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名校硕士谈考研:考研公共课杀手锏
[打印本页]
作者:
haohao2046_2
时间:
2010-11-17 10:29
标题:
名校硕士谈考研:考研公共课杀手锏
名校硕士谈考研:考研公共课杀手锏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 冯文博
我们在做每一篇考研真题时都要注意定位点,看看每种题定位点都在文章什么地方?是总结性的句子上还是在细节性的语句上?如果把1994—2008年所有的题目都分析一遍,再按照不同题型分门别类整理一下,我们就会得出规律。
复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纲举目张,学习每章知识要抓住其框架结构。阅读完一章的内容,我们应该用一张图表来表示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能够做到把书合上,按照图表用自己的语言把本章的知识讲出来。
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科目,在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合理,按一位考研辅导老师的话说是“先紧后松,一定成功;先松后紧,一定失败”。
现在考研对我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了,但回首那段令我终生难忘的岁月时,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纵观整个考研过程,可以说考研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是对自己意志心态的磨炼。记得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有这样一句台词:你爱他吗?如果你爱他,请把他送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你恨他吗?如果你恨他,请把他送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现在我想对你们说,你想改变你平庸的命运吗?你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吗?你想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吗?那么你去考研吧,因为考研可以满足你的这些需求。
如今的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想把我的经验与正在为考研而拼搏的勇士们共享,希望能对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我撰写此文最大的目的就是通过我的经验希望能让你们在复习中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我说了许多细节性的东西,但正是这些细节促成了我的成功。
作者:
haohao2046_2
时间:
2010-11-17 10:29
英语篇
有人把英语称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半壁江山,我很赞同这种观点。可以说英语是考研中最费力的科目,学好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而不是靠短时突击。这是学习英语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此外,考研英语辅导班对提高考研成绩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不能完全迷信。辅导班老师教给我们的主要就是英语的学习思路、解题步骤以及考试心态,绝不是告诉你考场上出的是哪道题,考试答案是什么。市面上许多电脑光盘里面有许多辅导班的语音或flash课件的电脑光盘,许多考研论坛里有各地同学上传的辅导班课堂录音和课件等资源,这些都不失为节约成本、获取资料的好办法。
复习思路
英语复习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复习思路。有的同学的思路很简单就是题海战术,从市面上买来大量习题,整天做各种题,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英语成绩。这种思路放在考研数学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是放在英语上那将是很可怕的。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我们复习考研英语前就必须知道命题专家要考查我们什么,每个题的考点是如何设置的。同时还要明白考研英语是选拔性的考试,而大学英语四、六级是等级性考试,考研英语考题的设置是实现选拔功能的,与四六级考试会有很大差别。
想解决上述问题,我想最好最权威的答案就是历年考研真题。只有考研英语真题里出现的题目才具有代表性,才能真正反映出命题专家的思路,所以我认为考研英语复习最好的资料就是真题,最好的复习思路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把考研真题里出现的题目都分析明白。首先,我们要做到每一篇真题都没有不认识的单词和不会分析的句型。其次,通过真题分析出每种题型的特点是什么,应该如何解答此类题型,每一道题都要能说出命题者如何命制的,错误选项的特征又是什么,如果把上述工作都做完了,我想达到一个及格分数应该没有问题。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11-17 10:29
英语阅读杀手锏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某种方法的好坏,最关键的是要适合自己。在这里我把自己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思路与方法拿出来和大家探讨,希望能对同学们分数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一、做题的步骤
文章分为题干部分和文章正文部分。做题第一步有的同学喜欢先阅读文章,而有的同学则喜欢先读题干,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而我则偏重于后者。以2000年第一篇真题为例:首先,阅读理解题干,把题干中的关键词划出来,所谓的关键词,即题干中名词,地点,人物等,划出它们的目的就是便于题目回原文定位,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同时把几个题干阅读完后要从上到下串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
51.The US <achieved its predominance>after word war II because——
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告诉一个结论,US achieved predominance。2.题型是问原因,属于because题型,它的答案特征就应该是在文中体现出achieved its predominance的结论处。
52.<The loss of US predominance>(结论)in the word economy in the 1980s is manifested in the fact that American.
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另外一个结论,loss predominance。注:这里要结合上一个题的结论,题干的顺序往往就是文章的顺序,所以把题干顺明白就相当于抓住了文章的行文顺序。2.题目是一个细节题,答案位置就应该是题中的某个细节,而不是结论性语句。
53. what we can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得出结论信息:此题是推断题,要仔细鉴定ABCD四个选项的真伪。注:从这道题就得不出文中信息,在别的文章里也可能遇到此类情况,但无所谓,我们仍要把选项中的关键词划出来,便于回文章定位,我们看题干时就要思索应该到文章何处定位。
54. The author seems to believe <the rival of the US economy>in the 1990s can beattributed to----(Because题型)
从文中得出的信息:1.一个结论,US economy revival。2.题型为because 题型。
注:题干再次给出了结论,通过以上三个题干,我们没看文章就大体得知了文章的大意和顺序(US achieved predominance到loss predominance再到US economy revival)我之所以采用此方法原因就在于此,把题干进行了一系列的剖析后,剩下的就是返回原文,进行定位,如果原文出现了上面题目中的结论和关键词,我们就要加以注意了,因为答案可能就在附近。对于每一个题,我们都要回原文定位,因为每一个题必然有一个定位点,只有这样一个题做下来,我们才会踏实。
二、阅读的方法
阅读文章时要坚持“精读总结性语句,略读补充说明语句” 的法则。首先,一篇文章那么长,完全没有必要试图去弄懂文章的每一个词。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文后那五道题的答案一般也就对应5-10句话,所以真正要搞定的也就10句话左右。其次,尽量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要局限于单词和句子层面,要抓住文章中心,抓住段落中心,抓住文章的整体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顺着思路,把握文章脉络,才不至于被命题人牵着鼻子走,才能清楚地找到命题人的思路,避开他们设置的陷阱。最后,遇到不懂的句子或句群暂时跳过,继续往下读,不要反复去琢磨,以免浪费时间。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抓住中心。文章的首末段一般就是文章的中心,这里的每句话要争取完全弄懂。弄懂中心了,后面的内容也就好理解。再就是每段话的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者段尾,也要争取完全弄懂。这些中心是文章的骨架,掌握好这些内容,其他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展开的,就可以略看,这时遇到不很懂的地方也要学会放弃,暂时跳过去,不管它。
2.注意标点符号。阅读时要整句话整句话地理解,在没有出现句号等表示一句话已经完整的符号前,不要停下阅读而去理解句子的意思。因为只有完整的句子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你如果只看几个词组或者句子中的部分成分就去理解原文很容易断章取义,造成错误的理解。同时要注意分号、破折号,它们常常是命题点。
3. 注意转折词。考研阅读中最常见的考查点就是转折词。往往问题的答案就在转折词后面的句子里,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出现转折词的地方,并做好标记。
4. 注意区分文章的论点和论据。考研阅读一般是议论题材,论点一般在原文首段就以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了,字数少,要精读,是必须把握的,而论据是分散在原文各段,多呈事实细节性描叙出现在原文,这些内容可以略看。
5. 寻找并圈点句群。把说明和论证同一问题的句子列为一个句群,并把它们用记号(括号)圈点起来,一并理解。这样有助于排除命题干扰,同时也可减少阅读的量。
以上内容看起来很复杂,刚开始做起来也肯定费神、费时,没关系,干什么事都需要一个过程,熟练后就提高了阅读速度,这样一来,你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会提高阅读答题的命中率!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需要我们注意,就是我们在做每一篇考研真题时都要注意定位点,看看每种题定位点都在文章什么地方?是总结性的句子上还是在细节性的语句上?如果把1994—2008年所有的题目都分析一遍,再按照不同题型分门别类整理一下,我们就会得出规律。但这需要同学们辛勤地努力,细细体会其中的奥妙。有一条重要规律可以和大家分享,就是大部分题目的定位点都是选在文章中总结性语句很少是细节性的句子。
作者:
nicholasxw
时间:
2010-11-17 10:29
政治篇
复习思路
考研政治相对于英语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科目,但它内容比较多,对于每一科我认为应该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较强,而且还会出大题,在学习时,就不仅仅要背其中的概念,更要理解每个原理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每个原理结合实际。哲学中的大题往往就是考我们实际生活中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在这几门考试科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要注重理解,毛**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形势与政策,记忆的内容要多一些。
在刚开始着手复习时,无论是哪门课程一定要从基本概念着手,对基本概念要透彻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果我们对这些概念没有吃透就加以背诵记忆,那么将是徒劳无功的,考试试题目稍加变换,我们就会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复习时一定要先理解再背诵,尤其对马哲、政经更是如此。
复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纲举目张,学习每章知识要抓住其框架结构。阅读完一章的内容,我们应该用一张图表来表示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能够做到把书合上,按照图表用自己的语言把本章的知识讲出来。如果能够讲出来就可以进行下一章的学习,相反如果你讲不出来就要重新看书直到能讲出来。在复习完一本书后,要将每一章的结构串连到一起,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清楚把握这门学科。
复习时间安排
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科目,在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合理,按一位考研辅导老师的话说是“先紧后松,一定成功;先松后紧,一定失败”。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恰当安排时间。政治复习得太早,边背边忘,如果太晚,临近考试又会手忙脚乱。在我看来,政治复习应该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月份至国庆节之前。这段时间是基础期,重点是通读教材了解概念,把每门学科按我上面的方法构建起学科结构,打好基础。在这一时期需要注意的就是重点放在哲学、政经的理解上,其它几门侧重背诵学科的知识点可以向后放一放。
第二阶段:10—12月份,这一阶段是提高期,主要是提炼重点,同时结合习题全面把握知识点。由于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习题。习题最好是对应每一章节的,这样可以通过做题再次找到薄弱的知识点。
第三阶段: 12月至考前,这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漏补缺,重点把握考试信息。这阶段重点是以考试为中心,把握好当年的考试重点加以复习。由于这段时期是考研的冲刺阶段,人的情绪波动特别大,所以这个时期调整好心态非常重要。许多人提倡要坚定信心,在我看来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否定自我的心态。明明复习得很好,但感觉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学到。这种情况下还要保持自信心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在我看来还不如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平淡淡方是真。
作者:
dorm99
时间:
2010-11-17 10:29
考研政治杀手锏
许多同学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考前背了许多题,但真正在考场上却忘了许多,看到题目往往感到无话可说,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考试虫赵宇老师的答题杀手锏,这种方法使我受益非浅,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逻辑展开法:即概念的分析、比较、扩展。
例题:社会保障制度 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X Y Z
答案模式:= F(x)+F(y)+F(z)
答题要点:把F(x)、F(y)、F(z)全部答上,同时分别再说明一下“F(x)和F(y)的关系;F(x)和F(z)的关系; F(y)和F(z)”的关系。
方法解析:所谓的x、y、z即各代表题目中所包含的一个概念,如在本题中,F(x)即社会保障制度概念、F(y)即市场经济概念、F(z)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
二、空间展开法:即变换主体。
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我们答题时可以联系与事物相关的主题,并对每个主题进行简述。
例题:试述陈水扁台独的危害?
答题要点:变换不同主题进行分别阐述。分别从台湾、美国、大陆的角度谈其带来的危害。
主题1:对台湾的危害:伤害了希望和平统一台湾同胞的感情、会遭到大陆的军事打击、会使台湾在国际上更加孤立...
主题2:对美国的危害:会把美国卷入战争的危险...
主题3:对大陆的危害:使大陆和平统一的设想遭到破产...
方法应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答“意义”、“必要性”等大题目。比如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等等,我们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问题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背诵,这样可以使我们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上面这两种方法同样适合文科类专业课考试,同学们把这两种方法应用到答题技艺上一定会受益非浅。最后预祝同学们考研成功!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名)
作者小传
1982年出生于北国冰城哈尔滨。美丽的松花江滋润出温文尔雅的气质,辽阔的雪原又赋予了热情奔放的性格。自少喜文,尤爱毛**诗词的大气豪迈。受园丁家庭的熏陶,于2000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但终因内心习文之向往,而于2007年以总分413分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职哈工大研究生分会副主席。参与撰写专业书籍两部,发表论文多篇。
作者:
chrisxsy
时间:
2010-11-17 10:29
有道理,有道理,顶一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