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亚洲价值观Asian Values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12-10 16:30
标题:
亚洲价值观Asian Valu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Summer 1996, 50. No.1
内容提要
中国国家主席江**1995年在美国的讲话中说道: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力干涉别国内政或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国。某些大国以自由、民主和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损害别国国家统一和稳定。这是今天的世界缺少和平的主要原因。
这种观点是亚洲其他国家达成的共识。1993年亚洲各国在曼谷举行的秘密会议上,各国达成共识,西方国家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90年代,民主范围的扩大和人权的提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中国人看来,或许在亚洲人看来,美国冷战后的政策可以用两个人的观点概括。福山认为随着共产主义衰亡,历史将走向终结,人类的各种观点将在政论家的自由主义观点中相互冲击。亨廷顿则认为随着共产主义的消亡,冲突将会归入社会文明之流。
二人观点似有冲突,实则可以融合。福山认为宗教和民族主义是自由的两种选择,但是他们又不代表严肃的学术形式。西方世俗的自由才是唯一值得尊敬的社会理论。亨廷顿的论文是说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自由形式可能会抵抗甚至削弱自由。“文明的崩溃”是指西方为使全世界都有和他们相同的自由标准而努力。二者理论综合将西方或说美国称霸世界合理化,并将人权作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一个因素。本篇文章着重说明具体的亚洲传统,儒家思想,尤其是中国现代的儒家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关中国**人权的文章
90年代之前,中国普遍用来批判西方人权的概念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亚洲传统。老一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解释是人权的概念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为某个阶层的利益服务。毛**指出没有抽象的人性或人权:如果剥削阶级享受自由,那被剥削阶级就没有自由。人权可能在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主义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旦资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人权就成了阻碍。在马列毛传统中法制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攻击法制和人权的人中,中国内部的自由主义者要比外国人多的多。他们批判1957年的百花齐放运动,批判1979年的民主墙运动。这说明无论人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这种思想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
后毛**时代,统治者开始领悟到依法治国的好处。仍然没有承认人权,但人们都享有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公民权。1989年后人权得到更多的关注。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国**人权的白皮书。1993年赞助中国**人权研究会。这些被外国学者认为这些举动至少表明中国承认了人权的合法性。分析分两类:一种认为中国在保护真正的人权方面比美国做的还好。白皮书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社会经济权力,而非西方传统所强调的政治和个人自由;另一种观点认为国际法中的人权地位。中国签署了很多有关人权的国际条例。这些条例都不会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并且仅限于国内的特权阶级。
权利和西方传统
西方国家认为正义与权利紧密相连,这一概念深深植根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实施中:从罗马关于法律的定义,封建契约概念,一神论的宗教信仰。圣经让人类服从上帝而不是人,罗马教会人们法律本身统治我们而不是人,并且法律植根于真理本质。权利是西方人思想的中心,不过只是近代才开始,目前人权的概念似乎还包含个人的概念。虽然自由主义传统的创立者霍布斯用自然权利的概念来解释极端主义,更普遍的自然权利则认为是给当局制造障碍:我们生而自由,然而自由本身是不稳定的。我们组建政府是为了保护这种自由。
西方的自由传统着重强调权利的概念,但是传统越来越不清楚这些权利是什么。传统的回答是来自上帝的权力:独立宣言的创造者。虽然这些权利应该找到确切的依据,却并非易事。生命,自由和财产可以作为大多数权利的依据。
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讨论不足以充分表现有关权利的西方思想。还有很多争议性的话题,但起码说明了以下几点:一,西方模式并非单一的,二,中国***员或其他亚洲人认为人权的概念在历史上是偶然出现的,他们只是摆出事实。本质的有效性是由文化限制的。权利现在在美国名不副实,但总体上来说,比起更为实际的依据来说,自然法似乎不足以让人信服。如果我们想跨越文化,亚洲将权利看作是美国扩大影响的工具似乎很合理。一名叫韩真的中国评论员指出权利不是结束一切而是是一切的是现代西方对正义的看法。他解释沃泽的的理论说正义不仅仅是社会条件下的抽象的权利。既然人们总能找到特殊的社会关系,就没有原始位置,没有绝对的权力。
儒家传统
沃泽对种族的解释可能对与西方个人主义相反的亚洲价值的总体导向有一定的贡献。中国的道德传统不比西方的多,简单的说儒家思想就会简化非常广泛的传统。另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是主导思想体系。这也是为什么20世纪初那些希望现代化的思想家和政治人物都批判儒家思想。五四运动时期,儒家思想不仅代表着盲目的传统,还代表着专制,迷信,鸦片瘾,裹的小脚和民族耻辱。中国的解放就意味着抛弃孔子思想,引进民主和科学。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是最早的几种思想中最受欢迎的。虽然儒家思想还继续影响人们。毛**思想的自由观点不止是被很多毛**主义者认为是现代的儒家思想。但是孔子思想的复兴并非易事。
中国人对权利统治的评论
自1989年以来,很多中国评论家都试图证明美国的人权记录也并非没有漏洞。人权统治被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自由经济的意识形态。人权将人们从传统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然而大多数评论还是认为在当代应当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一个世纪以前孔子思想被认为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今天这种观点似乎站不住脚了。解决办法就是将孔子思想应用于市场经济社会,并为其提供健康的思想基础。
中国和亚洲价值
以上讨论的观点和其他东亚国家类似。新的孔子思想的变体反映了西方的保守批评思想,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激进。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立场,亚洲价值在新加坡的发展要比中国好。有关亚洲价值的谈论经常将集体主义和整个全民利益与西方的个人和个人权利对立起来。又是很难区别,但我们的社会确实是物质上相互依存,因此要对彼此负责。亚洲政府应该允许更多的行动自由和更多关于如何统治的决策自由。西方社会应该协调权利和人与人之间的责任。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