上大言不惭:要关注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令人担忧!可是,他知道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异乡被人敲诈吗?
你们不要叫我“新莞人”,我们的名字叫做打工仔。我们屈辱而顽强地在本地人的土地上苟活着。
看一看这些触目惊心的留守儿童吧,本地人,你们的良心何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