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转贴】探访古世界七大奇蹟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12-14 04:20
标题: 【转贴】探访古世界七大奇蹟
探访古世界七大奇蹟

為什麼要说古世界七大奇蹟?? 其实是与新世界七大奇蹟作一区分。

古世界七大奇蹟是由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所认定,认定的方式,是以希腊世界即使用再多人力都无法完成為标準,包括:
1.埃及吉札金字塔
2.宙斯神像
3.法洛斯灯塔
4.毛索洛斯墓庙
5.巴比伦空中花园
6.阿提密丝神殿
7.罗得斯岛巨像

然而最早提出世界七大奇蹟一词的人是西元前三世纪腓尼基的旅行家昂蒂派克。他将其航海沿途所见的七处最伟大的人造景观,称之為“世界七大奇蹟”。时至今日,或因天灾,或為人祸,这七大奇蹟如今大多灰飞湮。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昂蒂派克的脚步,去追寻这些早已消失的旷世奇观。


歷史的见证 -- 吉札金字塔 (The Pyramids of Giza)

见证了4500多年人类的发展歷史,埃及金字塔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作為七大奇跡之首,它不仅修建的最早,更是迄今惟一的“倖存者”。因此,儘管还有很多不解之谜,金字塔仍然是世界七大奇跡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个。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绝大多数都建筑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这些有 4000 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佈在首都开罗及尼罗河上游西岸吉萨等地。其中最壮观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 2600 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被誉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吉札金字塔左边属於卡夫拉王,右边属於库夫王,附近连著一座狮身人面像。主要建材為石灰岩,部分為花岗岩。

在4500年前,那时人类尚未掌握铁器。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块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的通风道倾斜深入多层地下,陵室的佈局宛如迷宫,加上那些墓内石壁光滑、刻以精美华丽的浮雕,古埃及人又如何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及加工工具去完成,至今仍是个谜。

其次,据估计建设金字塔时,埃及当时的居民必须是五千万人,否则难以维持工程所需的粮食和劳力。但据当时的歷史纪录显示,公元三千年世界的人口只有二千万左右,同时,还必须有够多的劳动力在农田上耕作以维持粮食更应。然而地势狭长的尼罗河流域所提供的耕地,似乎不足以维持施工队伍的需求。要知道队伍有十万人,单靠尼罗河域的农业收成能维持工程的需求吗?

再者,神殿所需巨大石料的运载也是一个问题。古埃及人利用滚木运输,这种最原始的方法固然能将庞大的石块运到工地,但滚木需要大树的树干才能做成,可知道尼罗河流域树木稀少。在尼罗河岸分佈最广、生长最多的是棕櫚树,但古埃及人既不可能大片砍伐棕櫚树,而且质地比较软的棕櫚树是无法充当滚木。因為棕櫚树的果实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粮食来源,棕櫚树叶又是炎热的沙漠中唯一可以遮阳的材料,这同样也成了个谜。

另外,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 260 万块每块重约10 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著物,歷经 4500 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连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 4500 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

认為金字塔仅仅是法老的陵墓也令人难以相信,暂且不说这 260 万块巨石如何採掘,要完成这建筑所需的时间為 260 万天 (即 700 年)。如加速工程的进度都需要 70 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為什麼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最奥妙的是,金字塔与天文学、数学有一种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联繫:

*金字塔的建造可确定一种度量衡体系—大金字塔的长度单位是根据地球的旋转大轴线的一半长度而确定,即 大金字塔的底是地球旋转大轴线一半长度的百分之十;
*大金字塔的重量单位是以上述的长度单位与地球的密度组合而成;
*大金字塔的热量单位是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
*大金字塔内那间陈列法老的灵柜的墓室,尺寸為 2 : 5 : 8 和 3 : 4 : 5,这个数字正好是座标三角形的公式。公式发明人是古希腊哲学家华达哥拉斯。而华达哥拉斯诞生时,金字塔早巳建好 2000 年。
*子午线正好从大金字塔中心穿过,也说它是座落在子午线的中间,这似乎可以窥见大金字塔的建造者,為什麼要选在沙漠中这块独特的岩石地带做為塔址。

最近,在埃及有惊人的发现,考古学家称金字塔内有外星人或生物。他们发现塔内 密室中藏有一具冰封的物件,探测仪器显示该物件内有心跳频率及血压显示,相信它巳存在 5000 年。专家们认為冰封底下是一具仍有生命力的生物。

盐害及风化情况已经严重的损害包括狮身人面在内的金字塔建筑,因此吉札金字塔已於 1979 年被列為世界遗產之一。

PS何谓盐害?
当一个遗跡被发掘后暴露於地面,由於沙漠空气中的水份少,降雨量低但水份蒸发量很大,因為毛细管作用地下水被引到地上蒸发,水中的盐份却留在陆地表面或建筑物内结晶而把使建筑物的砖头粉碎,这种现像就称為盐害。





眾神之神的光芒——宙斯神像

西元前457年,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西元前776年)的举办地——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的古城,完工了一座巨大的雕像,这就是宙斯神像。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眾神之神(差不多跟如来佛平级),為表示对他的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

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塑家菲迪亚斯Pheidias的杰作。他用象牙製作宙斯神像的躯体,用黄金製成宙斯神像的长袍。神像头戴橄欖叶编织的环,右手握著由象牙和黄金製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著一把光彩夺目的权杖,权杖上停著一隻威风凛凛的雄鹰。神像宝座的四周围绕著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等神话人物。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当於4层楼的高度。

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在修建雕像的过程中,菲迪亚斯曾专程到奥林匹斯山,问宙斯对他的塑像是否满意。作為回答,天神降下了霹靂闪电,劈裂了神殿的走廊。看来,神仙也讨厌“形式主义”呢!

西元5年,宙斯神殿被一场大火摧毁。出於安全的考虑,倖免遇难的宙斯神像被运到了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可终归是厄运难逃,西元462年又一场大火,将宙斯神像彻底焚毁。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奥林匹亚城宙斯神殿的断壁残垣了。




為人民服务——法洛斯灯塔 (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 / the Pharos Lighthouse)

西元前290年前后,亚歷山卓港(Alexandria)是当时古埃及的首都,但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往来船隻常因迷航而触礁沉没,人们叫苦连天。於是统治者便下令,在港口附近的法洛斯岛上兴建了这座灯塔。这也是法洛斯灯塔与其餘六个奇观不同的地方,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它的灯光在晚上照耀著整个亚歷山卓港,保护著海上的船隻。為感谢它的帮助,人们便用古希腊神话英雄的名字来称呼它——法洛斯灯塔。

法洛斯灯塔整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共分為3层:最低的一层為四角柱,高55.9米;第二层為八角柱,高18.30米;而最高一层為圆柱,高7.30米。加上塔顶的海神波赛东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即使在今天,这个高度也相当於40层楼!

灯塔内部是螺旋形斜坡,通过这些斜坡,骡子把成桶的燃油运往塔顶。塔顶的房间内有一面能360度旋转的巨大的青铜反光镜。白天,镜子反射阳光;夜晚,镜子便反射石油燃烧的火光。据说火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并具有防卫及侦察敌人的功用。

建成后的1000多年中,法洛斯灯塔“兢兢业业”指引著每一艘进出港口的船隻,但人类却“恩将仇报”,毁坏了“劳苦功高”的法洛斯灯塔。西元850年,罗马帝国与法洛斯岛上的回教徒发生战争。由於站得高看得远,控制灯塔的回教军队总能及时发现来袭的敌人,这使罗马军队大伤脑筋。於是,罗马人便散佈谣言,说灯塔下面埋有宝藏,贪婪的人们给法洛斯灯塔带来了难以修復的创伤。公元 956、1303 及 1323 年的三次大地震还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公元 1480 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法洛斯灯塔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跡的后尘,成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观。




帝国的传说——毛索洛斯墓庙 (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西元前4世纪,在今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南部有一个卡里亚帝国,在毛索洛斯国王统治下,卡里亚盛极一时,罗德斯港就曾是卡里亚帝国的一部分。毛索洛斯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為他和他的王后——阿尔特米西婭二世(同时也是他的妹妹)修建陵墓了。如今,强大的卡里亚帝国已不復存在,只有王陵的遗跡向世人讲述著帝国的传说。

规模浩大的墓庙於西元前353年建造完成。根据拉丁史学家大普林尼描述,这座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地基是高19米,长39米,宽33米的平臺;地基上是由36根柱子组成的爱奥尼亚式连拱廊,高11米;拱廊上是金字塔形屋顶,由24级臺阶构成,象徵著毛索洛斯的执政年限。陵墓顶端是毛索洛斯和王后驾驶四马战车的雕像。整座建筑高达45米!

除了宏伟的建筑外,毛索洛斯墓庙地基四周还有精美的雕塑。其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 Bryaxis、Leochares、Scopas 和 Timotheus 製造,每人负责墓庙的其中一边。据记载,在其中的三处浮雕中,第一处表现的是马车,第二处是希腊人和亚马逊人作战的场景,第三处是拉皮提人和半人马怪兽之间的战斗。今天,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还保存著第二处雕像的残片。

西元12世纪,一场地震使毛索洛斯墓庙受到重创。1402年,汪达尔骑兵攻佔哈利卡纳苏斯,并在那里建起了圣?彼得要塞。16世纪初,為加固要塞,骑兵们把这座陵墓当成了採石场,毛索洛斯墓庙就这样渐渐被拆毁了。自从 19 世纪开始,毛索洛斯墓庙一直有进行考古学的挖掘,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关毛索洛斯墓庙的资料,令我们对毛索洛斯墓庙的形状和外观有更多的认识。




爱在西元前——巴比伦空中花园 (Babylon Hanging Garden)

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跡,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传说呢?

西元前604年-西元前562年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 plain)上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巴比伦,国王是Nebuchadnezzar 王(公元前 604 - 公元前 562)。国王有一位美丽的王妃叫安美依迪丝 (Amyitis),她来自一个多山的国家——米底,那里有著鬱鬱葱葱的原始森林。乾燥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连树都少见,更没有森林。於是王妃“思乡成灾”,闷闷不乐。為治癒心上人的“思乡病”,Nebuchadnezzar 王下令建造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的遗址位於 Euphrates 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 50 里外。它不是真的悬在空中,而是建在120多平方米的石地基上,高度约為24米,比6层楼还高。花园就像多层生日蛋糕,由一层层面积逐次减小的平臺组成。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除了种满鲜花、树木,还建有溪流、瀑布、长廊和亭阁。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 Euphrates 河,所以研究人员认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繫著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米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 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以拱顶石柱支撑著。





光照千秋的女神——阿提密丝神殿 (Temple of Artemis)

阿提密斯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 Lat,埃及人称她依西斯 (Isis),而罗马人则称她為戴安娜 (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丝女神深受敬仰,為了表示对她的虔诚,大约在西元前550年,古希腊人修建了因此兴建了七大奇观之一阿提密丝神殿。神殿坐落在古希腊城邦埃斐索斯境内,就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海岸。

整个神殿最著名的是内部的两排大理石立柱,至少106根,每根大约12至18米高。神殿内外均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等浮雕装饰,在华美奇丽的神殿中央有一个″U″形祭坛,摆放著阿提密丝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

阿提密斯神殿曾经歷过7次重建。首座阿提密斯神殿於公元前 550 年由建筑师 Samos、Chersihon及他的儿子 Metagenes 设计、以爱奥尼亚式(Ionian)建筑,是首座全部 由大理石建成及当时最大的建筑物,面积达6050平方米,由 127 条约十九至二十米高的大理石柱支撑,整座建筑物均由 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 和 Phradmon 等当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浮雕装饰,在中央的「U」形祭坛摆放著阿提密斯女神的雕像。西元前356年,神殿被大火烧毁,重建的时候,大理石立柱长度增加到了21.7米,并增添了13级阶梯围绕在旁边。西元5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佔领了埃斐索斯,它的皇帝奥德修斯二世是个狂热的基督教信徒根本不信什麼狩猎女神。在奥德修斯的命令下,阿提密斯神殿被彻底摧毁,从此消失於大地。




胜利者守护神——罗得斯岛巨像 (The Colossus of Rhodes)

曾有一款有名的游戏叫《罗德斯岛战记》,游戏背景是著名的罗德斯岛战役,而罗得斯岛巨像,就与这场战役有著直接的关係。

罗得斯岛巨像是七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间便倒下了,考古学家甚至连它的确实位置及外观都未能确定。

罗得斯岛巨像位於希腊罗得斯岛 (island of Rhodes) 通往地中海 (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2000多年前,罗得斯岛上有一个繁华的港口——罗德斯港。这里的商业十分发达,穿梭往来的商船每天都挤满了航道,一派热闹兴隆的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商业利益使罗德斯岛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著名德罗德斯岛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在公元前 305 年罗得斯岛联邦和马耳他 (Macedonia) 的安帝哥尼斯 (Antigonids) 发生了一场战争,战胜的罗得斯岛联邦得到大批战利品,為了记念这场胜仗,他们便决定用缴获的青铜兵器来為自己的守护神——太阳神西里奥斯(Helios)建造出罗得斯岛巨像。為庆祝胜利,岛上居民建一座雕像。

雕像大约於西元前282年完工,整体用大理石建成,表面用青铜包裹,内部用石头和铁柱加固,高约3米,与10层楼高的纽约自由女神像差不多。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入口处,过往船隻都从雕像腿中间经过,从船上仰望宏伟的雕像,场面一定壮观吧。然而,研究显示以 Mandraki 港口的阔度和巨像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而且 地震后巨像的遗跡亦会阻碍著港口,所以真实的巨像应该位於港口的东面更内陆的地 方。

西元前226年的大地震使这幢伟大的雕像从膝盖处折断,从此倒在了罗德斯港的岸边。西元654年,罗德斯岛被阿拉伯人入侵,残存的雕像被侵略者运到了叙利亚,使这个奇观的考察更形困难。





至於新世界七大奇蹟,依国家地理杂誌所发表则為埃及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玛哈陵、中国的万里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佛塔、义大利的罗马斗兽场、义大利的比萨斜塔。

也有人列出第八奇蹟 (大陆的万里长城) 与第九奇蹟 (大陆的龙游石窟),不过应该都只能做為参考。 而大陆国宝佛指骨真身舍利虽有人称其為第九奇蹟,但现今联合国只有认定世界文化遗產,并没有认定世界奇蹟。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中国少年报 2003年
骨头旅游笔记
各世界奇蹟图片,除了吉札金字塔及巴比伦空中花园之外,都是由 Mr. Mario Larrinaga 所绘製

(上述奇蹟除金字塔外均已不存在,所以绘製的图片是依照文献中的记载而绘出)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