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文都】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第二部4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xsy    时间: 2010-12-9 03:35
标题: 【文都】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第二部4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来自:文都考研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民族资本主义,是指那些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并受到它们排斥打击,但又未与它们割断联系的资本主义。1869年出现于上海的发昌机器厂,是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经营的工业企业。最初,它是一家创设资本只有二百元左右的手工锻铁作坊,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后用车床,发展成为近代工业企业。19世纪70年代华侨商人陈沅等又创办了20个左右近代企业。80年代逐渐增多,但大部分是小企业。到1894年止,民族资本前后创办了100多个大小不同的企业。轻工业方面,以缫丝业发展较快,棉纺织工业出现较晚,其他如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工业也都陆续出现。民族资本在经营制造业的同时,也经营了一些新式的采矿业。
  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反映出如下特点:
  民族资本经营近代工业主要是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采矿业开始的。资本主义首先从轻工业开始,这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中国还表现出它的半殖民地性质。缫丝业的较快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生丝的掠夺出口有关。
  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大部分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广州两地,其他零星各厂也都建立在通商口岸或邻近通商口岸的地方。

2.【答案要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到了19世纪末年和20世纪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投资设厂有利可图。中法、中日两次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严重加深,刺激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业,采行西法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1895年清政府“敕令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900年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4家。资本总数超过了甲午战前的累计。
  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而它的主流是纺织业。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附近,资本薄弱,规模不大,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初步发展是艰辛而缓慢的。
  民族资产阶级中较有力量的是刚刚从商人、地主和官僚中转化而来的那部分,他们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保持着较多的联系,比起从手工业作坊主、中小地主上升为的资产阶级中下层带有更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维新派是这部分人的政治代表。他们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企图采取不流血的手段,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DIZHI外侮,把古老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答案要点】(1)翻译出版西方科学技术书籍。
(2)兴办各种新式专科学堂。洋务运动期间就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西医学堂等,甲午战后,学堂更多。
(3)派遣留学生。
(4)洋务派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在此期间,西方科技也不断传入。
(5)聘请西方技术人员来华工作。

4.【答案要点】(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③受到外商企业的刺激;④洋务运动的诱导。
  (2)19世纪末。
  (3)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5.【答案要点】兴起的条件:①本国资本主义萌芽;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③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初步发展的条件: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进一步发展的条件: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
早期企业: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革命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