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宋新宁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71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7年被聘为教授,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被欧洲联盟委员会授予“让?莫内讲座教授”;2003年被英国杜伦大学授予“名誉教授”。兼任联合国大学比较区域一体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燕山大学讲座教授、国际研究学会会员、英国国际研究学会会员、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担任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评论》杂志编委、英国Pacific Review杂志编委;英国 Global Society杂志编委;英国Journal of European Integration编委;丹麦Cooperation and Conflict杂志编委、意大利The International Spectator杂志编委。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关系与对外政策、欧洲政治与外交。主要讲授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主要著作:《欧洲联盟与欧洲一体化手册》、《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与中国对外关系》等;已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国际政治、查道炯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获政治学博士,1995年至2003年先后在澳门大学、宫崎国际大学、日本国际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生院任教,2003年3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主任、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国际能源及资源开发与贸易中的政治和政策问题、中国的能源外交与能源政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着重亚太地区)。主要讲授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政治科学研究方法。主要著作:《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学者看世界:非传统安全篇》,《Building a Neighborly Community: post-cold war China,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ynamics of paradigm change》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含国外SSCI期刊)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数十篇。
中国政治、杨光斌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4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1998年,在美国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攻读美国外交专业研究生;1999-2002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92-1993年, 在英国Sussex University做客座研究员;1997-1998年,在美国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国际事务学院任Fulbright 教授;2003年秋季在美国Denver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任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政治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制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制度变迁与国家兴衰)、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主要讲授课程: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学概论、比较制度研究。主要著作:《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政治学导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已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