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美国为日本“背书”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nicholasxw    时间: 2010-12-9 23:49
标题: 美国为日本“背书”了吗
  毋庸讳言,钓鱼岛撞船事件,让中日关系瞬间从“正常体温”降至冰点。弄不好,不久的将来需重新“融冰”也未可知。对日本来说,尽管不得已“提前”放还中国渔船的船长,政府多少有些下不来台,但所得也甚大:围绕事件,在中日双方矛盾高度对立时,9月23日,在纽约召开美日同盟外长会谈,日本媒体旋即报道说,美国务卿克林顿明言“尖阁诸岛(即钓鱼岛的日本名称)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这被认为是近十年来日本博取的最过硬的外交成果。
  然而,有日本学者注意到,克林顿“表态”发表后,中国媒体并未出现任何过激反弹。而在布什政权时期,美方每次发表涉及钓鱼岛的言论,必遭中方舆论反制。与此同时,白宫似乎并不乐见日媒对所谓克林顿“表态”的炒作升级,美国媒体上很快出现了美高官希望中日尽快通过对话谋求问题解决的报道。如此情形,难道真是美国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吗?于是,日本的在野党频频质疑,媒体跟进,在国会辩论中,有关纽约外长会谈的材料统统被晾了出来,真相已大致清晰。
  原来,当初日媒系根据日外务省自己概括的会谈要点进行的报道,与事实有出入。后来,不止一位美政府高官对谈话所做的“澄清”中,均未明言“尖阁适用安保”。反复强调的无非是:“第一,美国不介入日中间有关尖阁的领土纷争;第二,安保条约适用于日本施政下的所有地域;第三,尖阁自1972年冲绳返还以来,处于日本的施政之下。”(权且称“新三段论”)
  这既符合美国对任何主权争端,一向所持的所谓“不卷入,期待当事国间和平谈判解决”的立场,在逻辑上也暗含了一旦日本对钓鱼岛的实效控制结束,其将成为安保适用范围之外的可能性和余地。显然,这与“尖阁适用安保”的立场有一定“温差”。
  对此,前原诚司外相回国后,对克林顿的发言做了一番修正:“正如美国历来所表示的那样,关于英语中的Sovereignty(主权)问题,并未表态;但说尖阁处于日本的施政之下,而施政下的地域则适用于安保条约第5条。”由此可知,之所以被日本媒体做上述报道,是日方“外交口”的扩大阐释所致。
  对此,日本著名中国问题学者、《东京新闻》论说委员清水美和认为“前原外相误判了事实”:“虽然美方历来在尖阁问题上宣称中立,但布什政权确曾明言过:第一,尖阁自从冲绳返还以来,处于日本的施政之下;第二,安保条约第5条适用于日本施政下的地域;所以,第三,尖阁适用安保。”(权且称“旧三段论”)
  对比“新三段论”和“旧三段论”会发现,虽同为美政府公式表态,与布什政权时期相比,奥巴马政权不再提第三条“尖阁适用安保”;同时,开宗明义,把“不介入领土纷争”的立场置于第一条。有鉴于此,清水美和认为: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不仅没有前进,反而有所后退。
  如此看来,说克林顿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为日本“背书”,确乎证据不足。另一位日本学者、《每日新闻》编委金子秀敏甚至担心,此番冲突会导致某种对日本来说更尴尬的局面:“现在,中国的渔政船在尖阁海面上与日本的巡视船对睨,这是中国在昭示以公船行使施政权。如这种事态呈常态化发展,尖阁将成为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外。”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说白了,对万一哪天中日双方船只擦枪走火的情况下,驻日美军会不会出动的问题,日本内心其实没底,主流舆论对此更不“乐观”。
  不过,也难怪日本心里“二乎”,因为,美国“首鼠两端”的“不靠谱”也确乎是其来有自: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闪电访华,在日本被称为“越顶外交”;5月,冲绳返还日本,在返还的同时,即从基地撤除了照准中国的战术导弹(CGM-13)。所以,不少日本学者认为:其实,“美国当初便有了面对中国的另一副面孔”。
  当然,无论日美舆论有怎样的看法,都不会改变中国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核心立场。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