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哈尔珀在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挑战轻描淡写的同时,却强调北京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地位。他这样做是为了支持其更广泛的主题:中国正在通过意识形态征服世界。在他看来,北京共识---资本主义加专制统治是对发展中国家最有吸引力的模式。他想让读者相信阿拉伯人和非洲人都喜欢它,把中国模式看作摆脱贫困和保持政治稳定的捷径。他还说,中国人乐意为接受这种模式的国家投资。哈尔珀写到"北京共识让西方在世界事务中变得可有可无,实际上,中国正在令西方感到害怕。"
但是,在中国的以出口为主的全球性国家资本主义是上面强制推行的产物,从来没有在公众中进行过辩论的时候,我们怎么会接受哈尔珀的观点呢?从经济上说,中国人口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从国家资本主义和贸易中得到任何好处。反抗政府的示*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应该怀疑"北京共识"在亿万中国农民或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剥削感到愤愤不平的民工和弱势群体中到底多么受到欢迎。"共识"并不能描述中国的现状。
在哈尔珀宣称中国模式可以替代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市场模式向全世界推广时,论证基础就更加不稳了。在过去20多年里,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众多国家都已经加入华盛顿共识,他们并不打算抛弃民主或者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没有人谈论"新德里共识"或者"首尔共识",但这些比北京的任何玩意儿更接近真实情况。这些国家选择民主和自由市场是经过了多年辩论的产物,结果说明了一切。巴西、印度、韩国已经迈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与中国相比,他们的收入分配更公平合理,更不要提政治自由、学术自由和宗教自由等无形的好处,而所有这些在中国都是找不到的。
中国领袖向哪些人兜售其北京共识呢?哈尔珀引用了埃及、伊朗、缅甸和非洲西海岸等国家作为证据。这些国家的独*者或许在中国模式中找到一些安慰。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些国家的人民是否也有同样的热情。哈尔珀外国接受中国模式的观点在文化上也是有问题的。北京共识显然是中国特有历史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义与儒家开明官僚的独特结合。这种模式能否在中国之外扎根实在让人感到怀疑。
对儒家学说着迷,对自己国家的管理方式感到不满的西方学者一直鼓吹中国专制模式,以此作为批评自己政府的方式。18世纪时,伏尔泰和莱布尼茨就曾使用中国的所谓"哲学王"模式攻击法国和普鲁士君主的腐败。在1960年代,有些知识分子成为梦想在本国开展革命的毛主义者。是啊,哈尔珀属于这个传统。当然,他没有称赞所预测的中国领袖地位,相反,他(怯生生地)劝告美国动用更多的外交"软实力"来应对中国的挑战,把自由市场加民主的模式向全世界推广,同时更好地教育本国国民。不过,他对中国模式的赞誉确实过多了。
译自:Afraid of Confucius GUY SORMANhttp://www.city-journal.org/2010/bc0430gs.html本文评论的书:《北京共识:中国专制模式如何主宰21世纪》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y Stefan Halper (Basic Books, 312 pp., $28.95)
作者简介:盖伊·索尔曼(Guy Sorman)《城市杂志》编辑,著有《谎言帝国:21世纪中国的真相》等。
译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她的另一篇文章"让人怀疑的中国"奇迹"--黄亚生著《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家身份》简评"《学术中华》2009-05-23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