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俄印三国合作的力度与限度 [打印本页]

作者: haohao2046_2    时间: 2010-12-10 00:11
标题: 中俄印三国合作的力度与限度
  2010年11月15日,中俄印三国外长结束了在中国武汉举行的第十次会晤。首脑云集的G20峰会与APEC峰会刚刚结束,三个国家外长级的会晤自然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但这次会晤与奥巴马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亚洲之行如此紧密联接,仍然不免让人产生联想。
  奥巴马此访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说“遏制”可能有点过头,但以“平衡”来形容大致是不错的。从一贯的战略看,美国在东亚奉行的是离岸平衡手战略,扶弱抑强,以此来制止新兴国家对其霸权的挑战。在当前东亚,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平衡的矛头自然指向中国。从具体问题看,奥巴马仍然想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敲打中国,欲借G20和APEC争取各国支持。可惜美联储在其访问前推出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反使美国成为众矢之的。
  不管如何,中国已感受到了美国的压力。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明确承诺保卫日本,以及美越在南海问题上相互接近,无疑让中国感到了作为“孤立大国”的寒意。在这个时候,与另外两个大国举行定期的会议,无疑具有某种“暖身”的作用。
  印度其实从美国所得不菲。就此次奥巴马访问来说,印度不仅从美国得到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C-17军用运输机,还得到了支持“入常”的承诺。但美国对其宿敌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的倚重,使得印度无法完全对美国放心。参加与中俄的三国合作机制,可以让美国明白印度不是无牌可打,从而在大国博弈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至于俄罗斯,其实是三国合作的最有力推动者。早在1996年,时任俄外长的普里马科夫访问印度,首次提出要建立俄印中三国间的战略合作。对俄罗斯来说,美国及北约在欧洲的战略压力、西方颜色革命对其势力范围的威胁等等,都让其感到有必要联合中印这两个大国,以改善自身的战略处境。
  可以说,三个国家是“同床异梦”。即都想通过这一机制获取各自的利益,这些利益虽然都含有平衡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内容,但彼此之间并不相同甚至也有冲突。中印对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冒险政策持保留态度,而中印之间则存在难以解决的领土纠纷。加上顾及到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对于印度“入常”的企图,中国一直持模糊立场。
  但与此同时,三国合作也可以说是“异床同梦”。所谓“异床”,是指三国并没有形成固定的、针对某一国的同盟,未来也看不出成立这种同盟的可能性。所谓“同梦”,则都对美国不放心,从而致力于把世界秩序推向多极化、民主化这一方向。而这一共同目标,进一步反映出作为新兴国家的中俄印与作为霸权国家的美国之间的深刻分歧,也是三国进行战略合作的长远基础。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既定的三国合作形式是有益的。在大国博弈中,中国不能没有朋友。但在现实考量中,中国目前很难找到像英国之于美国那样的盟友。其实,建立某种固定同盟对当前中国来说也是弊大于利,因为这意味着与美国主导下的秩序分庭抗礼,从而使美国坚定视中国为首要战略对手的决心。从近代历史看,凡是正面挑战霸权的新兴国家总是以失败告终的,而与霸权合作者则有可能最终取而代之。这是历史的教训,中国切不可在西方侵略的历史悲情与中国强大的现实虚骄的双重作用下,被民族主义的激QING冲昏头脑。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当然,在美国的战略制衡面前,中国不能也不应束手无策,而是要积极求解。即在一方面维护中美关系大局,一方面利用其他国家加以战略牵制的同时,以化解与周边国家争端、推进与周边地区一体化为根本性的解决之道。中美远隔太平洋,其制衡必须借重中国周边国家。如果中国与周边国家不但在经济上建立相惠互利的关系,进而在政治安全上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些国家就不再是美国制衡中国的紧箍咒,而是中国DIZHI美国制衡的保护带。要达此目的,就需要中国下最大的战略决心,把国家利益与地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明确地区秩序观化解周边国家的战略疑虑,以及善于通过机制化的手段解决争端并实现地区整合。到那时候,即使美国想要制衡,或是建立战略包围,也无从下手了。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