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转载】考研调查:名校研究生80%以上来自普通院校(三) [打印本页]

作者: nicholasxw    时间: 2010-12-7 04:05
标题: 【转载】考研调查:名校研究生80%以上来自普通院校(三)
读研篇
“英雄不问出处,综合素质最重要”
——小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2006级,本科为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我们研究生班级里,很多同学的第一学历都是很普通的,有的人也很担心别人问起他们的第一学历,但我觉得这并没什么。人生的起跑线很多,高考失利的同学正好可以通过考研这第二条起跑线来证明自己。事实上,那些来自普通院校的同学并不比名牌大学的同学差,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具备别人所没有的优势。我对身边第一学历不如自己的同学没有任何偏见,而且我也相信,理智的用人单位是不会介意这些的。我的导师经常强调,研究生一定要具备科研能力,具有相关专业的前瞻眼光,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并且有相关的社会实践,在学业乃至心理、为人、修养等各个方面具有基本的常识。这种综合素质才是我们作为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院校读研很精彩”
——小赖,广西民族大学行政管理2006级研究生,考研第一志愿落榜,后被调剂到广西民族大学
我的经历稍微特殊一些,我比较看重学校的师资和影响力,所以报考了一所本专业实力比较强的中部省级重点大学,后来因为竞争太激烈,考分不占优势的我被调剂到广西民族大学。刚来这里读研的时候,我多少有些失落。但是现在看来,我真的很感谢调剂,很感谢现在的学校。目前我担任了学校研究生会的秘书长,并且在南宁市委宣传部实习。在这里,我获得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开拓了视野,积累了人脉。毕业后,我会选择在本地就业,这就避开了很多中心城市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我读研期间的积累也会因此而显得很有份量。
专科考研
“考研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李鑫,专科期间自学计算机科学本科学历,2001年~2003年工作,后历经3次考研,最终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技术专业2006级硕士
我高考没考好,进了专科。进去之后我就拼命学习,下定决心要考研究生。所以在专科期间我就自学了本科课程,工作两年后辞职考研。我是铁了心要考上的,说起来也挺不幸,我考了3次才考上。在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我英语只差了3分。当时我朋友建议我调剂,因为他就是没上线调剂到甘肃大学,可是我打了好多学校的电话,他们一听我是自考生,就都拒绝了。当然,还是有很多名校不会在乎你的出身,像我现在读研的这所学校。面试时,老师很为我的精神感动,而且技术型的导师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我最终被录取了。回想起来,整个考研中尽管我失去了很多,但考研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我已经进入一家大型软件公司实习,获得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独家点评:最具竞争力的研究生来自哪里?
中科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 高随祥
在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杂家。比如牛顿,他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还是自然哲学家。但是,各个学科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状态,再想成为多元的能跨几大学科的人才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学科内部的不同方向同时取得成就。根据前辈科学家和研究者的经验来看,在学科交叉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成果。因此,研究生应当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延伸自己的视野。
无论对学生还是学校来说,跨校考研都是值得鼓励的。很多高校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色、风格,而在不同院校里,同一专业都会有不同的设置,教学和科研的风格会有较大差别。跨校考研的学生带有他们原来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术特色,他们通过读研,把这些优良传统和学术特色传播到其他学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中国科学院是没有本科设置的,在这里,全国各类高校的毕业生都有,他们形成了中科院“五彩斑斓”的学术景象;在这里,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沟通和碰撞,总会让人豁然开朗。

在升学和就业中屡屡出现第一学历歧视,这是社会的一种偏见。中科院对第一学历是毫无偏见的,这在中科院有大量的例子。普通院校毕业考来的学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后来的继续深造,成为中科院的优秀人才。科学院正在就这种现象做一个研究,探讨为什么这样的学生更容易成才。我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会更勤奋,更珍惜读研的机会:他们或者是通过更加艰难的考研过程,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或者是比别的学生更踏实和吃苦。兴趣与踏实,只要具有这两种品质中的一种,就更容易成才。
我想,本科阶段的差异,可能有能力的差异,但也存在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以前的教育基础等。举个例子来说,一名农村中学毕业的学生与一名城市重点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高考竞争的时候,他们就是不平等的。有些本科是普通院校的学生,他们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找对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他的进步会是非常迅速的!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