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印争当区域好邻居 [打印本页]

作者: wuliumu    时间: 2010-12-10 20:16
标题: 中印争当区域好邻居
  奥巴马总统的印度之行强调了该国在全球安全和金融方面的重要性,这个民主国家与咄咄逼人的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印度糟糕的外交政策和混乱的区域关系一直牵制着它的发展。
  上周日,奥巴马总统在新德里会晤了印度总理辛格,双方讨论了扩大印美贸易机会的话题;并且两位领导人共同强调,在面对中国扩张的形势下,一个繁荣富强的印度所具有的战略重要性。然而,辛格总理没有承认,奥巴马总统也没有提及制约印度成功的这个最重要的障碍:它那一团糟的区域关系。
  从一开始,印度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的竞争对手出于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国。在单纯的经济增长或军事实力的竞争层面,它可能无法击败北京。但是,在有关原则方面的竞争上,印度的民主进步给这个地区树立了中国无法企及的典范。印度应该成为各国的伙伴,共同找寻合理的途径与这个奉行专制的邻居进行合作。
  然而,印度正在输掉这场竞争,而且正在家门口输掉这场竞争。如今,在奥巴马总统离开印度之际,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南亚最富有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对南亚起到有效的领导作用?
  中国展示力量
  当然,中国正在显示它的实力。上个月,中国设法限制对日本出口稀土矿物,向苏丹南部地区的脱离运动主动表态,以及就其货币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与G20其他国家展开争斗。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在南亚拥有更多的坚定和自信,它将这项战略称之为“珍珠链”(string of pearls)。中国正在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修建港口和基础设施;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挖掘矿产;在尼泊尔和阿富汗开发水电。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与印度的邻邦之间的贸易总额在2008年达到了16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而印度的区域贸易额则勉强稳定在110亿美元。
  印度的过分自信
  中国在南亚次大陆的成功反衬出印度在自身外交政策方面的重大失误。
  首先,印度一贯过于自信,认为区域近邻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它而不是北京,因此没有行动起来为他们提供积极的诱导。典型的例子就是孟加拉国,这个在印度的扶持下成立的国家极度贫穷,曾经多次向印度请求经济援助和更大规模的双边贸易,但均遭到断然拒绝。北京恰好利用了两国的这一缺口。
  多管闲事和傲慢自大
  其次,印度一向都傲慢自大,对邻国内部的政治运动给予选择性的支持。
  在尼泊尔,印度支持封建贵族统治长达四十载,在经历数次民变之后,依靠武力复辟了君主政体(注:尼泊尔国会已于2008年5月28日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实行共和制)。它还帮助培训了尼泊尔军队,精心安排了尼泊尔贵族与印度富裕家族之间的政治联姻。将印度逐出国门成为尼泊尔毛主义游击运动(the Maoist guerilla movement)的首要目标,而该游击运动所得到的大部分支持来自中国,并且还和中国结成了非正式联盟。
  今年一月,当联合国特派团监督和推动尼泊尔和平进程的任务准备结束之时,印度开始与中国争夺战后处理的控制权,将目光投向了尼泊尔非常紧缺且处于危险境地的水资源上(通过水力发电大约能产生83000兆瓦电能)。对抗让人联想起缅甸的情况,中国和印度在去年已经花费了100亿美元来确保得到这个军政府的支持。作为实力稍逊的大国,印度对这些对抗有着更多的担忧。

  排斥问题地区
  第三,印度向来多疑,当对外关系出现问题时通常选择将该地区排除在外,而不是着手处理潜藏的紧张局势。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移民制度,此举将限制多次入境签证。跨国公司对措施纷纷提出抗议,认为这将影响到那些从西方和波斯湾来的商业旅行者,但该项举措的最大受害者却是从孟加拉国和尼泊尔来的移民劳工。很多人会因为工作机会转而投向中国的怀抱,其他人则将选择非法入境,并由此带来犯罪活动。
  如果说要使得印度产生怀疑警惕,并对其政策造成严重后果,那没有什么能和巴基斯坦相提并论。只要克什米尔的激进分子(与巴基斯坦有着历史渊源)继续在印度境内活动,印度就会坚持不和巴基斯坦就有争议的边境或重要的资源(如水和天然气)展开会谈。而正是持续不断的争吵为好战斗狠提供了坚实基础。在一个拥有多孔山地边境的国家,这类威胁几乎不可能依靠武力进行拦阻。不过,新德里还是有意试一试。
  美国是印度糟糕政策的同谋
  不幸的是,美国成了印度地区孤立主义的同谋。在2008年,华盛顿施加压力迫使一项涉及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三方的天然气计划中止。去年,奥巴马总统曾一度考虑过任命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为(南亚)地区特使,授权他敦促印度和巴基斯坦开展对话,但此举遭到来自印度方面的反对,使得奥巴马忽略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利益诉求。
  上周日,在新德里的一个交流会上,当被问及有关巴基斯坦的问题时,奥巴马重申美国不会插手干预克什米尔争端。然而,如果没有印巴之间的和平,打算向前发展的阿富汗便会束手无策。
  全球地位:务虚的饰品
  西方国家大方地将一系列代表全球地位的饰品戴在印度身上:一个G20的席位,一个可能会敲开常任理事国大门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一项具有争议的美印核协议以及两笔尚未决定的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防务交易。
  读一读印度的报纸或是跟外交官们聊上几句,便可以相信这些姿态代表着全球影响力;但实际上,它们标志着一个新霸权的崛起。如果印度被中国的“珍珠链”所包围,并且如果移民和激进分子在边境上达成妥协让步,那么它将被迫耗费经济资源去扑灭局部战火,而无法到更远处部署力量。
  此外,正如在这一地区观察到的那样,来自非洲、中东和中亚的潜在伙伴也都将印度视作是一个蔑视邻邦的国家。印度领导人争辩称其他大国也是这样的行为方式,但其论据却让外界对印度崛起的性质和目的产生了误解,这一理想中的独特角色必须是在印度成功之时方能展现。
  这里无疑存在着一些印度可以拿来扭转局势的方式,比如接受针对克什米尔的国际调停,成为缅甸和尼泊尔和平进程的中立国,为更大规模的地区贸易打开市场,如此一来,或许还能挽救它作为对抗中国强权的民主国家的地位。但这些解决方案均耗时长久,只怕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大打折扣。
  -----------------------------
  Maha Rafi Atal是纽约的一位新闻工作者,最近刚从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归来,她作为普利策危机新闻报导中心(the Pulitzer Center on Crisis Reporting)的通讯记者在上述三国进行采访报道。
作者: adamslu283    时间: 2011-3-14 19:18
谢谢
作者: 明子舟    时间: 2011-4-28 16:36
谢谢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