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美国财政部赞扬中国进行汇率改革
[打印本页]
作者:
dengxi6489
时间:
2010-12-10 16:33
标题:
美国财政部赞扬中国进行汇率改革
美国财政部11月28日发布财政部长约翰?斯诺(John W. Snow)的讲话,指出最近几个月内中国实行了新的汇率机制,增强了汇率的灵活性,因此不再被视为货币操纵国。以下是斯诺讲话的全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翻译:
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就向国会呈交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发表讲话
2005年11月28日
今天,我根据1988年通过的《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The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之要求向国会呈交了最新报告,概述了美国主要贸易夥伴国在货币管理方面的做法。
虽然报告的重点放在对汇率的评判上,但不能孤立地看待汇率方面的变化,而应在国际经济政策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予以评估。请允许我就此作一扼要说明: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强劲,特别是在美国,明年的增长前景持续看好。但同时,世界经济也由于能源价格高涨、全球失衡、保护主义压力以及通货膨胀风险增大而面临挑战。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率、储蓄率及投资格局之间出现了很大差异,其表现之一是全球经常项目不平衡日趋严重,其中包括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其数额目前己超过国内总产值的6%。
调整全球不平衡是一项必须共同履行的职责,在进行调整时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球可持续性增长。美国开放的贸易和资本市场──以及我国经济所具有的相应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使美国能够承受较大的经常项目不平衡。然而,迫使吸收此类不平衡的能力达致极限未免有失审慎。
为了适应我们的贸易夥伴缓慢的增长率而采用紧缩政策减缓美国的增长率并非出路所在。这将导致全球经济大倒退,还会损害许多低收入国家的减贫努力。
适当的对策包括提高美国的储蓄率──其中包括减少财政赤字──提高我们最大贸易夥伴的增长率、以及实行更灵活的汇率体制,以促进渐进式的、基于市场的调节。
美国正在尽职尽力。正如多年以来的情况,美国经济继续主导世界经济的增长,而我们许多最大的贸易夥伴的表现滞后。除了维持良好的增长,美国还在2005财政年度将联邦预算赤字足足减少了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一个百分点,即减至国内总产值的2.6%。这一水平低于过去25年中的15年。当然,我们并不因此而满足。我们的目标是,限制非安全防务开支,通过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实现高岁入,确保美国财政赤字在中期进一步下降。
但是,我们无法独自解决全球不平衡问题。如果我们主要的贸易夥伴的增长率继续显著落后于我们的增长率,这些不平衡将不会消失。虽然欧洲和日本的国内需求有所改善,但仍远远不够。由于生产率增长缓慢,劳务和资本市场仍受到抑制,取得实质性增长的前景仍十分渺茫。
进行全球调整的另一关键条件是增强汇率体制的弹性,特别是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大型新兴经济体,这些经济体还应通过促进更多的金融体制改革等措施来提高国内需求。
1988年通过的《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要求就"国家是否为了阻止有效调整国际收支平衡或在国际贸易中谋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操纵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这一问题提出报告。在呈交今日报告之际,我希望提请各位注意今日报告中用于阐释目的的一份特别附件,该附件强调了就这一问题做出评判的复杂性,表明没有任何一项或一组指标能够提供决定性的证据。对这些指标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为了鼓励就这些问题展开更多的对话以改进分析[方法],财政部欢迎就上述附件提出意见。
今天向国会呈交的报告认为,美国没有一个主要的贸易夥伴符合此法案所规定的被列为[货币操纵国]的技术性要求。中国为增强汇率体制灵活性所采取的初步措施对作出该结论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还取决于在呈交下一份汇率政策报告之前[中国]能否取得更多进展,将反映相关市场力量的灵活性融入中国人民币汇率。
上一次报告提出的时间是2005年5月17日。它报告指出,在对国际不平衡进行调整时,汇率的弹性十分重要。它同时指出,中国的固定汇率造成扭曲,既对中国又对更广泛的全球经济形成越来越大的风险,尤其是限制了其他亚洲货币的灵活性。2005年7月21日,中国采取了增强汇率灵活性的初步措施,终止了持续8年的钉住汇率,采纳了一种新的汇率机制,并承诺实行由市场决定的、更富弹性的汇率。
采纳新的汇率机制是中国在增强汇率灵活性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虽然中国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体制和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作出了更多努力,但至今取得的进展有限,而且步子太慢,不能满足要求。新体制的实际操作受到高度限制。因此,中国僵硬的汇率造成的扭曲与风险仍然存在。而且,中国僵硬的汇率继续抑制周围整个地区的汇率灵活性。中国有必要尽快地向具有更大弹性的汇率体制过渡。财政部在编写下一份报告时将把重点置于中国在实施其领导人一再承诺的汇率弹性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
马来西亚尽管在7月21日对钉住汇率作了调整,但仍继续维持其刻板的汇率。马来西亚的宏观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价格的影响,稳定的汇率可能是保持价格稳定的重要工具。但是,刻板的汇率也导致马来西亚的经济中产生重大的宏观经济失调,其中包括持久性巨额经常帐户盈余。
全球经济只有在大型经济体实行自由贸易、开放资本市场和实行弹性汇率的前提下才能处于最佳状态。弹性汇率也是对全球不平衡进行调节的关键因素。美国通过双边和多边磋商积极鼓励大型经济体实行弹性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也必须发挥核心作用,其成立宗旨就是加强汇率政策和国际调节的作用。
有鉴于此, 这篇报告也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更大力度促进中国和其他大型新兴亚洲经济体实行更富有弹性的汇率体制,并提出金融业改革及其他政策性建议,以[使这些经济体]增加国内需求,减少全球不平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美国还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尽快就上述问题及相关政策评估向执董会(Executive Board)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mmittee)提出一份综合性报告。财政部还将探讨是否提出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监测程序进行改革的建议。
谢谢。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