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新闻报:联合国秘密挑选新管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3 22: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联合国总部大楼


本报记者 赵全敏

●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接受本报采访 ●中国力荐亚洲人选 ●美国迫于压力松口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于今年12月31日卸任,围绕接班人的争夺开始进入白热化,而首轮秘密投票将于北京时间7月25日举行。尽管投票只是征求初步意见,结果不对外公布,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是全世界观察候选人竞争情况的重要机会。在产生联合国新秘书长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决定权。

  就本次秘书长选举,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他目前主管联合国人数最多的部门——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

参选人全都“不在家”

  按规定,美国时间7月24日,安理会15个成员国将进行“投票”,投票选项分成“鼓励”、“不鼓励”、“没有意见”。

  目前,斯里兰卡的贾扬塔·达纳帕拉(联合国前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韩国的潘基文(外交通商部长官)、泰国的素拉革·沙提拉泰(副总理)和印度的沙希·塔鲁尔(现在负责联合国传播和公共咨询方面工作的联合国副秘书长)4人成为这次推选中最受关注的人物。

  在即将进行投票的时刻,4位候选人都还在各司其职,反而是各自政府为竞选忙得不亦乐乎。据陈健介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内,看不到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惟一一位现任的负责联合国新闻部的印度候选人塔鲁尔也出差去了,但他们国家的活动却在争分夺秒地展开。泰国在东盟国家内获得了充分的支持,印度领导人则是见到谁都做工作,惟有斯里兰卡政府显得不紧不慢。

候选人要善于“避雷”

  实际上,7月24日的投票不过是民意测验式的投票,看看每位候选人大致会获得多少人的支持,投票并不具有决定性,也不是“五常”争夺的最终焦点。而在正式投票中,5个常任理事国的每一张票都必须是赞成或弃权,不能出现反对票。作为候选人来说,也就是要避开“五常”中的任何一张否决票。

  陈健说:“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候选人就要懂得避开‘五常’所设置的条条框框。例如,美国人想找一个听自己话的人,不希望出现挑战自己的人,因为美国从安南身上看出,如果联合国秘书长有了独立的声音,便可能挑战美国。与强势的参选人相比,美国更愿意挑选弱势的人。”实际上,当初安南也是被美国看中,但没有想到是,安南的行事风格超出了美国的预想。


  因此,尽管有报道称,印度的塔鲁尔在最后时刻提出参选,可能与美国背后的支持有关,但美国的考虑也有颇多犹豫:一方面想拉拢印度,另一方面,印度也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国,这样的国家出来的候选人很可能不如小国家的人听话,这是美国需要思量的地方。

  而法国人关心的是,他们要新秘书长会说法语。目前正值法国担任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希望新的秘书长能够在自己的任职期内选出。据悉,各位候选人目前正在努力学法语,韩国的潘基文更是请来法语家教专心学习。

  目前,五个常任理事国对候选人的态度十分微妙,大家不愿意挑明。几位候选人则是争相亮出了自己的“绝活”。


选秘书长,五大国态度微妙

本报记者 赵全敏

“五常”谁也不挑明

  虽然安理会对联合国秘书长的选择拥有实质性的决定权,但迄今为止,“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某一位候选人。

  对于以上几位亚洲候选人,陈健与其中三位有过直接的接触。陈健对他们的评价是:潘基文的组织领导能力突出、稳重而谦虚;塔鲁尔思想灵活、敏锐;达纳帕拉有着职业外交官的特长。

  一段时间以来,4个亚洲候选人与“五常”之间的“摸底”已经展开,“五常”与他们分别接触的过程也正是与他们谈条件的机会。

  中美两国在这次秘书长“大选中”的作用非常关键。陈健认为,“五常”在这场较量的第一个回合中,中国算是取得了成功,令美国改变了原先不支持亚洲候选人的调子。早在2月,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还强调说,美国强烈反对地区轮换原则。然而,随着中俄两国明确表态,支持下任秘书长从亚洲产生,并且法英两国似乎站在了中俄这边。在这种大趋势的影响下,美国也改变了态度。

美国的调子变了

  陈健告诉本报记者,本届联合国秘书长的推选背景与历届有着明显的不同,目前的联合国正处在信任危机与改革的敏感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争夺联合国秘书长之位的大战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新的秘书长将来自哪个地区。中俄两国以及非洲集团已经明确表态,支持亚洲人当选新的秘书长。在这种大势所趋的前提下,美国的态度也转变了,布什本月表示,依照惯例,也该轮到亚洲地区产生一位联合国秘书长了。

  第二个重点是对人选的具体要求。陈健表示,尽管美国单方面强调管理能力,但联合国内部的不同声音认为,新的秘书长首先应该具备出色的外交能力。

  本次秘书长“大选”的第三个特点是,安理会与联合国大会的权力分配问题。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并经联大任命。众多的成员国要求联大会议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形势推动下,这次“大选”的透明度会有所增加。如在这次推选中,联大会议主席与安理会轮值主席一直在通气。

  对于自己所领导的部门将在这次秘书长推选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陈健说,他和自己所在的部门都将以中立的态度遵守“大选”的规则,同时也将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

新闻链接:候选人各有特长




潘基文:61岁,哈佛大学毕业。从2001年起,潘基文担任了两年的韩国驻联合国大使,协助前联大主席韩升洙的工作,并以经验丰富、冷静果断著称。





  达纳帕拉:65岁,曾担任联合国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现作为斯里兰卡总统的特别顾问,在努力推动国内和平进程。达纳帕拉强调“力推联合国改革”,而他在联合国工作的经验对推行改革极为重要。





  塔鲁尔:50岁,出生于伦敦,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从1978年到联合国工作至今,一直保持着印度国籍。





  素拉革:48岁,哈佛大学毕业,是泰国首位获得哈佛法学院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22 20: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