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共同的选择 合作的典范 [打印本页]

作者: wuliumu    时间: 2010-12-9 23:47
标题: 共同的选择 合作的典范
10年前的今天,“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隆重开幕,宣告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中非之间由此搭建起集体对话的崭新平台,中非合作正式步入机制化轨道。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携手谋求共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选择根植于中非共同的历史遭遇和战斗友谊,体现了中非共同的发展使命和战略利益。论坛把具有悠久交往历史和深厚传统友谊的中国和非洲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中非成为相互支持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10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更加成熟,内涵日益丰富,成为新时期引领中非关系发展的一面旗帜。特别是2006年11月胡Jintao主席与非洲领导人在论坛北京峰会上一致同意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10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丰硕。中国政府在全面落实历届论坛部长级会议特别是北京峰会八项援非举措的基础上,又在去年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推出了新八项举措。中国跃升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成为中国海外第四大投资目的地,中非各领域合作全面推进。中国援助遍及非洲每个友好国家,惠及千家万户:一座座中国援建的学校、医院拔地而起,一条条中国承建的公路连接城乡,一批批中国医疗队深入非洲城市农村……

  中非合作论坛不但得到非洲朋友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南南合作和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响亮品牌。10年来,在论坛推动下,中非关系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世界为之瞩目。新形势下,许多国际朋友都在努力解读同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在非洲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传统友好是基础。从中国帮助非洲培训争取民族解放的“自由战士”,到非洲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中国建设者用血汗浇筑坦赞铁路,到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中非友谊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历久弥坚。

  平等相待是关键。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和开展经贸合作,严格遵循真诚平等原则,以促进中国和非洲的共同发展为目的,不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以援助为手段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不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不谋求特权或“势力范围”。这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尊重,赢得了非洲对中国的信任。

  互利共赢是核心。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同非洲国家开展合作,不仅给非洲国家带去了资金、技术和经验,使非洲国家资源和人才的潜力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帮助非洲实现了发展,改善了民生,而且也为中国自身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市场支撑;中国发展了,反过来又向非洲提供更大的帮助。中非合作不仅对非洲有利,也对中国有利,更是对世界有利。

  开拓创新是动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还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中非关系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过去的10年,中非合作论坛之所以长盛不衰,越办越好,是因为它始终不满足现状,不断创新中非合作的途径和方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非双方只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永葆论坛活力。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没有非洲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一环。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非双方的共同呵护下,中非合作论坛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中非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