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转贴】美日扼中国咽喉 国家管制战略矿产资源刻不容缓
[打印本页]
作者:
dengxi6489
时间:
2010-12-14 03:25
标题:
【转贴】美日扼中国咽喉 国家管制战略矿产资源刻不容缓
美日扼中国咽喉 国家管制战略矿产资源刻不容缓
随着世界电子、军工以及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稀有金属(特别是稀土)同石油、钢铁一样成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目前我国稀有金属、焦炭、黄金等具有战略价值的矿产资源在生产、出口及应用方面仍存在不正常现象,有损国家战略利益,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国家管制机制。
中国在稀有金属及煤炭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由于存在管理混乱、无序生产及盲目出口等不正常现象,这些战略矿产资源未发挥足够的效益。稀土是中国具有战略优势的资源之一。近15年来,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稀土价格却下降了36%,国内有关矿产企业的利润普遍只有1%~5%。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由于稀有金属具有的巨大价值,加上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大量进口我国稀土产品加以囤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国家实行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我国进口作为战略储备。
日本是典型的资源短缺国家,从我国进口的稀土矿产占其总进口量的比例高达83%。为了维护本国高科技产业的绝对竞争力,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6年3月宣布将铟、铂及稀土三种资源列入储备对象,扩大了稀有金属品种的储备范围。此外,由于境内外资企业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出口配额限制,日本等国近年来在我国稀土资源区(内蒙古包头)大规模投资设厂,实质是变相获取我国稀土原料。
焦炭(专指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等冶金用焦炭)是冶炼钢铁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原材料,没有焦炭也就不可能生产优质钢材。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焦炭生产是一种高污染产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每生产一吨焦炭要产生400立方米左右煤气,炼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一氧化碳及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炼焦所排出的焦油和废水也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渗入地下后将长期污染地下水。目前,由于环境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严厉的环保政策,不少发达国家的许多焦化厂已被迫关闭,这种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中国还在大规模发展。
黄金储备的多少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目前美元趋向贬值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调整储备结构,增持黄金、其他可兑换硬通货和战略物资。然而近年来,外国矿业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新疆、陕西、云南、青海、辽宁、湖南等地勘探或开采金矿,其中贵州烂泥沟金矿以及云南播卡金矿都是储量在100吨以上的世界级金矿。中国的黄金开采权并未对外开放,但已有外资公司在陕西煎茶岭金矿和贵州烂泥沟金矿开始了实质性的开采。
我国战略矿产资源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主要是管理水平低导致的,其典型代表是稀土产业面临的困境。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产品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专利,这些专利不仅代表着技术,也代表着市场,等于扼住了中国的咽喉。1999年,我国的铵铁硼产量与日本产量接近,但产品要想出口,必须向日本交纳高额的专利许可费。日本虽然资源缺乏,却用知识产权战略拿住了中国稀土企业的“罩门”。
尽快对我国各类战略矿产资源实施国家管制并建立战略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机制,是一个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及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虽然有关部门此前已经采取了一些类似取消出口退税、实行出口配额等限制措施,但我国战略矿产资源的未来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加强监管”,还应当雷厉风行地对现行产业布局加以战略性的调整和结构性的重组。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