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上当受骗:媒体是如何糊弄我们的? [打印本页]

作者: dorm99    时间: 2010-12-10 16:46
标题: 上当受骗:媒体是如何糊弄我们的?
媒体上的言论能悄悄地将虚假信息植入千百万读者的大脑。了解他们惯用的两个伎俩,有助于我们辨别真相与谎言。
     
    2003年,几乎有一半的美国人错误地认为美国政府已经发现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拉克和基地组织有联系。更有甚者,根据马里兰大学民意调查和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政策认知和知识网络项目”2003年的报告,我们中间几乎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调查者差一点儿就在伊拉克找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的证据。伊拉克的真实情形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被歪曲成这个样子的?
     
    许多人认为,当局为了寻求国人对政府在伊拉克所采取军事行动的支持,故意散布虚假信息,以操纵舆论。我们不认为这些信息歪曲是有预谋的,相反,它们往往是常见的推理错误造成的结果,这些推理错误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的讨论中,很容易欺骗轻易相信媒体的公众。
     
    新闻节目常常带有隐含的偏见,即使他们提供的信息基本上是准确的,这些偏见也会使得受众对事实和观点的认识产生偏差。但是,了解了媒体制造错误信息的方式,受众可以看穿某些伎俩,避免上当受骗。我们已经发现两种惯用的把戏,一种广为人知,另一种刚刚被确认。这两种把戏充斥于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讨论,在政治讨论以及其他社会讨论中无所不在。
     
    把稻草纺成傻瓜眼中的金子
     
    编造信息的一个常见方法就是所谓的假想敌论证。发言的人运用这个策略,先对反对的声音进行一定程度的歪曲,以削弱其合理性,然后再反驳被他(她)歪曲了的版本。比如,在2005年11月的演讲中,布什总统回应要求从伊拉克撤军的问题时说,“我们听到有人要求美国立即从伊拉克撤军。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可怕的错误。它动摇了美军的士气,增加了敌人的气焰,让伊拉克人民感到失望。”布什演讲中没有提到名字的那个人,那个鼓吹“立即”从伊拉克撤军的“人”,就是布什的假想敌。它夸大了反对者的意见。即使最激烈反对布什的人也不支持美国立即从伊拉克撤军。许多人建议美国数月之后从伊拉克撤军,这个建议比较合理,有说服力,但被布什利用假想敌论证的方式破坏掉了。
     
    假想敌论证被用于无数场合。比如克林顿在1996年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接受提名的演讲时说,“我们完全尊重鲍勃·多尔(Bob Dole),但是我们不必沉湎于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多尔确实谈论过重建早期美国的社会价值,但是克林顿错误地暗示多尔只会沉湎于过去(而克林顿则看到未来)。人们可以运用假想敌论证来反驳自己不接受的理论。比如,把进化论描述为“完全随机的偶然机会”就是假想敌论证。它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随机选择只是进化论的部分依据而已,进化论认为这种随机选择可能导致适者生存的局面。
     
    在我们和司各特·艾肯(Scott F. Aikin)2006年合写的一篇文章里,其中一个作者塔里斯纪录了假想敌论证的一个变体。在塔里斯命名为“弱点论证”的这个变体中,发言的人会挑出对方论证中最弱的一环(或者最弱的地方之一)进行攻击,正如假想敌论证那样扭曲对手的立场。在2007年7月的一期《谈话要点》(Talking Points)中,比尔·欧雷利(Bill O’Reilly)揪住《纽约时报》上的观点,即我们在伊拉克已经失败,说“《纽约时报》在星期天的社论中宣称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失败,毫无疑问,反战势头增强。”(社论中实际上说的是“有些伊拉克战争的反对者正在摆弄美国失败论”。不过,我们还是假设欧雷利的描述是正确的。)
     
    欧雷利接着提供了对所谓失败的弱点论证:“真相是伊拉克政府和伊拉克许多公民没有尽力战胜恐怖分子和腐败。美国不能控制那个国家,任何别的国家也做不到。不幸的是,伊拉克人自救失败已经成为现实。”虽然伊拉克在打击恐怖主义和腐败上没有尽力可以成为我们失掉战争的理由,伊拉克的麻烦也可能根源于后勤上的众多理由,其中部分可能让当今政府脸面无光。但是,欧雷利根本不谈这些理由,完全排斥伊拉克失败的所有其他的、可能性更大的理由。与此同时,他声称“美国不能控制那个国家”和“任何别的国家都做不到”,把美国政府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弱点论证非常普遍。在2005年丹佛(Denver)的《落基山新闻》的社论中,保守派作家和活动家大卫·霍罗维茨(David Horowitz)抓住从前在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Boulder)工作的人种学学者华德·丘吉尔(Ward Churchill)不放,说他的观点“充满仇恨、无知狂妄”。霍罗维茨接着论证,说丘吉尔极端“仇恨美国”的观念“代表”了“学术界相当数量的”一批人。因此,他借用丘吉尔的例子宣称“获得终身教职的激进分子”已经让大学成为左派分子的政治组织,颠覆了学术良知,完全无视学术界中那些声誉卓著、政治上持主流观点的学者的存在。

     
    寻找真相
     
    弱点论证比假想敌论证更难被辨认出来。因为假想敌论证的内容和反对者的真实立场密切相关,聪明的听众或许能在对该观点的夸张、弱化或者歪曲言论中辨明真相。但是弱点论证更模糊不清,因为它的真实性更弱,和反对者真正的观点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因此,受众需要对具体情形有非常多的了解后才能认识到演讲者或作家巧妙忽略的信息。
     
    不过,聪明的受众能够通过了解媒体的伎俩抓住假想敌论证和弱点论证的错误。另外一个策略是我们总要考虑演讲者和作家的动机或者议程,特别警惕在社论、电视评论节目等媒体上扭曲事实的宣传。从更加多元的来源获取信息也是聪明的做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自己论证一下你听到、看到的内容,然后再接受它是真实的。或者简单地问自己一句,“我为什么不相信它呢?”
     
    译自:"Getting Duped: How the Media Messes with Your Mind" By Yvonne Raley and Robert Talisse
     
    http://www.sciam.com/article.cfm?id=getting-duped&page=2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