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木桶理论的另类解读:从职业发展角度看读研(一)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xsy
时间:
2010-12-9 00:11
标题:
木桶理论的另类解读:从职业发展角度看读研(一)
为什么读研?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刻,也许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除了追求读本科时未能如愿的专业,或为走入理想中的名校,大多数学子考研都是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要么以更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作为事业的起点,要么为了获取高学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另一个现实是,近年毕业的研究生年递增速度超过两成,读研之后又如何脱颖而出呢?或者说如何避免成为竞争中的分母?这些读起来颇感枯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大家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看看明确的职业规划在我们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成功的“木桶”就是给人信心
众所周知,木桶效应原本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里我们不妨用“水桶”的容量来象征研究生的实力和竞争力(以文科生为主),能否通过读研成功实现理想的职业规划,关键还在思路。也许很多人对“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烂熟于心,然而知易行难,真正要做好职业规划,依然要尽心努力。
很多研究生会说“我是有职业规划的”,但是请对照一下,你的规划是否足够具体?你理想中容量足够大的木桶,是否有了设计图和使用说明?哪一块板子长,哪一块短,应该怎么组装,自己都对应好了吗?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经验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其能用学历方面的要求达到某种平衡。相对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很多研究生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就业市场环境的细微变化却不够清醒,眼高手低的问题更为突出。毕业生最需要的是换位思考,作为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会看重自己哪些地方,同自己竞争的其他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自己对这个就业环境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那么你离做好自身职业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从木桶理论的角度来看,品牌桶还是组装桶的区分或许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现在关键是看哪个实用,哪个装水比较多;是新桶还是二手桶甚或三四手桶,用户似乎也不是很介意,可靠顺手是他们的期望,成功的“木桶”就是给人信心的那个。
毕业生都抱定了谋求一份有前途职业的理念尽力去说服用人单位,让他们承认自己具备他们需要的各种条件,正如功能多、有特点的木桶不会在说明书里面只写几句无关痛痒(例如只有“警告:本木桶不能用作婴儿澡盆,否则后果自负”字样)或者使用者并不在意的字句(如本桶组成、木板长成经历云云),类似的说明如何让用人单位肯定谋职者对自身的认识呢?读研的学生只有知己知彼,也就是真正认识自己、认识就业环境,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真正跳出就业的懵懂状态,把握主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专业课限时抢购
http://kaoyan.bjhaitian.com/special/zykyouhui/index.asp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